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自媒体1年,接商单130条+,推荐这5个经验

还差一个星期,做AI业务满一年了,回头看这一年的自媒体经历,接了130条广告单。

想想也挺神奇的,一开始完全不懂 AI,结果阴差阳错做成了自媒体。回头看,真的很幸运。

AI自媒体1年,接商单130条+,推荐这5个经验

AI自媒体1年,接商单130条+,推荐这5个经验

在生财社群里,见过太多靠AI 一个人做到百万、甚至千万收入的案例。那种落差感是真的会让人焦虑。

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有太多地方可以优化。

但转念一想,20分的经验,分享给0分的刚起步朋友,或许依然有价值。

因为做自媒体,真的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中间会有很长一段拉扯和犹豫期,能坚持走下去,已经不容易。

去年9月,发现豆包用于检查作业、和小朋友互动不错,便在抖音发布几条相关视频,起初未考虑变现。单纯就是想分享给家长们这个好用的app。

发布约 4 条后,有广告主询问是否接广告。

9 月对话时,我未接过星图广告,让对方参考定价,2 万粉丝和几百播放量给 500 元,反正都是要发的,同意。

这条视频流量达到 2000 多万,口播视频。

接豆包推广效果好,被另一广告主看到,又开始接其他 AI 广告。

就这样误打误撞进入了AI自媒体领域,靠发布视频广告收益。

当然我只是说了好的一面,另一面是无处次改脚本、连夜修改视频、结算拖延等等。我总结了一年里最重要的5点,分享出来:

第一,心态要摆正,长期主义。

不要老盯着短期的变现、涨粉、播放量。

先专注在一个领域,持续行动,量先上来,再谈质。

比如你拍 100 条视频,有用吗?一定有用。

哪怕这 100 条没涨粉,你至少练了拍摄技能、表达能力,这些未来在别的赛道也能派上用场。

我越来越觉得,所有赚钱项目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

第二,要有清晰的目标。

做自媒体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一点也不俗。

不管是带货还是接广告,本质都是要知道——我做这件事,靠什么赚钱?

比如拍带货视频,就是靠成交赚佣金;接广告,就是看后台报价,知道每一单能赚多少。

我经常会刷星图,看到同行有人一个月广告费过百万。说实话,每次看到都很焦虑。

但焦虑没用,归根结底还是行动。

有目标在前面,才不会天天纠结、内耗。

第三,定位要清晰可持续。

我走了不少弯路,今天想拍这个,明天想拍那个,很随意。

这种随机性,直接导致账号不清晰,粉丝也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后来我明白了,普通人前期不要妄想做什么大 IP。

把自己的价值点做好就行,哪怕是带货也好,别人看得明白,这就是价值。

带货怎么会不好呢?

你帮别人省去了筛选的时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有人做旅游公寓,不就是帮别人节省搜索和比价的精力吗?

所以普通人不要怕定位“小”,先做清晰、能持续的内容。

第四,不要否定自己。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特长,平平无奇。

但你要知道,十几亿人口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只要你敢分享,就一定能找到同频的人。

我记得有一阵子,我特别爱刷凌晨三四点捡菜的视频。内容很无聊,就是一会儿捡个菜、一会儿捡个菜。

但我居然能看完,橱窗销量还很好。

为什么?因为他找到了观众的兴趣点。

所以别小看普通人的日常,持续分享,就有可能被喜欢。

第五,先完成,再完美。

我现在的视频很多都是随手一拍,没什么包装。

有人给过建议,说要布景好一点,打扮精致一点。我也试过,但播放量反而不如真实的内容。

后来我明白了,我的粉丝喜欢的就是自然、真实。强行包装,别人觉得别扭,我自己也别扭。

当然,呈现的时候让自己好看一点是加分项,但绝对不是核心。

重点还是在内容。标题、封面,这些可以慢慢优化。

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出来。

第六,要敢于行动,边走边调整。

很多人卡在“想太多”这一步。

但实际上,你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会不断修正。

比如这 130 条广告单,真不是一开始规划好的,而是边走边踩坑、边调整,最后才逐渐摸到门道。

期间也焦虑迷茫,包括我现在也很焦虑。。我已经学着不去对抗它,而是适应它,好像跌宕起伏才是常态,如果一路顺风反而是不正常。

总结下来,自媒体不是捷径,而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路。

但它的好处也很明显:只要能坚持,哪怕是普通人,也有可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

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广告费,而是心态和格局的变化。

我不再害怕“自己不够好”,也不再纠结“别人跑得快”。

我只要持续做、持续分享,剩下的交给时间。

一直在路上。

总有一天会遇到自己的那份幸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