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仔细观察过那些看起来不如你,但靠做IP轻松年入百万的人吗?
他们身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这个特质甚至有些反智。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不如你的人,靠做IP轻松年入百万
他们对外界的负面评价不那么敏感,对内容的完美度不那么苛求,对行动的失败也好像不那么畏惧。
这种特质,我称之为商业钝感力。
而你,一个追求完美的聪明人,恰恰是因为过度敏感,而寸步难行。
你的收入,取决于你的钝感力
什么是商业钝感力?
它不是迟钝,更不是愚蠢。
它是一种刻意忽略噪音、聚焦核心商业目标的强大心理能力。是一种为了最终结果,可以容忍不完美、容忍负评、容忍试错的战略性粗糙。
具体来说,它体现在三个维度。
第一,是对负面评价的钝感。
他们不在乎几句割韭菜或者水平不行的评论,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服务谁,以及自己为这群人创造了什么价值。
而你,可能会因为一条负评,内耗三天,反复怀疑自己。
第二,是对内容完美的钝感。
他们信奉完成比完美重要,60分的内容就敢发出去抢占市场的注意力。然后在用户的反馈中,快速迭代到80分。
而你,为了心中那个虚幻的100分,文章永远停留在草稿箱。
第三,是对即时反馈的钝感。
他们能忍受一两个月的数据平平,持续做那些正确但短期无效的事,比如引流私域。
而你,发三篇内容没看到爆款,就觉得这条路走不通,然后迅速放弃。
狮子不会因为听到犬吠而回头。你的精力,是你最宝贵的资产,不要把它浪费在不产生任何商业价值的感觉上。
过度敏感是如何毁掉你的。
我们再反过来看,过度敏感又是如何一步步让你陷入困境的。
这根本不是性格问题,这是一个商业模式问题。
首先,是认知瘫痪。
你想得太多了。总想在行动之前,就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能规避所有风险的完美方案。
结果就是,你永远也找不到,于是永远无法开始第一步。
在你反复推演的时候,别人已经完成了试错。
其次,是情绪内耗。
你把大量的心理能量,都浪费在了那些无法产生价值的事情上。
比如,担心别人怎么看你、反复琢磨怎么回复一条负面评论、以及无休止的自我怀疑。
这些情绪,像一个黑洞,吸干了你本该用在营销、产品和成交上的所有精力。
最后,是机会错失。
市场机会,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在你瞻前顾后,反复权衡利弊的时候,那些拥有钝感力的同行,已经行动了5次,迭代了3个版本,吃掉了市场上大部分的红利。
你追求的万无一失,代价就是永远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