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大概五年多时间,在今年的6月份写出人生第一篇186万单篇阅读量的超级爆款文章,很多朋友好奇这背后能写出爆款的方法论,毕竟在短视频时代,能写文章爆款的人并不多。

公众号如何写出单篇阅读量破百万的超级爆款文章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会给大家分享我的创作方法论,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先说心态,我在五年前决定all in写作时,我的内心已经有两个信念“内容为王”、“量大出奇迹”。当时是2020年,已经没有什么人愿意写公众号了,因为读者的观看习惯从图文转变成视频,很少人愿意再看文章了。
受汤帅老师的一篇文章影响,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管平台规则怎么变化,扎实做好内容质量,是一样有机会出圈胜出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内容为王”。
“量大出奇迹”是我对爆款的另一个理解,刚好2020年我接触了查理芒格、巴菲特关于复利得概念,我就在思考能不能用复利的概念去写出一系列爆款。如果说,出爆款的概率是0.5%,那我重复200次以上,怎么也能出一篇爆款吧?
就是带着这份很傻很天真的坚持,我从2020年开始进行高频写作。并且,我的创作方法论做了一些减法式的微创新,我只需要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内容编辑、排版、发布,我发现用电脑写作会有惰性,用手机更像是跟人聊天,更容易完成文章创作。有朋友实践我的创作模式后,发现写文章的效率比之前高十倍以上。
我另一个减法式微创新就是“弱化排版”的工作量,我的排版是简约风,很少用到大量图片,大部分文章就是一张主题图片配文字。我知道自己不擅长平面设计和视觉审美,我不想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时间,我要聚焦精力去写好内容。
为什么要做减法去创作公众号文章?只有简单,我们才会把这件事给坚持下去。我也做过四篇漫画题材的内容,但频率不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以下内容。
1.可口可乐的商业模式轻重史。(漫画)
2.东鹏特饮的百亿级错位竞争增长之路(漫画)
3.千禾:从主业生死存亡到0添加酱油龙头!(漫画)
4.洛克菲勒的经营智慧。(漫画)
创作流程简单带来的好处,是无边界的创作模式,我可以在公交车上、地铁上、沙发上、早起躺着、散步休息时这些场景,就写出一篇文章,将碎片化时间得到更有价值的应用。如果要在排版方面做的很完美,是很难实现碎片化创作的。
聊完心态,接下来跟大家聊打怪升级式的创作方法论。现在大家去看我公众号过去一年多的文章内容,会发现市场策略解读、品牌发展解读比较多,并且是在这些领域出了爆款文章。但早期并不是写这些领域,我担心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够,写的内容在读者面前还站不住脚。
早期我写的文章内容,是很偏门奇怪的领域,叫做[电视剧的商战思维解读]。那会我的功底不够写商业案例解读,我就从解读电视剧的商战思维作为突破口,在这里建立我的创作信心。我发现很多经典的电视剧,是有深刻的商战思维学问,也是很值得挖掘解读。
《创世纪》、《天道》、《大时代》、《黄金有罪》、《奋斗》、《创业时代》这些超级爆款电视剧,本身是有固定的粉丝,会有喜欢做对应的深度解读。当时很多人在《天道》的解读,我发现TVB《创世纪》没有什么人去写,我就一口气写了20多篇关于《创世纪》题材的解读文章。能写20多篇关于《创世纪》的内容,也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部剧,我看了30多遍这部剧,我希望把这部好剧推荐给更多的人,将奋斗者精神推广出去。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写这些电视剧解读,最后真的锻炼了我的商战思维,让我形成自己一套写市场策略解读、品牌发展解读的创作风格。我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目标是[电视剧商战思维解读]的小赛道,做到内容创作者的卓越,未来专门去讲电视剧商战思维的课程。
去小赛道开始写作,积累的是创作信心和创作方法,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全面聚焦市场策略、品牌发展的解读内容。
接下来,分享的创作方法论,还是围绕聚焦法则。我从小赛道的创作走向大赛道的创作,我还是沿用聚焦法则,并且结合音乐奇才王杰先生的创作理念“别人写的是歌,我写的是回忆录”。我的文章也是一样,只是打着市场策略解读、品牌发展解读等马甲的回忆录。
我的工作经历时间大部分是集中于餐饮连锁、消费品,因为没有特别高的学历,我做过一线销售,在连锁门店待过,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总部的策划岗、管理岗。我就想,既然我在食品有过那么多的人生体验,那我就聚焦写食品行业吧!我熟悉这个行业的品牌、渠道、供应链、资本运作、风险隔离这些方面的规律和方法。
还有部分原因让我坚信写食品营销相关的内容,我发现自2020年以后,商业进入到新的阶段,很多创业者、营销人都需要重建信心,商业也需要重建。我希望能为这个大家普遍觉得难的时代,出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就像我公众号介绍写的“对标德鲁克和大前研一”,这是我的心底话,我也希望像他们一样用笔杆子贡献一份力量、一份能量。
我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天堂和地狱是一样的,都是用长筷子吃饭,只是天堂的人更懂得理他,优先用长筷子喂别人,最后整个生态正循环了,就变成了天堂。
我就在想,我要主动先成为那个用长筷子喂别人吃饭的人,对这个世界先表达一份爱意。后来越来越多读者愿意主动转载我写的内容,我想他们也是感受到我对世界这份爱意。
聚焦法则的应用,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我曾想过要不要专门做短视频,要不要去制作专门的课件,后面我权衡了一下自己的精力边界,我决定用课件级的标准去写文章。我希望我的文章给读者看了以后是能学到东西的,就像课件一样。
这是我对文章内容要进行饱和攻击的思考,不要仅仅站在写文章的高度,而是写课件的高度。虽然我离真正的课件还有差距,但更高的创作标准,影响着我对内容质量的进取心。
聚焦写文章这件事,还给我带来一个好处: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在阅读量这一块做饱和投入。
我的年阅读量在100本以上,自学了很多营销、财务、金融、供应链、传播学、军事战略、经济学等知识,这是我文章的底蕴。有时候,你看我的文章就一千多字、两千字,但我背后下的工夫是遵循一万小时定律的,我在写作这件事上追求“一厘米宽,一公里深”。如果我从一开始选择短视频,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内容底蕴的精进。
选题技巧,我会运用“长尾流量法则”、“切割大营销”两个法则。世面上爆过的题材,我会再写一遍,通过内容深度进行差异化突破,我从来不求第一个吃创作的螃蟹,这就是“长尾流量法则”,我坚信水大鱼大。
“切割大营销”是我做人群切割去做选题,同一个品牌,会有不同的视角,我有时会从很少人愿意写的视角切入。当大家不看好茶颜悦色时,我看好茶颜悦色,并写这个品牌的亮点;当大家追随模仿蜜雪冰城模式时,我站在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去写。这一套是我看了大量研报掌握的叙事逻辑,三言两语很难跟大家讲清楚。
按照这两个选题技巧,出爆款的概率会高很多。写文章不要想着讨好所有人,这样是肯定写不出爆款,要有意识让一部分极端讨厌,另一部分人极端喜欢。
最后就是,要出爆款文章内容,一定要有巴菲特式的耐心,坚信复利效应。很多人写了几篇、十篇八篇觉得没人看,就不再坚持写了。当我写不到100篇原创文章时,我的单篇阅读量没有超过100;当我写到第365篇原创文章时,我的单篇阅读量最高才破1200左右。但是,当我写第500篇的时候,迎来第一个10万+,再之后就出了很多阅读量过万的内容。
这就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定义的复利。我很喜欢查理芒格先生说的一句话:“大多数人会高估未来1—2年发生的事,而低估未来5年后、10年后发生的事”。
写作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人生启发,大多数都是急功近利,希望马上看到效果。如果你敢于走远路,就会发现你会进入一个无人区。
这五年多来的写作经历,用我师傅的话表达叫做“无畏布施”,他认为这是我向这个世界行善的一种方式。但我其实也感觉,我也得到了很多,比如“破圈社交”这件事,我主要在三线小城生活,写作让我链接到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人,像头部消费品企业的高管、连锁品牌的创始人、头部机构的咨询师,还有各行各业优秀的人,破圈社交给我带来的是认知突破,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今天关于写作方法论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屏幕前的您有帮助。
总结起来就是:正念善心、大道至简、长期主义、掘井思维打磨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