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直播带货

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小技巧?如何提升转化率

抖音直播带货是指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的直播活动,目的在于推销商品并促成交易,这种形式结合了电商和直播两个元素。本文给大家讲解抖音直播带货小技巧,抖音直播带货怎么提升转化率。

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小技巧?如何提升转化率

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小技巧?如何提升转化率

一、抖音直播带货小技巧

在抖音直播带货时,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提升直播的吸引力和转化率:

选择适合直播的商品:直播带货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商品。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商品,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购买。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平台哪家好?哪个平台最适合卖食品

直播带货,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推销商品,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本文给大家讲解的是直播带货平台哪家好,哪个平台最适合卖食品。

直播带货平台哪家好?哪个平台最适合卖食品

直播带货平台哪家好?哪个平台最适合卖食品

一、直播带货平台哪家好

直播带货平台的选择因个人需求和偏好而异,因此很难直接给出一个“最好”的平台。然而,根据当前的市场趋势和客户反馈,有几个平台在直播带货领域表现突出。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交税吗?直播带货扣税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直播带货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所得或者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本文重点给大家讲解下直播带货交税的问题。

直播带货交税吗?直播带货扣税标准是什么

直播带货交税吗?直播带货扣税标准是什么

一、直播带货交税么

直播带货收入是需要交税的。交税又称纳税,是自然人或法人向国家税务机构交纳税款的行为和过程。根据法律规定,直播所得收益应该分为两种情况来缴纳个税。

如果主播与平台属于劳动关系,签约主播的收入则按照工资薪金计算个税,平台公司需按照七级累进税率表为其预扣预缴个税。主播作为平台的员工进行直播,与直播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形成雇佣关系,平台按照工资薪金预扣预缴个税,次年主播应自行汇算清缴,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人员怎么配置?如何组建直播带货团队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实时视频直播的形式,展示商品或服务,与观众互动,引导观众购买的一种新型电商营销方式。通常直播带货是需要团队合作的,那么如何组建团队呢?本文就给大家讲解下直播带货人员配置,看看如何组建直播带货团队。

直播带货人员怎么配置?如何组建直播带货团队

直播带货人员怎么配置?如何组建直播带货团队

一、直播带货人员配置

直播带货人员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直播规模和需求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岗位:

主播:主播是直播带货的核心,负责展示产品、介绍产品特点、回答观众问题,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主播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产品知识以及互动技巧,以吸引观众并提升直播的观看效果。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行业将引来大地震

为什么这么多人喊着关闭直播带货?实体经济是到底因为什么萧条的?为什么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是房租、虚高的价格、还是直播带货引起的?

在4月9日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市场监管明确指出:

直播带货行业将引来大地震

直播带货行业将引来大地震

由于“台前幕后”主体多,“人货场”链条长,“线上线下”管理难,消费者举证难,导致虚假营销、货不对板、退货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他介绍,“直播带货必须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这是营销的前提和底线。”

这明显是冲着直播带货去说的,而且我看评论区下面有1万多条评论,基本有9000多条都在喊着关闭直播带货。大部分网民的呼声是什么?关闭电商,恢复实体经济,直播带货只是少部分人富裕,直播拉大了贫富差距,让很多底层人民没饭吃。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行业超级主播,集体累了

作为一个个人能量能无限放大的行业,超级主播一直是直播带货行业的领航者和主导者之一。但最近好像大家都沉默了不少,曾经的一哥一姐们纷纷退居幕后,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直播带货行业超级主播,集体累了

直播带货行业超级主播,集体累了

超级主播们似乎患上了同一种病。

三月初,小杨哥淡出直播间的消息上了热搜。而在他之前,从董宇辉到李佳琦,都表现出自己对直播带货的疲惫。至于罗永浩,则更早一步从直播间脱身,只在关键节点和热搜时刻站出来指点江山。

看起来,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时代,超级主播们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与薇娅、雪梨等头部主播的相继倒台不同,超级主播们陷入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困境中,这成了其公司内部新的不安定因素。

继续阅读

高管下场越来越卷,造车的尽头是直播带货吗

如今车企的“战场”,已经从线下延伸至线上。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车企高管开始走向手机前,开启直播。就在3月中旬,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社交平台开启了直播首秀,该场直播阵容强大,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等高管出镜。

高管下场越来越卷,造车的尽头是直播带货吗

高管下场越来越卷,造车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再往前两个月,集度CEO、极越汽车CEO夏一平使用纯视觉领航辅助,从上海开到杭州,全程直播。此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林杰也通过短视频平台对旗下车型进行宣传。

当然,高管亲自下场外,各个车企在线上开发布会,进行产品展示、销售等,再加上车企直播带货“自救”,“开直播”已成为车企的“常规操作”。

隔着手机屏幕,车企开启了新一轮的“渠道战争”。但也要认清,面对消费者,每场直播反映出的都是车企的综合实力,对于车企而言,并不能随意为之。而直播也不是“万能解药”,切莫太“贪”。

继续阅读

“开封王婆”10天涨粉400万,流量涌至却拒直播带货

网红王婆爆红,流量涌至却拒直播带货。让我们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

“开封王婆”10天涨粉400万,流量涌至却拒直播带货

“开封王婆”10天涨粉400万,流量涌至却拒直播带货

“财神殿里长拜不起,姻缘殿里爱搭不理。”

在互联网上“只求富贵“的年轻人,最近却奔赴千里,挤爆了河南开封,在“王婆说媒”的舞台上大胆展示自己,勇敢追爱。

作为2024年第一个破圈的现象级网红,王婆和其他突然走红的网红有几分不同:她在河南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做了六七年的演员, 又在近期因为扮演《水浒传》中的媒婆“王婆”,靠着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和现场相亲模式爆火,年轻人称呼她为“干娘”,挤进她主持的相亲舞台,又或是在抖音评论区自发“相亲”。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如何做?直播带货怎么选品

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的在线销售方式,通过直播平台让主播在实时视频中展示和介绍商品,吸引观众购买。那么具体直播带货怎么做,直播带货怎么选品呢?本文就给大家讲解下。

直播带货如何做?直播带货怎么选品

直播带货如何做?直播带货怎么选品

一、直播带货怎么做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展示和介绍商品,并引导观众购买的一种销售模式。以下是进行直播带货的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素:

1、筹备阶段:

选择适合的直播平台,如淘宝直播、快手、抖音等。

确定要销售的产品,包括产品种类、品牌、价格等。

准备直播所需的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照明设备、背景布置等,确保直播画面清晰、音质良好。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文案怎么写?最高级的带货文案

2023年,当直播带货已经杀成红海的时候,靠种草起家的小红书才慢悠悠搞起了直播带货。他们直播的风格也是慢悠悠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章小蕙。

直播带货文案怎么写?最高级的带货文案

直播带货文案怎么写?最高级的带货文案

当60岁的章小蕙第一次坐在镜头前,慢条斯理的开始带货时,人们惊呼:小红书终于找到了自己本该有的带货样子,这才是小红书本书。

当别的主播声嘶力竭地吼着最低价的时候,章小蕙却是这么介绍一款香水:

“我有一个玫瑰香水,每次都涂,就算我在电梯,就算我在餐厅,候机室,在飞机上,什么地方都会有人跑来,而且男生、女生、老的、嫩的,全部跑过来问,小姐,哇好香好迷人。而且曾经有男朋友在我涂完那个香水之后,第二次拥抱说,哇,我的玫瑰。”

继续阅读

会禁止直播带货吗

种种迹象表明:直播带货已经到了被抑制的阶段,提高线上购物成本,促进消费回归线下实体,好像是主流声音了。

会禁止直播带货吗

会禁止直播带货吗

(1)“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早就写在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了。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那不就是逛街、逛商场吗、去饭店吃饭吗?

继续阅读

直播带货的一些新的交流心得与想法

现在很多seoer都开始转行了,要么做短视频营销,要么做直播带货,之前也讲过关于短视频直播带货创业的一些想法,最近在汕头、深圳和朋友聊天,得到一些新的启发,这里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肯定的和大家说下,直播带货,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也是想象中那么赚钱,大部分普通人直播带货是不赚钱的。

直播带货的一些新的交流心得与想法
直播带货的一些新的交流心得与想法

深圳的一个朋友做直播带货5年了,直播最开始的时候,从淘宝直播开始,到现在的抖音直播、拼多多直播,都不赚钱。

好的时候,公司一个月带货销售额500多万,还是不赚钱,为什么呢?因为成本太高了。

这些成本包含房租、器材、人工(主播、运营、售前售后、物流等)、进货、退货等等,事情特别多,又不赚钱,导致经营了1年左右,就关闭了,现在开始做小而精的直播间,反而更赚钱了。

这里需要提到直播带货的2个关键点:

1、选品非常重要,而且选品要好而且便宜的东西,这个很难。

2、品牌影响力非常重要,好的品牌带货更容易出来。

做直播带货,其实没那么简单,但是还是要去试试,你才知道里面的门门道道,才有可能做出来。

最近在和汕头的朋友谈合作,他是负责一件代发的,也想自己做直播带货,具体的还在谈,接下来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或者从中找到一些经验。

对于所有的事情,都要满怀希望,带着激情和高执行力,去尝试下。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不再便宜的直播间商品背后,是逐渐失去流量红利和消费者信任的头部主播、艰难生存的中小主播/MCN公司和越来越清醒的品牌商家们,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我们越来越发现,在很多以前的大主播直播间买东西,好像捡不到便宜了。

“今年双11想买个扫地机,有一款扫地机蹲点付尾款加上各种减免价格3913元,买完又逛了逛京东,发现同款只要3699元,还送十全十美礼盒和2L清洗水,那个主播直播间只自带配件套盒和一瓶清洗水,当时就在直播间退款了”,冯紫涵描述了今年双11在某头部主播直播间的踩坑经历。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冯紫涵感觉,以前在主播直播间买同款基本比电商平台便宜不少,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赠品。但是最近几次逛以前那些优惠多多的直播间,同款产品价格优惠越来越少,单价变高了,比别的平台买也没啥价值优势。

随着各大视频平台流量到顶,头部主播的流量增速不再,直播流量=赚钱的逻辑失效。厂商开始从原来赔本赚吆喝也要抢到流量开始转向,提价成为他们的选择,而主播居高不下的坑位费和佣金,自然将价格不断推高。

这些曾经的新电商渠道与方式,也走上了拥有流量就对消费者加价的老路。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既有流量等于定价权吗?

京东,淘宝和拼多多们有话说了。

以京东为例,京东采销在今年双11横空出世,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电商直播与售卖方式,其“无佣金、无坑位费、无套路”的三无直播,引发广泛关注的热捧,双11期间观看人数达3.8亿,销售商品超300万件,比不少明星主播的首秀数据还要好。

可以说,京东采销以独特的方式为京东和刘强东争了口气,也为直播带货打开了另一扇门。刘强东对此非常满意,京东昨天宣布,2024年1月1日起京东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的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涨近100%,2024年初京东零售全员将平均加薪不低于20%。而且业绩出色的一线业务团队将获得数十倍月薪的激励。

此外,京东和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接连出招,提升价格和服务竞争力,应对其它平台尤其是直播带货平台的挑战,试图把消费者拉回自己的货架前。直播带货,在2024年将迎来剧变。

一、再也占不到直播间的便宜了

感觉在直播间买不到便宜的,不止冯紫涵。

今年大三的杨虹从去年开始,感觉一些自己关注的主播直播间赠品没以前给力了,而且似乎自己买到的款和同学线下买的款有差别。她开始关注这些细节。

到今年618和双11,她刷到的直播间到处还是“全网最低价”“全年最大优惠力度”这些惯用套路话术。不过在多个平台和直播间比价后,她的感受是,价格差距真的不大,有的便宜一点,有的贵一点,根本不知道在哪家买才好。

“双11在小红书董洁直播间看到一件开衫款式很好,显示原价969元,直播只要779元,有点心动就去官方旗舰店找同款比价,结果看到6月份有人留言问自己399元买的算贵吗?”

杨虹感觉自己在直播间被当傻子一样,“当时就觉得这不就是先涨价后降价的套路嘛,于是去找客服理论,对方说什么衣服材质款式有差别所以价格不一样”。

这些头部直播间被质疑背后,是直播商品价格规则不透明,长期通过原价和特价之间的巨大落差来吸引客源,造成消费者对商品价格认知错乱。

无论是带货噱头,还是玩文字游戏,特别是头部直播间常常标榜低价来吸引客流,但是宣传的低价未必能达到商品阶段性的“最低价”。

如今的大部分直播间,在个别大促情况下或许能买到一些优惠产品。但是更多时候,“低价”更像是妥妥的促销引流套路,直播间的“便宜”,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才好辨真假。

随着大量直播间的产品越来越难以做到真正低价,各类营销手段成为直播间的惯常套路,使得消费者的不信任情绪传导至头部主播。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这届双11头部主播们上演各种花式翻车。贾乃亮带货的美容仪比线下贵1600元被指“割韭菜”,刘媛媛带货宣称可以去除50.76%的法令纹,被网友质疑虚假宣传。

头部主播的权威性不断被质疑,价格优势也在被挑战,智商税的指摘不断出现,头部主播们更新换代的频次也越来越快。

据有米有数显示,2022年在榜的头部主播如董先生、张檬小五夫妇、陈三废姐弟等今年并未上榜,今年在抖音的直播带货榜Top20中,过半数是第一次入榜。

与头部主播们“恃消费者/流量而骄”相比,电商平台们更多低下头来做事,消费者感知更明显一些。

其中,“仅退款”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就展现出电商平台们对消费者的姿态了。

喜欢网购的林丽对这事就深有感触,“以前买东西最怕买来不合适,退起来太复杂了,总想着在直播间能看见人试试款式大小再买会好点。现在哪儿全都可以仅退款了,买啥都不担心了,感觉现在像是买完货到用的好才付款一样,待遇不一样了”。

在直播间捡不到的便宜,可能要去别的地方了。

二、直播间的品牌方,重新站起来成甲方

消费者在直播间已经买不到便宜商品,对头部主播直播间失去信任的同时,不少商家在直播间再也没有以往把白牌打成爆品的期待了。

朱子铭主要做男装生意,2022年底找到一批不错的男装货源,主推单品是那种男士韩式外套,按照他的设想,“成本38一件88块卖,看着毛利率有50%以上,如果一天能卖700件营业额能卖到6万,理论上毛利可以做到3万5,是不是挺喜人的,照这么算,一个月就能赚100万了”。

想着自己在淘宝做了好几年的男装生意,朱子铭觉得有经验不会踩雷,但是冰冷的现实情况是,“今年找了一个朋友推荐流量挺好的主播直播间试试,单场带货卖了800多件,心想着卖得真不错。结果下来一算,给主播的佣金和打广告花了1万7,加上退换货和剩余库存损耗1万2,加上快递费、运费险小两千,这还没算上房租水电和人工,最终一算一天只赚了700块”。

销量得不到保证,主播佣金一分不能少,库存积压、投流成本高涨,带货成交额还没有坑位费高,后果一律由商家承担。这些以前被流量增长掩盖的问题,正在把商家推出直播间。

现在初入局的厂商在直播间卖货赚不到钱,更多以前就尝试过直播带货甜头的厂商,则在最近想办法继续从直播带货上面找到增长。

杜乐在一家化妆品品牌做直播电商对接商务好几年了,提起抖快刚做直播带货时,他从当时公司做电商平台的商务运营转过来做直播带货,根本没有信心就是试一试,反正原来的部门也没啥空间可做了。

公司推的一些主打单品在以前用的很熟悉的主播直播间带货效果一般,成本没少投入,坑位费和佣金更高了,但是销售情况一般,单品品牌也没打出去,更不要说什么复购了。

杜乐和同行交流发现大家情况差不多,“小品牌以前在直播间只要能精准投放到合适的直播间,挺有希望能把白牌打成爆品,两年前能实现1:5的转化,现在像美妆这些热门领域1:2的转化就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直播间的增量效应不再,品牌方是选择提价还是降本减质?

对一些白牌小厂,降本减质可能是选择,但对于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品牌而言,除非做直播限定款可以在品质上打折扣降成本,同款不可能利用这种降本减质的小伎俩,伤害长期品牌调性。

像小杨哥徒弟“红绿灯的黄”,因带货形象YSL与品牌调性不符,反而使得消费者纷纷在官方社交媒体下留言抵制,要求品牌方立即终止与“疯狂小杨哥”团队的合作,最终得不偿失。

不少品牌开始在主播达人直播间之外,更多选择店播和品牌自播沉淀私域,降低成本,自寻增量。

蝉妈妈数据显示,今年9月抖音美妆护肤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00亿元,品牌自播的占比越来越重,当月已达33.97%,而在2022年品牌自播的占比还只有21.14%。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v

细分到品牌上,2023年9月份韩束的自播占比为56%,珀莱雅的自播占比为71%,AKF的自播占比为80%,卡姿兰的自播占比为81%。

今年双11,抖音美妆赛道,品牌相比去年投放达人直播的占比下降10%左右。

总之,精明的品牌厂商,面对不再具有疯狂引流和品牌塑造效应的主播和直播平台,也不再客气。他们需要的变成了赤裸裸的利润和正向现金流。

三、主播把价格也打不下来了

直播间曾是无数电商人的追梦之地,过去几年不时上演着逆袭暴富的神话。

薛旻是在红利期进入这个行业的,现在已经是一家头部MCN机构的达人负责人,旗下有多个抖音粉丝破2000万的达人。

以前,薛旻对旗下主播的带货能力相当自信,“大概在两年前,一些品牌厂商依靠我们的头部达人主播能卖他们一年八成的货,去年能卖四成,今年就难说了”。

随着大量直播间的产品越来越难以做到真正低价,各类营销手段成为直播间的惯常套路,使得消费者的不信任情绪传导至头部主播。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今年双11,头部带货主播们上演各种花式翻车。贾乃亮带货的美容仪比线下贵1600元被指“割韭菜”,刘媛媛带货宣称可以去除50.76%的法令纹,被网友质疑虚假宣传,还有小杨哥徒弟“红绿灯的黄”因低俗带货,直播间遭到封禁。

“现在我们的主播也很难保证销售额了,上个月跟客户约好了让公司排名前十的主播直播5场,光定金就收了34万元,结果最后只卖了1162单,销售额不到8万元,没完成保底销售额最终给别人退赔了,连带着客户也不太愿意找我们了,”他今年经常出现这样没办法和客户交代带货数据的情况。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2024年,直播带货该怎么发展

另一家规模相近的MCN公司的商务韩宁莎,也觉得这行风云突变。

之前为了平衡分配中小商家,她会把一场直播分割为30个坑位,每个坑位收1200元坑位费+20%的佣金,按照当时的情况一个坑位的净利能做到差不多600元,一场下来就能赚1.8万元。在大促期间准备100个这样的直播间,她们通过代理以500元/坑位卖出去,一来一回纯坑位费就能赚210万元。

“但是这两年变了,MCN机构越来越多,来投的品牌方有限,MCN反而成了卖方市场,为了能达成合作坑位费降了2/3不止。后来直播间造假闹得凶,商家都要签保量合同,双方一合计干脆取消坑位费,拉高一点佣金的提成”,韩宁莎说,现在坑位费这种保本的收益不可能出现在中小主播了,连大主播都开始没那么多话语权了。

伴随着流量红利消退,直播电商行业步入优胜劣汰的发展期。MCN机构和主播们的生存状况日渐恶化。

在2022年,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上)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交易规模达到34879亿元,同比增长47.69%。此前,2018年至2020年增长率分别为589.46%、227.7%、136.61%,增长首次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行业逐渐走向了“僧多粥少”,未来面临着打破增长瓶颈、深耕存量的挑战。

厂商要利润,主播想要把价格打下来卖更多产品出去,不仅厂商不同意,厂商的所有线上线下团队也都不同意。

在当前的状况之下,没有哪个渠道更有话语权,所谓的大主播要求的全网最低价,在今年都闹得沸沸扬扬。主要原因就是,厂商和其他渠道根本无法再接受大主播的特权价格和由此带来的长期多层次负面影响。

现实的情况是,品牌厂商手里拿钱,MCN和主播都逐渐回归到乙方位置。

一边是,MCN公司和主播们的收入增长下滑,且越来越不稳定,另一边MCN公司培养主播的成本却在增加。

侯庆的MCN公司三年签约了1500多个达人,头一年孵化达人成功带货能盈利的比例5%左右,现在成功率越来越低,1%的成功率可能都不到了。

作为MCN公司,带货直播的运营推广、供应链管理和一系列公司管理的费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持续在40%左右,吃掉了公司绝大部分的毛利润。

一些大主播及其背后的MCN公司开始深入到产业链端,把产品从生产到供应直至销售的链路打通,逐渐挤占整个产业链中上游的生存和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的进一步业务扩张和更好的价格控制。

像今年双11辛巴和家居品牌慕思争议的核心,依旧是“低价”。在辛巴直播间,标价13800元的床垫,直播间补贴价仅为4980元,这样的低价很快引发了慕思线下经销商的不满,很多原价增涨的消费者要求退货或者补差价,因此慕思要求中止跟辛巴的合作。

10月31日辛巴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慕思大黑牛真皮软床共卖出32万张,算下来销售额已经接近16亿元。而根据慕思财报,2022年其全年营收为58亿,也就是说,双十一期间辛巴一人就卖出了慕思全年近三成的营收。但这并不能完全归功于辛巴,如果慕思把线下的价格也都降为4980元,营收很可能还会更高,但赔得也会更多。

一场商业事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低价浪潮下,传统商家试图破局的无奈。

相对而言,中小主播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处境就更难一些。

在近年主播与MCN极度内卷的背景之下,一些新的直播模式与机会在新生与萌发。

其中,平台自己下场成为一种新的直播带货方式。像京东采销这类的低价模式来自渠道和品牌方的支持,相当于直播间自买自销,所以不需要收取坑位费、达人佣金,剩下的钱用来补贴带量,一些品牌方开始尝试与之合作探索。

这种高效整合了行业内不同类型的资源,在产业链上各环节降低成本,为品牌方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展,似乎正在成为另一种出路。

但是,对于大多数MCN公司和带货主播而言,利润的来源仍旧是卖货赚差价。在现下各方极度内卷的背景之下,价格似乎成为了唯一竞争力。

现实的情况里,主播、MCN机构、品牌三方都已经到了无力承受为了流量而“赔钱赚吆喝”的阶段。产品提价,成为多方共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最终,我们在直播间买的东西就越来越贵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消费者最终会用实实在在的增涨为真正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电商平台的渠道投票,他们不会管你是千万粉丝的大V还是带货百亿的“超头”。

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

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晚上听视频号大佬的分享,几个收获,分享一下。

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
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

1、微信视频号起号要做IP,做人设。抖音是流量平台,可以做单品账号,不做人设没关系。但是微信生态内,公域私域联通的,要带货还是要适当做一些人设。于是,ip个人和公司的关系就会比较微妙,不稳定性会很强,做的好容易走,做的不好也容易走。

2、现在视频号起号的成功率相对抖音来说还是更难一点。毕竟抖音人群更广,只要单量不要其他的话,起号还是很快的。视频号对账号内容要求高一点,现阶段适合用更多的账号一起做,矩阵里面去筛选。

3、抖音可以直接买流量,通投拉满,然后用产品和内容去筛选客户,然后确认好账号的模型。视频号上这个逻辑要反一下,先确认账号的人群模型,再去买量。

4、虽然现在视频号的推流比以前强了不少,0粉开播也有机会起号。但是结合现有私域流量去做,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起号概率的。

5、微信豆投流,有点类似19、20年的抖加的作用,比ADQ投起来更直接简单,也更高效。

6、视频号对主播的要求比对抖音的高。抖音尤其是单品直播间,主播是不需要太强的能力的。因为有千川和产品撑着,主播很多时候等同于一个接流量的机器人。但是视频号对直播的要求,对齐的是抖音的品牌直播间,或者是大促直播间。要有比较强的控场和留人能力!

直播带货赛道开始转向微信视频号了

直播带货这条赛道已经涌进了太多的玩家,抖音、快手等赛场更是早早就被大量从业者们占领了,而现在,部分人选择转战视频号,甚至有从业者表示视频号或许会是直播带货风口的“最后一班快车”。怎么解读?

直播带货赛道开始转向微信视频号了
直播带货赛道开始转向微信视频号了

当抖快淘直播还在卷生卷死的时候,有些人早已转战微信视频号,开始闷声发大财。

不久前,据《 晚点Latepost 》报道,微信视频号电商今年的 GMV 在一千亿元左右,腾讯还将进一步扩大视频号电商业务的队伍。

这个数据是否真实是个未知数,不过,知危编辑部联系了多位直播带货从业者,他们都表示微信视频号是个 “闷声发财” 的好地方,是直播带货风口的 “ 最后一班快车 ”,有些甚至正在 “ All in 视频号”。

从业者如此兴奋,视频号电商总 GMV 的准确数字是多少,已经不重要了。

不过,把直播重新在视频号做一遍,真的容易吗?

一、别犹豫,All in 视频号

2020 年微信视频号功能上线,所有人都在说,这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风口。然而三年过去,视频号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抖音和淘系直播反倒迎风而起。

2023 年,当对手的流量盘接近天花板,微信视频号却缓缓地走到了风口,让商家们嗅到了一丝腾飞的味道。

直播电商从业者李进( 化名 )直截了当地告诉知危编辑部,“ 现在我们就是 All in 视频号。” 今年开始,他们组建团队开始大搞视频号直播。原因在于,作为从业多年的直播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一向缓缓放量的微信视频号,今年似乎到了一个红利期。

“ 3 万到 5 万的场观,GMV 大概在 5 万至 10 万,流量一般的情况下也能有 3-5 万的 GMV。” 扎叔老王是资深广告人,现在在做视频号直播创业,以上是他团队的情况,他向知危编辑部表示,这个数据在视频号生态内算做得不错的。

目前,视频号直播带货还是以日用品、服装、农副产品等品类为主。据多位受访者透露,各品类赛道的 GMV 和利润表现不尽一致。一般来说,视频号直播间转化率在 1.5% 左右,系中等水平,高的也有 2%-5% 的转化,还有一些几千场观的小直播间,转化率可能只有 0.2%-0.5% 。健康运营下,大概能稳定在每场 30%-40% 的纯利( 指受访者所在类目的利润率,不同类目利润率会有不同)。

视频号带货主播的需求量,也开始水涨船高。李进表示,他们的逻辑是从货品倒推,先看什么东西好卖,比如天冷了就卖保暖,找好供应链之后,再招主播。

知危编辑部接触到一家自称是做直播运营的机构,对方表示现在正在做一种主播合作的模式,无需缴纳费用,只要主播自己在微信视频号缴纳 100 元的保证金之后就可以上播。该机构表示,每天保证播 4 小时,货品由公司统一提供,每场佣金机构和主播五五分成。“ 我们有主播才第二天播,一场的佣金就能达到 100 多块了。”

成熟团队兴奋,无经验的客户也开始兴奋,毕竟这是目前能搭上的,最后一班直播带货的车了。

知危编辑部观察到,普通客户在视频号带货有一套通行的方法论:先发爆款视频,原创或二创,心灵鸡汤、网络热点、搞笑视频、影视剪辑都可以。视频堆起来之后积累 1000 粉丝,就可以开通直播带货,接下来就是熬时长。阿正( 化名 )也尝试了个人直播带货,他告诉知危编辑部,微信视频号涨粉很容易,两周涨到 1000 粉丝算慢的,“ 两周 3000-5000 粉的大有人在。”

还有人在利用信息差赚钱。社交平台上,有颇多自称资深直播人以 “ 零基础也能视频号带货 ” 为名义卖课、卖资料,售价几百到上千不等。但据不少网友表示,这类 “ 割韭菜 ” 的博主就跟当年号称教你怎么在抖音快手带货的是一批人,交了学费之后,基本只能拿到一个泛泛而谈的PPT。

“ 很多商家已经在闷声发大财了。” 盛霖( 化名 )在一家直播服务商工作,在微信视频号服务了上千个账号,他向知危编辑部表示,杭州、义乌、广东省的很多地方的产业带商家都在做视频号带货,这个赛道确实又热,需求又大,又在增长。

二、不愁流量,还在增长爬坡期

多位直播从业者都向知危编辑部肯定了视频号直播的绝对优势:自然流红利。

自然流,包括平台给新手直播间主动倾斜的那一部分初始流量,这对于直播间度过 “ 冷启动 ” 期特别重要,也包括直播间在平台获得的稳定且陌生的推流。

现在,在抖音快手已经几乎吃不到自然流了。“ 快手是老粉、铁粉机制,消费者对于主播的认可度和粘性非常高。抖音目前主要走付费,基本上都要花钱投流,想自己熬时长增加曝光获得自然流量太难了。” 李进表示。

从平台规则上看,微信视频号和抖音一样都有平台抽佣和付费投流。但是李进说,区别在于,视频号自然流充足,且处在增长阶段,对于一些有直播经验的团队来说,无需花费投流费用,就能拿到不错的数据。

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来讲,微信视频号上的直播带货流量是免费的,不用投流。

“ 两个平台抽佣都在同一水平,但省了投流之后,肯定在视频号赚得更多。” 李进说。

除了流量红利,视频号退货率比较低,又给商家省了一波钱。

李进举例,他了解到的一个抖音直播间一场大概能卖 100 万左右,扣掉 30% 的投流费,再扣掉 30%-40% 的退货,最后实际销售额可能就 60 万。“ 但我们在视频号,假如一场卖 9 万,没有投流费支出,退货又少,这个生意就比较合适。”

李进表示,“ 如果想花钱,抖音和视频号的投流费用差不了太多,投多投少取决于自己。” 只是因为视频号的自然流很充足,所以对于有经验的团队来说,这笔钱完全可以省去。

相比之下,抖音的自然流量则是少得可怜。从业者们普遍的感知是,快手现阶段在掉量,抖音是在吃存量,只有视频号还有增量。

流量红利之外,视频号的诱人之处还在于机制红利。

简单来说,抖音是兴趣电商,基于个人的偏好、搜索、浏览等情况推流,微信视频号则是社交电商的属性,建立在熟人社区内,微信好友看过的直播间,会推给你,反之亦然。

熟人社区内的推流为什么重要?原因在于,微信本就是信任圈层,视频号要想在这种生态环境里面捞金,就一定要撕开熟人圈的口子。培养兴趣,挖掘喜好来得太慢,也不适合微信。再者,从业者们告诉知危编辑部,视频号直播的受众都是相对年长的人群,这拨人是最吃熟人推荐这一套的。

而且,如果说年轻人最有消费潜力,那年长的这一部分受众就是最有消费实力的一群人,可支配收入高,对品质有要求。

“ 老阿姨喜欢的就是好赛道。” 一位从业者如是说。

三、适合小而美,不追求大GMV

视频号和其他平台的直播带货底层逻辑还是共通的,技术上无非都是那一套,搭建起协调、高品质的人货场,保证稳定的货盘、供应链,只不过是把直播这事儿换个土壤再做一遍。

不过,在大体一致之外,目前微信视频号的打法,和其他平台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一个比较有趣的点是,微信视频号适合做中高客单价,而非低客单价使劲儿价格战。

扎叔老王表示,中低客单价的货不适合小白去跑,属于是光有销量不赚钱。“ 它更依赖团队的一些运营手法,需要把场观做大,因为如果场观提不上来的话,每天就卖一两百件,基本没钱赚的。后期退货率再慢慢提高,利润空间更会大幅压缩。”

盛霖也说,视频号的受众其实并不下沉,虽然都是中老年人居多,但视频号相比抖快,更多地是聚集了一批一二线城市的中老年人,抢夺这部分人的心智不能用低价战略。

“ 低客单价,每场场观一两千,基本就是纯亏。如果是高客单价,场观一两千,就可以转到私域去成交。视频号的优势之一就是在于公域流量能跟私域流量打通去做。” 扎叔老王说。

而且,盛霖的一个观察是,微信视频号对于直播的管控比较严格,“ 有时候交易太快,直播间就会被关。” 这也是微信和其他平台不同的地方,那些主打低价、逼单的直播技巧,在视频号现阶段并不适用。

所以,视频号当下最好做的反倒是中高客单价、高利润这种小而美的生意,而非追求动辄大几十万的 GMV。

变现逻辑不同,视频号和其他平台在运营逻辑上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视频号的浅层数据更重要。

李进解释,浅层数据指的是停留、互动、加粉,跟电商没有任何行为关系,深层数据就是一切跟电商数据有关的,包括点击购物车增涨、付款、转化。由于视频号现在还在起量增长阶段,平台更希望直播间把浅层数据挖出来,所以直播间对人货场的要求也不低,它们更在意流量的进入和留存。

从从业者的态度来看,视频号直播带货确实香,尤其对于跑过抖快淘直播的从业者来说简直就是开卷考试。对于个人主播来说,机会也不少,毕竟微信视频号的推流机制相对平均,内容也没有像其他平台那样卷到看不见希望。

视频号还有一个空白在于,它目前还没有叫得上名字的公认头部博主。

据新榜研究院发布的《 2023 微信视频号年中发展报告 》,目前视频号头部账号流动性大,半数以上月度类冠军一直在更替。“ 现阶段最大的红利,一定是IP红利。” 李进也肯定视频号头部博主的空缺带来的想象空间。

扎叔老王表示,可能因为视频号直播地域性特点比较强,这也是微信推流机制带来的结果,“ 杭州有杭州的头部,成都有成都的头部。”

尚未出现全国性的头部,流量按地域性分配。这对于入局视频号的创业者来说有利有弊。

一方面,基于本地,中老年熟人圈层,创业者可以天然地通过微信私域建立起规模、稳定的复购,吃透当地市场。但另一方面,受制于信息茧房,人货场不够完善的直播间后期很容易面临流量触顶的问题。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微信视频号的增长空间摆在眼前,直播这事儿也不难,但后期的比拼,说不定比其他平台还要激烈。

商家和商家间的竞争千钧一发,至于微信视频号能不能打过其他平台,有商家这样告诉知危编辑部:

“ 我们看的不是多高的 GMV,那是平台看的,我们看的是落在自己口袋里的钱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