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建议写公众号,不要做流量主,要做个人IP,现在工作环境不景气,身边好多人开始寻求副业,看看互联网上能不能搞点钱。

写公众号,不要做流量主,要做个人IP
公众号写作就是炒得很热的赛道,教公众号写作博主,靠写作年入7位数的噱头,引无数新人涌入这一行。
新人来做公众号,是奔着做流量主收益,只要攒够500个粉丝,就可以开通流量主权限。文中插入广告,读者点击,作者就有收益。
有的写作博主随便甩两张日入过千的流量主收益图出来,把我都整激动了,似乎是个好赛道。
可是,真相并非如此。
我调研几天后,发现流量主每日收益过百不容易,过千更难。放个简单公式,收益=流量(万)x单价(元/万)
首先,流量主收益单价变低了。一篇10w+阅读的爆文,放以前轻松赚大几千,现在就只有个几百块到一千多不等,单价跟赛道有关,那种泛泛追热点的爆文,收益只能更低。
其次,爆流量的机制会变。爆10w+不容易,加上一个热点选题生命周期很短,先来吃肉,后来喝汤,再后面追的,只能阅读数惨淡。
我上上篇用的10w+文章标题,感受一下,那些10w+文章标题每天有多少人在写。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的既视感出来了。
写作新人,稳定输出尚且很难,写爆文爆金币,短期内不可能。多少人每天追热点,找容易爆的选题,跟着别人洗稿,或者用Ai写作,搞得筋疲力尽。后台阅读数,却一点波动都没有,写个3~5篇,磨灭了动力,结局是停更。
我认为,追热点,不如做个人IP,找一个垂直领域,每天不停的怼文,出爆文只是时间问题,这样积累的粉丝质量也更高。
第一,每天抄热点真的很累。
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也不是热爱的点,更没有大量经历和感触。肚子里是空的,就写不出真情实感。
空洞的文字没有吸引力。归根结底做的不是自己擅长的,也不是喜欢的,只是迎合了市场需求,不是自己喜欢的事,能做好的概率也不大。
第二,抄来抄去没有任何积淀。
追热点不是一件长久有复利的事,研究平台的爆款规则,这段时间研究通了,过段时间推流规则又改了。
哪怕不改推流规则,写相同的内容,它也有生命周期,可能只能活两周到三周。爆款选题,大家都看它在起流量,就会来抄,写的人一多,分到每个账号上的流量就会变少。
第三,追热点让平台打不准用户标签。
每天更改主题内容,平台不清楚作者到底要写什么内容,最后他不知道该推给谁看,用户标签就会混乱。
人群不精准,接下来文章的阅读量、完读率、点赞率这些数据就做不起来,最后账号就会掉出流量池。
第四,写垂直类目是有复利的事。
选好类目后,输出的每篇文章,都变成你的数字资产,成为你的产品集,它们会替你说话。
哪怕有一天获取不到流量了,只要你有忠实粉丝,可以推出产品,比如推出写作陪伴营或认知提升课,或者是微习惯训练营,读者都会愿意参加。他们是你的铁杆粉丝,而不是那些像风一样抓不住的流量。
第五,做个人IP和做爆款不冲突。
也有朋友说,不追热点没流量啊,我写自己的经历,写真情实感,做很久,阅读还是个位数,没有任何反馈。
做爆款和做个人IP可以组合在一起吗?当然可以。举个例子,我写关于如何写作,可以借用写作类目下阅读量好的选题,直接用他的爆款标题,所以做垂直领域和做爆款并无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