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做个人IP会把粉丝数量当成是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粉丝再多,也撑不起来个人IP品牌
但是现实是或许我们粉丝很多,但是真正知道我们是谁或者信任我们愿意付费的寥寥无几。
为什么?因为粉丝不等于信任。这句话可能听起来残酷,但它一定是我们做IP最现实的门槛。
一、为什么我们害怕讲自己?
前两天在我的社群里,有个伙伴问了一个问题,是说:为什么我写涉及到个人感情的内容,总是觉得不安全,甚至觉得只有伪装自己才算安全?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大多数人在做IP时候的共性问题:或许我们有很多的观众,但是却没有表达自己的信心甚至也没有多少信任自己的粉丝。
我觉得其实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害怕不够专业,觉得只有把自己的专业和脆弱对立起来,我们才能有权威。
但是我现在其实更觉得专业加上温度,比单纯的高冷专业更有影响力。
再一个就是我们害怕降低自己的身段。总担心如果暴露自己的生活细节会被消费或者被瞧不起。
但是真实的分享是什么?我觉得不是贬低我们自己,是我们要能和信任我们的粉丝共情,让受众看到“你也和我一样”。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合格的IP需要做到的。
最后一个就是完美主义心理。之前我在做情感自媒体的时候,也有这种心理,就是:我要给观众呈现最好的,等我足够稳定了、足够成功了再去分享。
结果就是:永远在焦虑、永远没有写出来真实的自己。其实现在想想,有时候适当的暴露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真诚。
二、粉丝的数量,不代表是我们IP品牌的质量
做IP最大的误区就是觉得粉丝数量多才更踏实、才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要问自己的是什么?是这些粉丝为什么关注我们?他是认同我们的价值,还是只是被我们的爆款吸引了?他们了解我们吗?还是只是记住了我们的某一类内容或者某个标题套路?
好多账号都是粉丝量大,但是私域转化差,这说明我们只是吸引了粉丝的注意力,但没有积累信任。
信任一定是我们做IP长期能变现的基础。信任也是我们长期可检验的交付: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次承诺,都要被用户看到。
举个我自己的对比:我做升学规划主播时,很多家长愿意来私域直接来找我咨询,因为他们在我持续的直播中,感受到了我是可靠的这种感觉。
但是反过来,我在做情感自媒体只输出干货不讲自己的时候,虽然粉丝增长,但粉丝并不记住“苏文”是谁,转化效率也没有现在高。
所以我觉得粉丝虽然能给你关注,但是给不了信任。这个信任一定是需要时间和结果去累积的。
三、为什么讲自己,反而能带来信任?
所以现在我在做“苏文”这个IP和品牌的时候,我把我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我发现:真实的故事比干货更有力量。
就比如说我在账号刚开始去写INTJ的内容的时候,很多粉丝在评论区都会说:这种感受我也有。也包括现在很多加上我的粉丝,都会觉得我说到心里去了。
现在的粉丝不缺知识、也不缺干货,缺的是人和人之间有温度的连接。
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发现:自己走过的路是他们正在走的路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觉得我们是懂他们的,这也是信任的开始。
所以我经常说:信任靠的不是技巧,是我们的真诚和思想价值观,还有我们真实的“生命体验”。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作为一个IP才能从被动被记住变为主动被信任。
写在最后:
做IP靠的不是堆粉丝数,是我们能把自己的名字和一种思想价值观绑定。
粉丝数带来的不过是短期的热闹,但是信任带来一定是长期的品牌。
我们只有敢表达真实的自己,敢让别人看见“我们是谁”的时候,粉丝才会转化成信任。
这也是我“苏文”现在在社群里最想做的:帮助更多高认知想做长期IP和品牌的个体,用我们的真诚和思想价值观去建立自己的信任系统。
如果你也想从单纯的数字走到品牌,欢迎来我的社群,我们可以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