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专注获客的新媒体运营,其实我并不追求没转化的泛流量。
今天分享一个流量不高,但是变现效率极高的短视频结构,因为这个结构同时满足了筛选、吸引和转化这三个目的,觉得有用请点赞支持。

流量小但是变现强的获客短视频,应该怎么做
我先说筛选,筛选什么?就是筛选掉那些不能变现的流量,保留下来那些可以变现的流量,不能变现的流量会让你的模型跑歪。
有段时间我让合作的心理学IP去聊两性关系,聊明星八卦,的确条条视频破万赞,但是几乎没有后续做心理咨询的单子,这就是没法变现的泛流量。
那我们用什么去筛选精准流量?反复捶打用户的痒点。
就是他现在有什么样的问题,业务上面临什么样的困惑,他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你短视频的第一句话,直接把用户的痒点讲出来。
举个例子啊,比如说流量不高怎么办?这句话就是为了帮你筛选到那些不做短视频的人。
当我们筛选到正确的流量之后,我们要去吸引他,我们用什么去吸引他?就是用你的观点。
但是你的观点一定是反常识的,你的观点应该给用户一种,原来我之前学的东西都是白学了,原来我之前都白做了,原来我之前都白活了的反差感。
为什么一定要用独特的观点?因为用户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之前一定找了很多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说的观点跟别人说的一样,那你的观点大概率也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比如说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流量小但是变现强的短视频,要怎么做?其实就是写给有后端业务的自媒体人看的。
很多博主在教应该怎么样去做流量,怎么做爆款,但我并不觉得泛流量值钱。
那我的观点就可以说,短视频的流量做不起来,你恰恰关注的不应该是流量问题,而是你的变现问题,这就是一个非常反常识的观点。
怎么找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观点?像豆包这种AI工具,直接去问就可以了。
比如说你告诉大家我想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给我一些反常识的观点,但是前提一定是这个观点它有理有据。
接下来你就要论证你的观点,对吧?用归纳法也好,演绎法也好,或者举例子也好,或者说讲你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好,这个就考验你自己的发挥,或者说你找知识找材料的这样一个能力。
观点是用来干嘛的,观点是用来吸引用户的,让用户保持好奇心,想往下去等待你的解决方案。
这也就是什么,你需要在短视频里给他爽点。
当我们进入到第三步给他爽点的时候,这个部分我们要给的就是干货,是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我短视频流量做不起来,你应该更关注你的变现,先审视自己的商业系统有没有问题,再看短视频的用户画像(受众)有没有跑偏。
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的话,流量小没有关系,只要你持续去做下去就可以了,这就是一个解决方案。
到这还不够,我可能需要再给他提供一个SOP,也就是标准作业流程。我告诉你,你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么走完之后,你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叫爽点。
你可以发现整个过程是什么?就是他有了一个需求,最终你能解决掉他的需求。当一个有需求的人遇到一个能解决他需求的人的时候,你就可以收钱了。
包括我之前发的短视频,其实都是在聊,我是怎么接代运营,做拍摄剪辑,做线下成交的,穿插工作场景,信任我的同城客户自然会买单。
我依然觉得这套短视频结构【开头反常识观点-中间案例佐证-结尾解决方案】,是屡试不爽的精准获客打法。
能看完视频的人,不一定会点关注,但他肯定会私信问我怎么做的。
所以我的自媒体粉丝不多,全平台就就几万粉,但是月收入也可以三四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