标签归档:产品营销

高段位的狠人都是怎么抓事物的本质的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高段位的狠人都是怎么抓事物的本质的

高段位的狠人都是怎么抓事物的本质的

会抓事物本质的人,往往能迅速洞察到事情的关键。他们能在大环境变化之前提前布局,成竹在胸。

那么什么是抓事物的本质?我的理解就是四个字:需求挖掘。

继续阅读

2024年游戏出海港台营销的潜在机会在哪里

由于文化相近,港台地区成为了国内厂商的出海第一站。不少厂商认为本地化措施比较简单,实际上由于市场发展经历、阶段不同,在同源的文化基础之上,又发展出港台玩家独特的内容偏好和消费习惯。这构成了港台市场入局易但长赢难的特点,也对厂商提出了深度本地化洞察的考验。

2024年游戏出海港台营销的潜在机会在哪里

2024年游戏出海港台营销的潜在机会在哪里

随着出海竞争加剧,想成功在港台市场“分一杯羹”并不容易,洞察当地市场的精准本地化营销是制胜关键。在 AppGrowing 发布的《2023 全球手游移动广告趋势洞察》报告中,我们带来了北美、东南亚、日本、韩国、港台、拉美、欧洲、南亚、中东&北非等 9 大市场的流量洞察和素材投放趋势分析。

为了帮助中国厂商更好地在港台出海中乘风破浪,AppGrowing 出海观察 根据报告地区侧相关数据内容,对港台手游市场进行进一步复盘,以提供详细的手游市场分析以及具体的本地化营销建议。

继续阅读

如何让产品营销的卖点可视化

如何让产品营销的卖点可视化?卖点可视化,是品牌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元素,将产品的卖点场景化,使其更具画面感,让产品功能、优势的展现可以更直观、更生动,便于用户理解,增强营销的吸引力,从而缩短用户增涨的决策时间拉动销售,发挥可视化的效果。

如何让产品营销的卖点可视化

如何让产品营销的卖点可视化

很明显,卖点可视化,就是让传播目的、产品优势、品牌形象等信息变得可感可知,更加具象化。如便利店广告语:「等待24h,只为便利你」,以便利店的经营时间为切入点,展现了便利店24小时为顾客服务的特质。而「便利生活,为你点亮一盏灯」,没有提及24小时经营,却可以让人联想到24小时经营的特点,让消费者感受到便利店不仅仅是购物的地方,更是生活中的情感支撑,便利又温馨。

继续阅读

魔性、玄学、AI ?雪花啤酒就玩很新的CNY营销

开工第一周,你过得如何?

在打工人们回味美好的春节假期时,黑马也回顾起了2024的品牌新年营销。可以说,今年的CNY营销之战依旧竞争激烈,在愈发同质化的趋势下,既要打动消费者的心又要打开消费者的钱包,仅靠单一的、套路化的内容显然已不足够。

魔性、玄学、AI ?雪花啤酒就玩很新的CNY营销

魔性、玄学、AI ?雪花啤酒就玩很新的CNY营销

今年,雪花啤酒就玩了点不一样的!

不仅以别出心裁的内容创意快速融入节日社交场景,同时还搭建起丰富立体的品牌沟通场域,持续焕新消费者的年味互动体验。

“情绪种草-多场域促消费-焕新年味打造销售闭环”,这独一份的CNY营销方法论值得我们好好聊聊。

继续阅读

ToB工业品如何营销推广?做圈红,不做网红

这两年,各行各业都在激烈的卷着 ,很多制造业工厂举步维艰,甚至已经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为了谋求发展,大家都在加快探寻新的赛道、渠道和市场,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从国内延伸到海外,从通用转向垂直,从抖音拓展到视频号……。可以明显看出,许多行业的发展已经触及天花板,增长空间十分有限。

ToB工业品如何营销推广?做圈红,不做网红
ToB工业品如何营销推广?做圈红,不做网红

前不久,就参加了一个与市场增长主题相关的线下活动,其中不少观点与当前市场趋势不谋而合,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尝试将这些收获与自己的业务相结合,并进行了梳理。我相信,这些内容对于大家,尤其是 TOB 工业领域的伙伴们,可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惯性思维

虽然我们做的是企业服务的业务,但我自己的定位其实更像是一家“投资公司”。也就是说通过短视频业务“骑驴找马”,去找到一个好的行业、好的产品、好的企业,大家能够相互吸引,你负责产品及交付,我负责流量及获客,优势互补一起把市场做大。短视频业务就是甲方爸爸给我发的基本工资,让我能先活着。去年下半年开始,企业都在“消费降级”,于是我们顺势推出了一个新业务:AI+短视频培训。

短视频培训已经是烂大街的业务了,我们这项业务的差异化在于蹭了去年最火的 AI 概念,并把它无限放大,让客户感觉不会AI就落伍了。而且我们面向的客群是 TOB 企业的销售人员,不是老板,也不是市场营销人员,更不是短视频操盘手,而是给这些“业余选手”提供服务。

当时推这项业务的时候,我们受到的最大质疑是这个需求是伪需求,因为 TOB 销售必然要走线下,供应商有哪些企业客户是很清楚的,线下地推都比线上的客户质量要高、要精准,所以没必要把线上作为重心。而且提出这些质疑的恰好都是我们的目标对象,也就是 TOB 工业行业的销售人员。

确实,在这一行,连我都听说过无数靠地推发家的励志故事,那些本身就在这个领域里从业的销售人员更不用说了。想要打破他们仍然有效的模式非常难,实际上最难沟通的不是没文化的人,而是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这个感受太深了,所以只能靠筛选,不能去干教育市场的事,因为说不通的,这种公益活动只适合有钱的慈善家来干,要不然还没给客户梳理通这背后的逻辑,自己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另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很多公司都会有大公司的毛病,比如各种品牌形象升级,原来用手机拍的现在改用相机拍,原来讲的都是具体产品,现在全是宏观概念。这样一来,矛盾冲突点就加深了,因为企业的形象跟目标客户群体不匹配。企业又想立这么高的人设定位,但又不愿意放弃这些中小客户。这就很痛苦。甚至还会质疑别人的作品这么 low,哗众取宠有什么用,再看看这些土味音乐,连基本的人群定位都没搞明白。

我很佩服那些能拿到结果的人,尤其是还愿意放下身段的人。一开始我也是看不起看不上,去笑话别人,当别人一次又一次真金白银地拿到了结果,我还是会不服气。从业者有从业者的思维,会觉得“就这”?

就像俞敏洪说的那样:“人和人迅速拉开差距不是在微时,恰恰是逆袭开始之后、拿到第一桶金第二桶金之后、成为 something 之后。”等自己真正下场屡屡遭受挫败,拿不到结果,跟别人的差距越拉越远时,才学会弯腰,去看看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赚钱的点在哪里。说白了,很多大佬在台面上扮丑都是装出来的。我很认可一个观点,在项目的早期踩的坑多是幸运的,因为越早成本越低。有些坑必须自己踩一遍,才能真正打开思路。

很多吐槽春节的段子、梗,实际上吐槽的就是春节期间长辈对晚辈的说教氛围。在这个行业里,类似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在一个模糊的背景条件,按照个人经验主义或嫁接一些其它地方看到的观点给你的人生提供一些毫无新意、人人皆知的规划建议,作为前辈,获得了表达上的即时爽感,在圈子里还树立了某个领域成功典范的权威,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

说实话,如果仅仅通过一些明面上的信息就能作为判断一家企业的标准,那咨询行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崇拜经验主义的人往往不适合去开拓新业务,因为思维固化是最大的拦路虎。

二、努力之外

你们知道老板最不喜欢什么样的人吗?

我听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老板最不喜欢的是那些很努力但却做不出成绩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开都不好开。

昨晚我和一个同学聊天,他说他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他从认识到结婚再到生娃,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其实结婚前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他前几任女友身上也出现过。

这几年,我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因为性格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成事的特质。如果一个人有野心,也很努力,不断尝试和挑战,但始终无法取得预期或超预期的结果,那么再多尝试 100 次可能还是这样。自己身上一定有某种致命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往往自己很难发现的。

我觉得夫妻关系也是如此,找对象就是在找能实现 1+1>2 的合作伙伴,凑合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可能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产品有多好,而是因为他遇到了某个人、某件事,并且能够极致地执行。有些人本身具备成事的特质,但就是缺少一个机会,没有遇到对的人、对的项目。所以选择真的很重要,这年头只靠努力的人都在工厂搬砖。

做选择不是选择行业、赛道、对错、左右……,而是选择人。

你选择和谁在一起,就会进入哪个行业,选择什么项目。如果你非常认可你选择的人,就要先认可他做的事,并且要有愿意被他利用的意识。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进入一个好的行业,就像得到了加速大礼包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也不需要怀疑自己能力配不上,在一流的赛道只需要三流的人才就足够了。

我们给企业提供服务时,经常会接触到不同的新行业。每次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我都有一个个人感觉还不错的习惯,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就是一开始我不会给客户具体的建议,也不会急着反驳客户的观点和看法,而是倾听、观察、了解这个行业的流程和特点。

比如为什么设置这样的组织结构,为什么选择这个市场,为什么画册上这样写文案,为什么视频这样拍……我从不怀疑客户的选择是否正确,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必然有其原因。

客户能活着就说明企业在做着正确的事情,我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上锦上添花。毕竟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视野也不同,一切以大局为重的决策才是真正正确的事情。

目标决定过程。过程重要吗?对你来说重要,但对老板、领导、客户、粉丝、观众来说都不重要,只有拿到结果的过程才重要。等哪天功成名就了,这些过程就是自己的人物传记的范本。

三、占位市场

有用的东西最终归宿都是被反复使用。

每次见客户,我都用同样的话术应对他们的各种问题,有时还会让客户觉得我很牛的错觉,但他们可能忘了,每个客户问的都是类似的问题,每次面谈的流程也都差不多,我所表现出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不过是不断见客户磨练出来的,根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你看直播间的主播,话术不也是重复使用的吗?他们这么能讲,全靠在一个小房间里拼命练出来的。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是因为被广为传播的事迹都是重复的,早已形成规律。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似乎来来回回就是围绕着同样的那几样事情。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关心的东西都差不多。有人说过,全人类最热门的前 200 个问题,80 年都没有变化过。也就是说,任何行业的问题早就有现成的答案了,除非迎来真正的技术革新,否则不会有新东西出现。

这似乎也意味着,99%的人只需要围绕这些有现成答案的事情去做就行了,因为这些是市场需求最直观的体现。虽然有答案,但人们对获取答案的体验是有要求的,我们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你用文字,我就用图片;你用图片,我就用视频;你用视频,我就用音频。同样的一个答案,可以包装成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深浅度,售卖给处于不同阶段的人群,这就是市场细分。

自媒体时代,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圈好一个人群,把一套同样标准的答案换成不同的形式同步分发出去,比如微博体、朋友圈体、海报体、视频体等。这个动作特别便宜,花 3000 块请一个实习生就能完成,这既是对自己辛苦创造的内容的充分利用,也是一种常识性的市场占位策略。

各个领域都在生动地演绎着二八定律,搜索结果前三的内容占了 80%的流量,直播电商 90%的 GMV 是由 5%的头部主播贡献的。占位就是一个金字塔游戏,头部的位置一旦占住了,后面的人基本没有任何反超机会,除非你违规死掉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赛道的前 200 个问题的各种入口都占了,基本上我们就是王者,别人很难撼动我们的地位。一看到新的平台、新的赛道,尽管加速入场占位就好,比如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小程序、播客等,这些全都是用户必经的流量入口。人们关心的东西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他们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就看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内容了。我们只要发就够了,这个池子里的总量是一样的,你多发一点,别人就少曝光一点。

对于企业来讲,占位的本质更多是为了促成生意,而不是涨粉做网红,但你可以做圈红。圈红有天然的公信力,也是一种占位的好法子。所以,我们在运营这些平台时,只会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怎么让更多客户看到我们,二是怎么让客户有更高的咨询转化率。如果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没必要去做一些很重、很绕的事情,比如很多企业让下面的员工配合着拍剧情,自己拍得又不好笑又尴尬,还挤占了大量人力物力。

四、十倍增长

老客户是可以拿来“卖”的。比如我接了 10 个短视频代运营客户,做死了 9 个,剩下那 1 个就可以拿去撬动更多的客户。客户愿意付费的原因一定是确定性和安全感,他们知道花了这笔钱能得到什么,他们相信你给别人做的效果大概率也会出现在他们身上。

说白了,服务业就是一个信息差的行业,我们是在帮那些原本就能成功的人成功,只是你不告诉他们,他们或许永远都不知道。

那我为什么不愿意在这块业务上投入精力了呢?

好的生意应该足够简单,把简单的东西找到一个标准的点去百倍复制就好。我这块的业务却越做越复杂,做成了非标产品。后来发现一堆人做的事情跟一个人做的是一样的,赚的钱也是一样的,表面上是增长了,实际上是在原地踏步。

慢慢地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愿意折腾,市场上总会有许多未被充分挖掘的商业机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注意力的分配,可支配时间是自己手上最大的资源。优秀的人和企业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不会有十倍增长的事情上,他们看不起、看不上的市场就是普通人的机会。所以啊,我们还是要充满阳光和希望,因为总有人为我们开一扇窗,留一道门。

想要把一项业务做起来,必须符合市场有发展前景的商业逻辑。这里要抓的是增长空间,要去有鱼的地方钓鱼,才有机会实现十倍增长。抖音已经基本到顶了,但视频号还有很多的增长空间,所以它会成为 2024 年的焦点,还有很多机会。在一个有巨大增长空间的市场里,对于入场者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哪怕作品再粗糙、简单、朴素,也可能会火起来。

五、个体优势

有一年我从深圳跑到香港做兼职,半天的基本工资800元,主要工作就是在考场外面给家长派发传单,拉一个人过来听现场讲座就有100块提成。当时有五六个实习生一起,赚的最多的拿了3000多,我好像只拿了1500。从这个结果来看,我确实不适合做地推,有点端着,不是进攻型的性格。

很多道理真的是越成长才会越清晰。知道一个观点、分享一个观点,和对观点产生共鸣、把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完全是两码事。我很早就发现自己酒量不行,早期还觉得酒量能练出来,尝试了一段时间就果断放弃了,因为太痛苦了。就算酒量练好了,还得学会捧人、活跃气氛,想想就更痛苦了。

优势这东西真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与其以卵击石,不如找个不需要攻击别人的桌子,跟菜鸟比划比划。去年 MBTI 性格测试大火,也在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发挥个人优势的重要性。让自己只做擅长的事,就是告诉自己很菜、很水,别拿自己不擅长的事跟别人的天赋比,越想证明自己牛,就越傻。

发现优势就是寻找人设定位的过程,各种短视频培训教程都在说的 IP 定位,本质就是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确定要不要继续、要不要换个方式。都是卖步进电机,别人家老板可以直播做老板 IP,你家未必也要这么做。道路千万条,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最重要。

短视频就是展示独特优势、抢占注意力、实现双赢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对观众说自己是个善于深度思考、果断、能说会道的人……我们应该是讲故事的人,把案例和结果讲出来,让观众自己总结。

比如做过哪些行业、赚了多少钱、亏过多少钱、服务过多少客户、做过哪些值得骄傲的事、遇到过哪些困难、怎么对待员工、父母和他人……把这些案例讲出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处理、怎么解决的,这些细节就是体现个人优势的关键。我们对一个人的基本印象,不就是看他怎么处理事情吗?

为什么你降价了,客户还是不买单

如果你能读懂这篇文章,你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即使你的产品降价了,还是没有多少人买单!其实,决定人们是否买单的,并不仅仅是价格的因素,下面,我会从底层给你讲透和点透……

一、客户“贪便宜”的本质原因

人性有贪念,包括你我。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有多少次为了几张优惠券,而冲动的充了平台会员,被锁死在某个APP上;曾经又有多少次为了双十一,熬夜猫在电脑前等零点,为了抢到某个限量款;

那么请问:

a、你缺这几块钱吗?

b、你是因为价格的优惠而冲动消费吗?

是,也不是!因为价格冲动,只是表层因素,无非就是几块,十几块,你平常心里高兴了买贵百来块都不会眨眼;怎么可能会因为十几块而被商家控制了你的行为呢?真正的让人们产生增涨冲动的,并不单纯是价格,你不能单纯的奢望降价而提升销量。

价格只是让人们产生冲动的表层现象;究其底层逻辑,其实是心理层面,是“价格”+“心理”两种因素的叠加!

你缺的,不是那几块钱;你缺的是每次购物的时候,拿到比原价便宜了几块钱的那种心理爽感,加上价格便宜了的本身;这两种感觉一叠加,你内心产生的那种细微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是因为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我称之为内心的“爽感”。

所以有很多老师会跟你说,客户买的不是便宜,是占便宜的感觉.但是他们都没有把这个本质原因说出来,你不明白这个底层原理,就没法设计出让客户因为“价格冲动”而增涨的这个“局”。

二、价格陷阱

通过上面的解析,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客户买的并不只是优惠的价格,而是心里的那种微妙的感觉。所谓的“价格冲动”,只是浮现在表层的现象。真正的降价,是要从客户的心理层面来考虑和设计的。

就像你不会因为3万的钻戒优惠30而买单,但你会因为满300减30而到处凑单……人的大脑可以直观的感知到价格和优惠程度的比例,当人们感觉差距太远的时候,内心就不会产生冲动。

在设计价格陷阱的时候,还有个技巧。咱们举个例子。

如果你卖200的产品,你说今天增涨优惠20元!

这时候,优惠信息对买家内心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会有增涨的冲动,这种叫价格冲动。但是如果再叠加一个优惠信息,改成这样:

今天增涨这个200的产品,可以优惠20元,同时,满500再减50……

这是一种叠加的心理冲动,再加上“登门槛”心理效应,会让人有种错觉,200已经减了20,如果买500,平均下来等于这个产品优惠了40块……这样算下来感觉超级优惠,不满500等于少优惠了20,约等于丢了20块,这不是亏大了吗?赶紧凑单,不买内心痒痒……

这就是心理叠加+价格陷阱的威力,促进转化的同时,还增加了销售额。

为什么你降价了,客户还是不买单
为什么你降价了,客户还是不买单

但是,同样的方法,很多人却用不好。

例如,很多人直接在淘宝店铺里,弄个单品价格优惠,然后再加上店内满减,感觉没啥效果,为什么呢?这里面是有很多种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

1、没有让客户内心产生增涨冲动;

2、店铺或者品牌形象影响,价格平常忽上忽下,虚价等等因素;

PS:有些东西是需要积累的,就像一个人平常让人感觉很不靠谱,关键时刻你也不会指望他能给你提供什么价值,对吧?

三、心理诱因

因为我们的祖先还在原始森林生活的时候,生存环境极其不稳定,所以必须要有收集食物,储存资源的习惯,否则很难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某些基因被固化了,并且被遗传了下来。

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潜藏着“收集”和“存储”的欲望。

小时候,从方便面里收集梁山108好汉,到收集烟盒标签……

长大后,从收集邮票信封,到古钱币,古瓷碗字画……

年老后,从收集养生知识,到各种药方……

看看你自己和周边的人,有没有中招?这些从底层逻辑看,其实都是在做收集和存储这个动作。除了收藏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东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也有很多可以收藏的;

比如在大促的时候,看到这么多比平时优惠的产品,不赶紧大量采购一些回家备着啊?优惠的时候不买不是等于亏了吗?所以只要喜欢的,看着顺眼的,统统收集回家,底层原理也很简单,买的时候就是为了享受那种心理“爽感”,顺便满足内心的收集和存储的欲望……

你看,这又是两种心理的叠加,对吧?还记得上面“价格陷阱”里面讲到的两种叠加吧?还不赶紧Mark起来?

在我的生活和工作里,处处都是叠加思维,我也非常推崇叠加思维,我还计划以后会专门写一本专题资料,把叠加思维的应用秘密分享给有缘人。

四、价值冲动

如果说,上面的“价格冲动”+“心理冲动”是拉升转化率的冷兵器;那么“价值冲动”就是提升产品客单价的he武器。

我们一直在说产品价值,外面的老师也经常提到提升产品价值,提升产品的价值感……但是,似乎从来就没有人告诉你,产品有哪些价值,这是要提升产品价值的最基本的知识,不是吗?如果你连产品有哪些价值都不知道,又从何谈起提升产品价值呢?

其实,产品的价值分为很多种,比如使用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

所以我们要提升产品价值,是有很多种维度可以做的,提升产品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一个维度。遗憾的是,对于95%的产品卖家来说,都是在卖产品的使用价值,恰恰正是这种死板的思维,让他们陷入无限的竞争当中。

当然,这篇文章狐狸老师主要讲的是影响产品价格和销售的几种因素,至于如何提升产品价值的技巧,会在后面其他文章分享。

回归主题。

使用价值,是一个产品的最基本价值。比如,现在你要买个手表。请问手表最基本的价值是什么?看时间对不对?

如果客户买手表只是为了看时间,那么大概率只会买个几十块到两三百的手表,因为他买的是手表的最基本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对吧?但是为啥有人买十几万的劳力士,江诗丹顿,百达翡丽?

为什么你降价了,客户还是不买单
为什么你降价了,客户还是不买单

因为这些手表具有身份价值,收藏价值,对吧?

请问一张纸写几个毛笔字,为什么要花几万,十几万买回来?因为是名家手笔,具有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或者精神价值,对吧?

你说我不是名家,我的字画没有收藏价值怎么办?

一幅字画,它的成本,无非就一张纸和一点颜料墨水,如果你卖的是人工费和材料费,那么你最多卖个100块,500块,差不多了吧?但如果加上故事价值,艺术价值呢?

这幅画背后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例如当时我画这幅画的时候,马云提了点意见,顺便加了两笔,是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故事啊?或者这幅画非常有意境,挂在你家里,拉升整个装修逼格,是不是也是一种价值?又或者你这幅画有风什么水什么作用,是不是也是一种价值?这些是不是都超越了一幅画本身的产品价值啊?

所以,可以提升产品价值的维度有很多个,可以单个使用,同样也可以叠加使用。

为啥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产品有了使用价值以外的附加价值,就会让人的大脑产生错觉,有一种增涨的冲动。

比如上面提到的名表,附加了几种价值。

当你有实力的时候,你觉得买个十几万的表不错啊;

带在手上可以看时间(使用价值);

带出去倍有面子,可以装X(身份价值);

放在家里可以观赏展示(收藏价值);

以后还可以卖出去不会亏(投资价值);

你看,我随便一说,是不是觉得这其实没那么贵,哪天你有钱了是不是也要整两个啊?回忆一下,卖房的是不是也经常用这样的手法?

这个房子周围可以看到XXX,去高铁站不到5分钟,距离高速入口不到10分钟,还是某名校学区房,这里出入很方便,未来这片区的房价还会继续涨,即使以后孩子读满小学再把房子卖出去,还能赚钱……

一冲动,几百万的房子咬咬牙都买了,这就是产品价值的叠加威力!总之,把产品价值玩好,就是转化率的催化剂,是提升客单价的he武器。

好啦,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吧,篇幅太长会影响观感哈……

拨开三层“迷雾”,让你发掘高利润产品

前两天有个老司机告诉我,顺着文章的思路,在两天内找到3个利润在1000-3000的产品,我非常欣慰。

同时,我相信即使有些人看完了那篇文章,也还会很迷茫,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产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篇文章,从人性和心理等多个层面,给你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原理。

PS:这篇文章的内容应该在外面是没有人会跟你说的!

一、你为什么找不到机会?

有些人创业选产品的时候,觉得哪里都是红海,看什么产品似乎都很多人做,很内卷……这类人会觉得好像整个市场都已经没有机会了,你看到的产品,想到的行业,似乎都很内卷。我在现实中听得最多的就是那几句话:“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做什么生意都那么难”……

我相信有这类想法的朋友不在少数,老师认为,有这类想法的人找不到机会是正常的,因为你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困难,所以你无法突破“困难”这个思维框架。其实,在这个市场中并不是没有机会,不论市场如何发展,有些规律是不会变的,有些需求的本质,也是不会变的。

你首先要理解一个事情,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已经有人在做了,这些需求和产品,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找一个大多数人看不懂的,竞争相对小的点去深耕,用心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可!

所以,究其原因,并不是你找不到机会,很多时候机会摆在你面前,只是你看不到而已。因为你的眼前有3团“迷雾”;所以,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帮助你拨开眼前的这3团迷雾,让你在创业的过程中,让你发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机会。

其实影响你发现商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你的:性格,认知,价值观,生活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拆解核心原因

从这里开始,下面的内容你可以跟着我的思路,尝试一边看一边做“自检”。如果看完下面的内容后,你能把眼前的3层“迷雾”拨开,你看待事物的眼界将会更上一层楼。

1、性格迷雾

我们都听说过“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你的性格,决定了你能做什么样的产品!你能不能做高客单价产品,这个跟你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你的性格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你选择的项目和产品。

比如,一个人很专注,有耐心,一直在一个领域上钻研,把这个专业理论融会贯通,你自然能发现很多机会。如果一个人很傲慢,很浮躁,只学一点皮毛就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厉害的,你就无法静下心来往更深一个层次学习,看到什么事物你都会觉得我懂,很简单,大家都会,然后你也不去实操,结果啥都做不好。

同样道理,如果你是斤斤计较的人,买个9.9的产品都会跟客服聊半天……你会发现让你卖9.9的产品你都会觉得很难,因为你本身就是一个对价格敏感度很高的人,你的性格影响了你大脑对产品价值的判断。

2、习惯迷雾

能不能做高客单价产品,能不能看到这些机会,你的习惯很重要。包括你的生活习惯,购物习惯,行为习惯等等。

比如你自己平常买个几十块钱或者两三百块的产品,都要在那里思来想去,货比三家……

很明显,这些习惯导致你不太适合卖高客单价的产品,因为这些购物习惯又会影响到你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从侧面看,你对产品价格敏感度非常高,对价格敏感,就会对产品质量,体验要求降低;所以,哪怕你天天在思考,天天在找机会,你眼中能看到的,也就是9.9或者几十块钱的产品。

因为当你有这种习惯的时候,说明你不了解买高客单价的人,他们的大脑到底想的是什么,消费习惯是什么,他们购物重视的又是什么……

所以你平常选的产品,找的项目,都是低客单价,卖便宜的东西,你内心会更倾向于服务跟你消费习惯相对应的人群。你的这些行为已经形成习惯,你看到别人卖贵的东西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人是傻子。

这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你看到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的时候,你的大脑会认为,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这时候,你的大脑会得出一个结论:贵的东西没有人买,必须要选便宜的,高性价比的产品!

3、认知迷雾

认知和价值观会影响我们判断产品,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认知和价值观会导向你选择什么类型的产品,或者喜欢以什么方式卖产品。

比如你看到上篇文章我说到的,通过二次元延伸出来的一些需求,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谁会把房间弄成这样啊?我还不如在房间里摆个茶桌,有空喝茶看书,岂不美哉?我有钱买几千上万一个的手办,我和朋友去喝酒不爽吗……

不管你想什么,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不一样,你主张的是喝酒玩乐,所以你理解不了热爱二次元的人,做不了这个行业。实际上当你深度了解动漫和二次元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面的人群很大,机会很多,各种需求量很大……但你可能只喜欢喝茶看书,不喜欢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自动为你屏蔽掉那些你不认同的事物,这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自动保护机制。其实没有对错,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这是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导向的。

但是,既然我们是创业人,你想要发现更多的商机,就应该要学会切换角色,学会融合其他不同的认知和价值观看待同一个事物。如果你无法理解与融合,你不认可其他人的行为,无法理解其他人的价值观,只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面,你的认知与价值观就会影响你发现商机,影响你选择的产品,行业和发展方向……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明知道利润很高的产品你做不了,为什么别人总是找到很多细分需求,而你找不到……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使然,导致大脑为你屏蔽了很多你不喜欢的,不认可的事物与信息。

好啦,这篇文章先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当然,影响你做高客单价产品的因素不止这些,但由于篇幅限制,这里无法分享太多,相关内容以后我会再通过其他内部资料深入解读。能拨开这3层迷雾,至少能帮助你看到更多的商机。

这里提醒一下:这3个迷雾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回忆前面的3个点,现在想象有一个扫描机,在你身上扫描一遍,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拨开三层“迷雾”,让你发掘高利润产品
拨开三层“迷雾”,让你发掘高利润产品

三、总结

1、纵观我们的一生,你的性格,习惯,认知,会影响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你的选品。

2、这里说的3个点,就像3股力量,就像三国鼎立一样,互相牵扯,互相影响,你改变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平衡的问题。

3、我们的生长环境,经历的事物,原生家庭等等很多因素构建出来的这3个点,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导致每个人眼睛看到的事物其实都是有区别的,每个人的三观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只要你拨开这三层迷雾,你也将会看到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商机!

4、我的每篇文章旨在为你提供灵感,拓宽思路,哪怕能对你有一点帮助,也能让老师由衷的高兴。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这篇文章咱们分享一个比较特殊的,找高客单价产品的方法。我说“特殊”,是因为这个找产品的方法,我们是通过分析竞争对手行为“漏洞”的共性,来挖出对手在偷偷做的产品。我把这篇文章分为“原理篇”和“实操篇”。

在讲这个方法之前,请先允许我花几分钟把原理给大家讲清楚。因为我不想把一个机械的方式交给你,只有当你了解了底层原理,你才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甚至延伸出更多的玩法!下面咱们开始……

一、原理篇

如果你有过经验,那么应该知道,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买高客单产品不像低客单产品决策那么简单。毕竟,价格不贵的产品,即使买错了,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就当少喝几杯奶茶,价格较贵的产品,如果买错了,你的损失风险较大,或者说沉没成本高,因为,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谁都不想踩坑,所以有的人给你种草,有的人帮你避坑。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损失规避原理,人性会因为害怕损失,而选择规避风险;所以,当你需要增涨比较贵的产品,通常你会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看看相关的产品介绍和性价比,甚至看买家反馈和评价。

比如你买冰箱,空调,笔记本,这些几千块的东西,都会在网上先搜索一番,因为你希望规避风险。当然我不提倡你做这类标品,但是,既然人性有规避风险的需求,商家也会“刻意”制造对应的内容帮客户“避坑”;因为对于商家而言,发布这类内容:一是为了种草更多人,成交更多人;二是为了散布信任源,增加信任度;基于这个原理,当商家要推出某个产品的时候,无非就是在“内容中植入产品”,目的是让内容种草更多人的同时,顺便建立信任度……

总之,做这一系列的动作,最终为了能吸引更多流量,成交更多客户。这是大部分做高客单价产品,的大佬都会做的有“共性”的动作。而基于这个共性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潜在暴利产品的“蛛丝马迹”!

说到这里,一些悟性高的同学应该已经恍然大悟了,接下来,老师详细说下操作思路。

二、实操篇

上面分析了为什么一部分做高客单价的大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操作;沿着这个有“共性”的操作,我们抓到了一条主线,就是:在内容中植入产品。

既然找到了有抓手的“主线”,这时我们要思考3个问题:

1、内容平台有哪些?

2、如何找到暴利产品?

2、如何判断产品是否暴利?

我们先来一个一个解决。

1、内容平台有哪些?

目前内容平台其实非常多,但是能发带产品+内容的,通常也就几个地方。比如:小某书,某音,某手,公某号,某乎等等……

而还有一些比如贴吧,某宝直播,某瓣等等的地方,虽然也可以发带产品的内容,但是这些地方的人群增涨欲望不算高,但在你时间允许的时候也是可以研究的。

在日常找灵感的时候,重点可以从上面几个热门平台入手,找到好产品的概率会比较高。

2、如何找到暴利产品?

由于某些产品和内容比较敏感,所以这里老师暂时用公号来举例子。

先打开搜狗微信搜索,输入你想要做的领域关键词,或者你能联想到的问题。比如:经常犯困怎么办?孩子无心学习,学习压力缓解,专注力辅助,小孩多动症……

类似的关键词有很多,发挥你的小宇宙想象吧,实在想不到就用需求表辅助一下。这里我用“小孩脚气”举个例子;在下拉框会出来一系列下拉词,我选择“小孩脚气怎么治最有效”这个长尾词。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在搜索结果的文章页,随便浏览几篇内容,发现一个“XX抗菌护理液”的中药产品,同时还招代理。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这时候我脑里跳出几个结论:

a、能招代理,说明产品利润高,否则没足够利润代理不可能跟你干吧?

b、小孩病症,对于家长来说,更着重安全,所以中药+名贵药材,就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c、这类产品可以喷脚,喷鞋,只要有效果,用完自然会复购;

d、产品测试成功,也可以通过招代理,收代理费,有资质还可以OEM……

这时候,去1688搜索验证一下。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看到这个价格,基本上大方向可以定下来了。相信懂的人已经知道怎么做。接下来只需要做一个产品介绍,然后拿去不同平台销售,这个信息差的钱是赚的很轻松。

当然销售是初级玩法而已,进阶玩法你可以布局一个销售路径,把这个产品作为引流品。用同样的方式,你可以搜索其他相关的痛点和产品,各种痛点你可以在需求表里找到很多,也可以搜索某类产品词,你会找到很多其它周边的产品灵感。

再例如:孩子专注力训练方法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在别人的内容中找到的产品,在某宝查了一下,可以开发成一套产品,音乐+课程组合;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如何挖掘高利润产品?从竞争对手的“行为路径”开始

别看店铺的表面销量不高,可能人家私域的利润你想象不出来!同样看一个产品,可能你只是看到产品的本身,别人看到的是产品以外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看山不是山”的层次。

所以同样的方法,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找到很多种不同的需求,这里点到为止!

只要能理解上面的思路,你还可以在短视频平台,文字内容平台等比较热门的地方,找到很多暴利产品灵感,这里就不详细熬述啦!

3、如何判断产品是否暴利?

可能很多人会说,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暴利很简单啊,直接把进货价减去某宝销售价格嘛……

对的,从表面上来说,是没有错。到某宝和1688上对比下价格,如果某宝上的价格比1688价格高,而且高很多,就是暴利……但是我想说,这是最基础的判断方法,如果你只拥有这样的思维,你会很难找到真正暴利的产品,因为你的大脑被“锚定”了。因为现在这些电商平台上,信息差距已经很少了,按照这样的思路对比,你会发现,似乎大部分产品只有10%-30%左右的利润,那还能做吗?

我的答案是:能!这里涉及到另外一种思维:价值判断思维!

就是说,一个产品的定价,不在于它的成本多少钱,也不在于它在某平台上卖多少钱。而是在于:

a、这个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真的有用,能否真正帮助消费者;

b、你能否把这个产品的价值塑造上去。

这里面就涉及到“产品定价”、“价值置换”和“价值包装”的技术,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以后我会专门再写一系列相关的文章。

如果你对产品定价没有概念,可以先看我以往的几篇文章先解渴:

《狐狸:重新定义“消费属性”,你的产品就能卖更贵!》

《狐狸:把产品“人格化”,你就能卖得比对手更贵!》

《狐狸:价格锚点的底层原理+转换锚点策略》

如果能参悟上面几篇文章的核心,相信你可以拓展发现暴利产品的眼光。

三、总结

1、如果你能总结或发现竞争对手的一些“固定”的行为,有规律的动作,就可以从中挖掘出一系列的价值链条,在这篇文章里,我只是给你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还可以有更多的延伸,你可以尝试自己多悟;

2、在搜索品类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关键词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大脑的想象力或者由于认知范围有限,所以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方式找关键词灵感。

3、文章中举的例子,因为有些内容和关键词不太方便展示,所以老师只是从常用的电商思维的角度给你灵感。实际上你找产品的方式还有N多,而且,当你找到产品和灵感后,又有很多维度可以切入,例如做知识付费,短视频带货,个人IP等等,每种卖产品的方式还可以分很多细分玩法,

4、当你找到产品后,要跳出电商思维,一个产品是否能卖高价,很大程度上,跟你对一个产品价值的认知,以及你对产品的定价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想要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可以多看心理学有关的书籍或者我以往的文章。

把产品“人格化”你就能卖得比对手更贵

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告诉你:营销就是找到客户需求,并满足客户需求!

但某些老师又会告诉你:选择竞争低,需求高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找“强需求,弱竞争”产品;

而狐狸老师却会告诉你:别说这样的产品几乎没有,即使被你找到,你很快也会被模仿和超越;毕竟财力和资源超越我们的人一大把,他们也到处找项目和产品。只要你敢拿出来,别人马上就能复制,你好不容易找到的产品,马上又会变成红海产品。

而面对这种囚徒困境,你能做的是,要有策略性的,把自己的产品和资源进行组合,并建立起一道防火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造一套独立的产品风格;再把这种风格嵌套到自己的人设当中,把人设和你的产品进行绑定!

这样,即使别人和你做一样的产品,因为有粉丝的信任和你人格的加持,哪怕你贵点,别人也更愿意选择你……

这种操作看似好像很难,离我们很远,甚至,你可能会认为这是大品牌玩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实际上,并没有你想象的复杂,可能对于中小创业者来说,做人格化产品会更简单,只是你不明白别人是怎么玩的而已。因为,在产品的背后,我们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在跟客户打交道。大品牌的背后,却是一个冷冰冰的企业……

这篇文章我会把适合小玩家的方式给你拆解开来,让你看完就能套进自己的产品中应用!

一、产品人格化

所谓产品人格化,就是给你的产品赋予人独有的“特征”!

既然是人格化的产品,并不是你简单用文字告诉客户“我是一个有性格的产品……”也不是你弄个slogan告诉客户“只做一个有态度的XXX……”人,是有性格,有温度,有情感,有喜好,有责任的。

根据狐狸老师的这个模型,你只需要把产品嵌套进去,就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把产品“人格化”!值得注意的是:这5个点并不是“死”的,需要你灵活的运用,并嵌套到产品中。

把产品“人格化”你就能卖得比对手更贵
把产品“人格化”你就能卖得比对手更贵

1、性格:卖家的性格特征或你给产品定义的特征;

同样是老师,有的老师幽默,有的老师严肃无趣;产品也是同理,同样的产品,你可以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就会有不同的人群喜欢。把创始人或者卖家的性格特征过度到产品上,如果小众产品,可以直接把产品直接赋予性格,例如你看到那些特别个性的产品;只有给产品赋予性格特征,才能有下一步的“产品温度”;

2、温度:产品或卖家给人的感觉;

如果某个产品第一眼让你感觉到亲切,暖心,或者卖家态度好,平易近人,想必你更容易冲动增涨。所以给产品赋予温度,就能够跟客人拉近距离,建立信任感。

3、情感:你对产品和行业的感情;

你对这个产品倾注的情感越深,产品给人价值越高,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你对这个行业专注的时间越长,产品给人信任越高,就是所谓的行业专家;所以情感可以赋予你产品价值,进一步加强信任感。

4、风格:产品的风格或展示的风格;

可以是你给产品定义的风格,例如小数民族风,复古风,简约风,朋克风,商务,古朴……

也可以是卖家场景展示,照片营造的风格,例如儒雅,宗教特色,韩范,淑女,嘻哈……

根据产品和你的人群喜好做风格设计和选择,如果做佛教用品,卖家展示出来是个嘻哈穿搭风格,多半让人不舒服,自然让买家失去信任感!

5:责任:你做这个事情的发心,愿景或态度;

可以描述或展现出你做这个产品的发心,你为什么坚持这样做;例如,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坚持8年做绿色健康蔬菜,虽然成本高,产量少,但是让客户吃的安心……

把你的责任感,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展示出来,你把正能量传递给客户,对方也会对应的给你回馈。做好这点很重要,做的好,可以让你的信任度飙升!

以上的每一项都很重要,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把信任感在客户的心中往前推进一步,最终让客户接受你,并心甘情愿的买你!

这是狐狸老师结合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设计的一个信任递增模型!当你用心把这5个步骤设计好,并融合成你的产品故事或介绍,你就完成了“人格化”产品的打造。

二、案例

为了更方便你理解,下面拿“褚橙”举个例子;

案例:褚橙

说起褚橙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为什么褚橙能比普通橙子卖得贵,而且还能卖爆?因为褚时健老师把橙子人格化了,并绑定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你买的褚橙,并不是橙子本身,而是背后的人格化产品和故事……

咱们把褚橙对应到人格化产品模型中看看。

性格:把褚时健老师性格过度到产品上,所以褚橙代表着,顽强奋斗,有勇气,不服输;

温度:褚橙包装以橙色为主,橙色代表,时尚,青春和活力;

情感:把褚时健老师74岁高龄,二次创业的精神过度到褚橙上,勾起消费者内心的敬佩和情怀;

风格:把褚时健老师打造成务实,平易近人的创业家,所以大多穿着是普通+草帽搭配;

责任:种植用心,绿色,天然,健康的橙子;

这时候,你把这5个点关联起来,就变成了你在网上看到各种版本的,关于褚橙的故事了!所以这时候增涨的并不只是褚橙本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性格和温度的产品!

那么,这个模型拿到我们身上,应该怎么用呢?

三、“人格化模型”玩法

相对褚橙来说,我们还没有做到那么大的规模。但是小,反而让我们玩起来可以更加简单灵活一些。

对于我们来说,卖产品常用就三大渠道:电商平台、视频直播、微信;至于竞价,软文等卖货方式这里就暂时抛开,只要你看明白我下面的内容,也能玩,道理都是相通的!

1、电商平台玩法

不管你在淘宝,京东,还是其他电商平台,包括:美团等外卖平台,基本上竞争都很大。因为这些平台上的客户习惯了比价,而且比价流程和步骤非常简单,这么多同质化产品,到底选哪家?这会让大部分买家每次购物都犯“选择困难症”。

所以,最终无非就是销量,评价和价格决定转化率;特别是平台个性化出来之前,谁做电商不“嘻唰唰”+“价格战”,谁就活不下去。而演变成近两年的,是谁不“开车”+“价格战”谁就活不下去……

如果你想摆脱这个死循环,就必须嵌入“人格化模型”+“高价”!

比如:紫砂壶

这时候,让你把这5点串联起来,做一个详情页,在详情页中讲一个你与你的紫砂壶的故事,就能马上塑造出产品价值,并把价格提升上去。相比那些在详情页中,只用文字生硬的描述自己用什么样材质的紫砂,产自XX地方,主打手工打造。你应该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的特点突出来!因为,你的产品是有温度,有情感,有故事的;别人的产品只是硬生生的图片+文字介绍……

PS:相关产品内容大多比较敏感,这里就不截图展示了,重点是你能够理解,并应用到你的产品当中!!

2、视频直播玩法

这个模型,在直播和短视频中,也是可以应用的,而且效果会更加好。如果说电商平台是初级玩法,那么在视频和直播中,就是进阶玩法;因为电商平台大多只能用图片+文字描述,最多搭配一个小视频展示,能展示的信息量还是有限的。通过视频,可以展示的内容就多了很多,展示角度,可以讲的故事,也会有很多,这是视频电商崛起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你可以通过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直观的塑造产品价值,特别加上真人出镜,信任度提升非常快。

比如:一个在法国卖红酒的女孩

只要围绕这5个点不断拍视频,讲故事,你就能把你卖的红酒赋予“人格化”;

你可以拍的素材有:在意大利酒吧品红酒的场景,红酒工厂生产过程,酒窖,发酵过程,品酒的知识点,葡萄生长的环境,这些地方的气候,红酒运送回国的过程,与法国酒友的交流。每一个点都可以分很多个角度来拍摄,这样下来轻松做几百条视频;

如果能直播的话,你的语言、话术的表达方式,直播场景布置,穿着,都围绕你制定的5个点来设计,就会形成一个特定的风格,而这个风格就会潜移默化的嵌入到你的产品中。这时候别人买的,是你对红酒的态度,对你的信任,相信你的品味……

甚至,还会有粉丝模仿你的品味,如果收到红酒觉得不好喝,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喝不惯”……

而这些东西,是不能在市场上对比的,因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你”,而粉丝认准的,就是你这个人!

3、微信玩法

微信的玩法重点,就是朋友圈的打造,但是很多人没有把这块玩好,而玩的最溜的,就是微商那些人;可惜大多是镰刀,歪风邪气导致整个行业失去光泽……

朋友圈的内容,其实就是侧面展示你的性格,温度,情感,风格和责任感的地方!你需要根据你销售产品的情况,和你要打造的形象,设定好这5个点。

关于微信这块的具体案例,这里就不展示了,同样根据我上面所说的知识点进行填充即可。因为狐狸老师自己的朋友圈也没有打造好……

a、我自己平常比较忙,平时写文章录视频的目的是倒逼自己学习和总结,而这块暂时还不是我的主要业务,所以一直没主推;

b、自己本身性格就比较务实,不喜欢太做作,也不喜欢晒自己的生活和成绩……

c、微信中基本上都是支持和认可我的粉丝,又怎么忍心欺骗哈哈……

所以,偶然发发经验和感悟,随缘随喜吧!

三、总结

1、与其一直找“强需求,弱竞争”的产品,还不如把产品“人格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

2、就连董明珠,雷军,马云这些大佬们,都把自己的人格过度到公司产品上,而不是继续做品牌营销,你就知道这效果有多强!

3、直接把人格和产品关联起来,确实可以有很多好处,而且比宣传品牌效果显著,成本也低很多!

4、通过狐狸老师的“人格化产品”模型形成一个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可以形成内容雏形,然后就可以通过很多个角度来讲你产品的故事,这时候你卖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给产品赋予了带有人格化的,独一无二的价值。这时候客户就没法对比价格,你也可以避开同质化竞争了……

5、创作不易,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文章来源:狐狸老师!

淘宝产品定位怎么做

淘宝商家在开店之前,一定要对店铺和产品有个清晰的定位。从开什么店铺,选择什么类目,再到店铺和产品的定位,每一步都要提前做好布局。那么产品定位是什么?一起了解下

产品定位也就是从市场以及个人的喜好对产品进行一个规划,店铺是一个长久运营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风格很重要,不要一直换风格,换客单价。

淘宝产品定位怎么做
淘宝产品定位怎么做

现在淘宝提倡的是”小而美”的店铺,早早的定好位,可以更好地让淘宝给你打上正确的标签,匹配到更多的精准人群。那么对于产品定位,商家该从哪些方面做分析呢?

1.标品

淘宝上的宝贝有标品和非标品的区别。

标品就是功能差不多的产品,比如保温杯,功能就是保温的水杯,电饭煲,都是一个同样的功能,煮饭。

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大家去淘宝上去搜一款产品,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外观和功能都差不多,在功能都相同的情况下,宝贝只能通过价格,主图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做标品类目有一点好的就是,产品更新换代的比较慢,差不多的款式就是这些。

做标品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前期起步的会比较晚,因为有人在你之前做了,销量和其它的数据肯定都比你好,一般买标品类的产品,消费者都不会翻很久,基本上看到第一页就能决定下手哪一款了,如果你的宝贝排名比较好的话,标品类的机会会更大

2.非标品

这一类产品拼的就是款式了。最明显的非标品类产品就是服装

虽然说淘宝上有很多的店铺,但是去搜索一个词,有排名的出来的宝贝是一模一样的几率还是很小的。相对于标品来说,非标品最大的缺点就是更新换代快,可能这几天流行的是这个款式,过几天市场就变了。所以是无法预测的,需要商家们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和动态,找到最新流行的产品

上面是从标品和非标品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让大家去考虑产品的定位。接下来从客单价的方面我们再来分析下:

1.高客单价

高客单价类的产品一般都是一些数码电子产品,能够赚取的利润比较多,人群比较精准。

但是同标品一样,高客单价的产品前期发展比较缓慢,比较大家想买一款价格高的产品还是需要货比三家来考虑一下的

2.低客单价

低客单价产品的因为价格低,消费者对于这款产品没有什么要求,便宜的话经常会一次性买更多。

但是低单价的产品如果想要销售额高的话,就要保证成交量高。提高成交量对商家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