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价的极速下跌,甚至已经梦回2008了。上某招聘平台看了一圈,现在年轻人刚毕业的学生,做的工作哪怕是有技术含量的,扣除掉五险一金,到手工资也不过才3500多,这还是签劳动合同的正式工作。 在招聘平台上放个到手5000一个月的工作,机会有几百个人来抢着面试。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都怕上班
你们可以回忆一下,2008奥运会那一年的时候,你们所在地区的工价大概是多少的?我回忆一个二线城市的工价。
因为工价的极速下跌,甚至已经梦回2008了。上某招聘平台看了一圈,现在年轻人刚毕业的学生,做的工作哪怕是有技术含量的,扣除掉五险一金,到手工资也不过才3500多,这还是签劳动合同的正式工作。 在招聘平台上放个到手5000一个月的工作,机会有几百个人来抢着面试。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都怕上班
你们可以回忆一下,2008奥运会那一年的时候,你们所在地区的工价大概是多少的?我回忆一个二线城市的工价。
万物皆在涨,唯有工资降。晴天霹雳,再次降薪,最近的心情有点低落,估计离被裁不远了,要随时做好失业的准备了。
今年开始,网上铺天盖地地说:今年形势很难,很严峻。
失业后的出路,远比你想的要多
自己还不信。这降薪的消息,落在自己的身上,才切实体会到这种严峻。
上周末去万胜围,跟好几年没见的大学社团校友,小聚了一下,发现大家都讨论起了今年形势问题:降薪、被裁、创业倒闭、线下门店开不下去、找不到工作……
有些结婚,生了三两个小孩的,直言想要轻松拿出500块钱,也不像之前那样轻松了。
今天刷到一个视频,很多人去面试,好像是工厂“打螺丝”的,门口直接喇叭说:86年以上不用来了,可以走了。
什么是真正的“强将手下无弱兵”?本周和你一起探讨。
工作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
很多业务能力强的人,反而当不好领导。
一个人能不能做领导,这一点很重要
比如,一个优秀员工,被提拔上来后,他带团队做出的业绩,还不如之前他一个人好。
为什么?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业务能力太强,所以只会做自己擅长的事,冲在前面。
假设要建立一套工作流,把重复又麻烦的事,拆分成几个简单步骤,以此节省反复折腾的时间,你会选择什么?
你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流吗
我有个朋友,第一反应是做很多框架出来。什么?要那么多框架干嘛?市面各种AI工具都提供啦,我问道。
他解释说:你不知道我们领导,发散性思维强、还多变;经常突然要一个项目结案报告,一个PPT框架,一份会议提要,我每天汇报他不看,临时性小动作倒不少,不得不提前准备。
请问:你知道Kimi Chat吗?产品出来时,我写过一篇「测评文章」,许多读者阅读后表示用了起来。Kimi Chat不仅能搜索资料,还能处理PDF、doc、xlsx、PPT等格式文件,最大支持100MB,处理上限为20万字。
未来要靠个人影响力和专业能力吃饭了
我注意到,各种讨论中,大家对Kimi有不同反应。
有人觉得不错,称其为国产之光;也有人觉得没有达到预期,处理一些较长的内容、长期坚持一个对话时,会出现幻觉。
春节过完了,上一年的年终奖拿到了。今年还要继续在此处拼搏?还是,该想想跳槽的事情了?
跳,还是不跳?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你一下子有了答案,那么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完全做好了跳槽的准备;如果还没想好,不妨停下脚步认真想一想这些问题,并留在现公司继续学习。
继续阅读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真正带你发财,因为每个人成功的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他把所有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告诉你,你也不一定学得会。
马云1999年成立阿里巴巴,即使他告诉你全部的方法,你现在去搞一个类似的公司,你肯定搞砸。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机遇,导致不同的结果。
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新的巨头取代旧的巨头。淘宝打败ebay,京东打败淘宝,拼多多打败京东,头条打败百度,抖音打败BAT。
如果你只知道模仿,不懂变通,你再怎么学习,再怎么努力,也是走别人的老路,必然会赔得裤衩都不剩。创业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变通之道。
为什么有人喜欢抬杠?为什么有人让人讨厌?为什么有人20年工作还是一个普通员工?为什么有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却工资微薄,没存在感?
因为不懂变通,不懂灵活机动,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喜欢走极端,喜欢苛责的人,很难发大财。连说一句话都想证明比别人强的人,永远只能做底层人物。
如果你辛苦工作10年还是碌碌无为,说明真的需要反思了,不一定是别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哈喽,大家好。还记得我吗?SEO业内的OG:爆老师。我真的有5年没有投稿了,也不知道这篇是否能被老板看上。
01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职场到了35+的心态,我从2005年就开始接触SEO,算是这个行业的OG了,以前我也在松松平台上投过质量不错的稿子。但我从2020年11月我决定离开这个行业,换了一个我当下感兴趣的赛道:视频传媒。
我特别喜欢hiphop文化,在工作中我也时常运用这些嘻哈元素去做内容。记得松松博客5周年庆典时,我也原创了一首《松松的站长路》 送给他,现在看来那时候的作品真的好low,但从中我却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
从2021开始,我陆陆续续创作一些新的原创说唱歌曲,有的说的工作,有的说的是生活,有的说的是游戏。
其实从SEO转到做视频内容,我也算是一个小跨,我的薪资少了2/3,也来到一家小型创业工作上班。在我这个年纪,其实没有28岁时那样的锐利和进取了,并不是说不想,只是人的身体状态,接受能力,生活牵绊,职场兴趣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说这个年纪主要靠“说”和“想”来创造价值。
当下最有力的传播方式就是短视频和直播,松松小哥哥也开始每天直播带货,我真的很佩服你的破圈和坚定的信念。真的,以前松松算是一个羞于镜头,不善言辞的geek。自从他创业后,感觉变了好多好多,他最厉害的是文笔和营销逻辑,总能从他的文案作品中感受到营销技巧感,但不失价值的元素。松松的直播和短视频也是做的非常的自然,而且很现实,最佩服的还是你的坚持力,真的太强了。这点也是为什么松松博客能活下来,并且越做越大。
02
职场一路走来,不能算是成功但也绝对不算失败。我觉得能让自己坚持的只有2点:兴趣 或 责任。
兴趣:
其实薪资绝对不是留住一个人才的必要条件,年龄越大越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哪怕不是那么赚钱,职场不该只是按部就班上班而是要去让自己活得开心。只要自己状态是好的,做什么工作其实都能接近目标或KPI。
责任:
责任也是让一个人坚持的另一个缘由,最简单一个例子就是创业的老板们。或许初期都不怎么赚钱,让他们坚持的就是这份责任,他底下的员工,他们一起煎熬过的过往。很多时候虽然是被推着走的,但只有坚持才能让企业抓住市场漫漫地变好。
数字营销除了那些付费的渠道我们就不聊了,own media 要求一个营销人必须也是一个手艺人,否则当下碎片化且头部截流化的氛围下。你的营销效果很难做到突围,所以有个人特长的且能转化成营销语言或是营销内容的人会很有钱途的,一定要培养自己这个方面的能力。别天天做着反复的事情,不去创新,不去复盘,这样很快到了30岁,你很有可能被后面人取代。
今天我就先聊这么一些吧,我还是有蛮多职场感受想和年轻人分享,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留言,我下次再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