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小红书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大地震”。
从被约谈、到整改公告、再到算法优化,平台正在从“流量平台”转向“信任平台”。

小红书矩阵怎么玩?才不会被淘汰
在这场转向中,所有靠矩阵起家的公司和创业者,都必须重新思考:
我们做矩阵的底层逻辑,是否还成立?靠堆号、搬运、模仿能不能继续带来增长?
我的回答是:可以短跑,但跑不远。
01. 平台变了:矩阵的“红利期”正在退场
过去一年,很多企业用“KOS矩阵”的打法在小红书迅速崛起:通过主号带分号、关键词覆盖、笔记批量发布,实现规模曝光。
但现在,这种粗放式矩阵正被平台系统性收紧。
新规之后,小红书开始强化“主流价值导向”,打击娱乐、低质和违规留资内容。
算法更倾向于支持有深度、有体系、有长期价值的内容。
这意味着,平台不再奖励“数量”,而是奖励“质量”。
对于中小企业主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因为真正能在这轮调整中留下来的,不是做得多的公司,而是做得深、做得稳的公司。
那些能把内容与品牌打通、用内容建立信任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02. 新基础设施:企业蓝V+矩阵化是唯一正途
在新规之下,如果你还想继续矩阵化运营,那么开通企业蓝V(企业专业号)已经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企业蓝V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矩阵从“野生玩法”变成“体系化运营”:
①团队协作与资产保护
一个主企业号最多可绑定5个子账号,分工明确、权限安全。员工离职也不用担心“人走号没”,所有内容与粉丝资产都归属企业。
关于矩阵的文章,之前也写过不少了,只是大家没注意的是,个人号也是可以低成本多账号的。
②高效获客与合规转化
企业蓝V可以使用官方留资组件、表单、以及投流权限,让客户留下线索不再违规,也能在搜索广告中精准截流潜在客户。
③品牌权威与财税合规
显示公司名称、可开具发票、能对接品牌合作或机构投放。矩阵的每个账号,不再只是“内容号”,而是企业的营销节点。
一句话总结:企业蓝V是小红书矩阵的底座。它让内容、团队、资产都能在规则内生长,让增长变得可持续。
03. 新趋势:从“矩阵投放”到“内容系统”
过去的KOS矩阵,是数量游戏;未来的KOS矩阵,是信任游戏。
平台的新逻辑是“号店一体”——账号既是门面,也是店铺。内容既是触达,也是交易。
这意味着,真正有商业价值的矩阵,不是几十个内容重复的号,而是一套有分工、有联动、有复利的内容系统。
一个号负责品牌故事,一个号做产品案例,一个号讲客户成功,一个号沉淀学习内容。
它们共同构成企业的“信任闭环”。
当客户反复在不同场景看到你、理解你、信任你时,才会自然地成交。
所以,现在的矩阵,不只是铺量,而是布局。
它是你品牌的分身,是你内容生态的延伸,是你长期信任资产的放大器。
在流量红利消失的时代,KOS矩阵仍然是企业在小红书上的“高杠杆”玩法。
但前提是,你要把它从“投放工具”升级为“内容系统”,从“量的堆叠”转为“信任的积累”。
新规不是打击创作者,而是在逼着我们进化。
只有那些能在规则中找到方法、能在信任中做生意的企业,才配拥有下一轮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