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些比较新的东西,自媒体的两个“新赛道”,虽然不是真的完全创新,但也有不同于以往的同类视频的地方,我看到的主要可以总结成两种。

我发现了做自媒体的两个“新赛道”
一种是用推文视频带货
这种推文视频跟以往的推文视频不同,里面的视频内容不是用的解压素材,而是用的商品的展示,视频底下挂的是商品链接,而不是小说的链接。
“关注”就是一场基于创作者,用户,平台的三方博弈游戏。

玩自媒体,“被关注”的底层原因是什么
不管你是有爆款不涨粉,还是至今没出过爆款,这条视频都会让你重新了解被关注的底层逻辑,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
用户在这场博弈中相当于拥有“注意力”资本的消费者和投票者;平台在这场博弈中相当于制定规则,搭建舞台的庄家和裁判;创作者在这场博弈中相当于在规则内争取选票的参赛选手和价值提供者。
所有看到我这篇笔记的人,你们其中一定有一个人未来会成为自媒体头部博主。就是那种平台超级头部,超级知名,超级赚钱的那种博主。你们也可以猜一下我说的人是谁?我真的没开玩笑,一定有这样一个人!

现在做自媒体,信念比技能重要
这里借用了曾经合作过的一位博主的演讲技巧。她有一次回老家小学捐款,给优秀的学生开了一次小型的班会,上来她第一句话就说:你们这群孩子里,未来有一个人可以考得上清华北大,你们可以猜猜是谁?因为博主本身就是北大毕业的。
所以她说的这句话一下子就把孩子们镇住了,该不会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真的都有什么外在特质吧,或者说她有什么超能力,能够预测未来?我当时也懵:我们的流程里没有这一趴啊,她该不会认识这里面哪个学生吧?
读书局《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要开营了,早上醒来收款是一种日常。为什么做自媒体,这就是理由。变现是人类行为很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那为什么说自媒体的第一性原理不应该是变现?

自媒体的第一性原理是被看见,而不是变现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指,剥离所有表象后不可再削减的底层逻辑。如同造车的本质是”移动工具”而非内燃机,特斯拉因此突破电池技术,自媒体的本质是建立人与内容的连接,变现是连接成功后的结果,而非原因。无论问题多复杂,回归最根本的要素,答案自然浮现。
抱着变现的目的开始自媒体当然没问题,但如果以此为最直接的目标,就会跑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