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商业闭环”才是验证价值、持续创作、掌握主动权的唯一标准?

没有商业闭环能力的个人IP,迟早被淘汰
在秃头老王我看来,做IP是为了商业变现,而不是纯粹的内容输出。
一个没有商业闭环能力的IP,无论账号的内容质量多高、粉丝粘性多强,从商业角度看,价值几乎为零。
普通人对自媒体价值的定义存在误解,认为内容好、引发共鸣、提供信息就完成了价值创造。
但商业世界中,价值创造与价值转化是独立环节,缺乏变现机制的价值创造,对事业无效。
商业闭环的三大关键作用
价值主张的最终验证:用户的点赞、评论、感谢,这些有用,但是廉价,因为用户的行为成本极低,也就是一两秒动动手指头的事儿。
只有当免费关注者转变为付费客户,才真正验证价值主张击中痛点,没有付费转化的信任,这些粉丝真的值钱吗?我持怀疑态度。
可持续创作的根本保证:靠热情驱动的IP能量供给不稳定,很容易因为数据波动、负面评价中断;
而拥有健康商业闭环的IP,每次价值交付,能换来现金流正向回馈,覆盖运营成本,并提供市场正反馈。
只有健康商业模式,是IP长期主义的可靠物质基础。这也是我接IP孵化和自媒体陪跑前,都会反复和对方确认他的商业模式和变现形式,高效沟通不浪费时间。
赋予市场主动权:没有商业闭环的IP,只能承接商业广告,这种靠平台商单打赏的本质就是看天吃饭。
作为流量分发渠道,商务PR是有资格挑选那些报价更低、返佣更高的自媒体博主的,这会让人处于被挑选、被估价的被动地位;
而拥有商业闭环的IP,他本身就具备自有产品和付费客户,甚至在线下也有独立商业实体,所以做线上宣传可平等合作,而非依附资源方。
商业闭环不仅是验证价值的唯一标准,更是保障可持续创作、掌握市场主动权的核心能力,解决个人IP从生存到发展的所有核心问题。
所以要像经营者一样思考商业闭环,严肃问自己:我的流量环节是什么?我的信任沉淀环节在哪里?我的核心交付物是什么?我的交易完成环节如何设计?
只有清晰画出自己的商业流程图时,个人IP才算从爱好变成事业。
以我自己的IP为例,商业变现方式分两大块,成都本土的商业拍摄,比如婚礼跟拍、活动摄影等等,这种客单价高、回款快,一个月十单也能让我过得滋润。
另一块是和新媒体运营相关的业务。这是基于我之前多年的新媒体从业经验,再拆分为单个业务拿去售卖,比如小红书解封、个人IP打造、运营获客业务咨询等等。
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能提供什么产品让客户愿意为你买单,你的IP商业变现路径就顺了,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