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怎么才有阅读量?我做公众号快2个月了。时间不长,但几乎每一天,我都会刻意观察、分析和学习。
我前前后后看了40多个同类账号,搜集研究了140多篇爆文,越来越发现,那些能频繁写出公众号阅读量10w+文章或能快速变现的公众号,都在重复做这4件事。

做公众号怎么才有阅读量?就是不断重复这4件事
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通过重复实践,不到两个月,收获了2000+读者,跑通变现闭环。
这4件事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你如果能看完并尝试做一遍,也定会拿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01、定位是根,内容是叶,别搞反了
做公众号第一步,不是上来就写,而是先定。
定位是你内容的灯塔。
没它,你发什么都是随波逐流。
今天写职场,明天写情感,后天又跑去写影视,读者懵,平台更懵——它都不知道该把你推荐给谁。
要知道,定位不是“我想写什么”,而是“我能为谁提供什么价值”。
如何定位?
1、锁定初步方向。
把自己摊开看,列出你擅长的、你热爱的、你能提供的,三圈交汇处,就是你的初步定位。
2、实战校正定位。
做账号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测试定位赛道的竞争情况、读者需求、内容及用户数据、长期可行性,来优化校正,避免自嗨。
3、一句话让用户记住你。
可以借用公式“差异化标签+提供什么”写一句话,让用户记住你。比如,5年互联网大厂HR,分享真实职场案例,教你避开职场坑、拿高薪offer。
定位清晰的人,写得越多,账号越容易沉淀出“标签效应”。
别人一提起你,就会自动联想到某个关键词,这就是个人 IP 的力量。
账号的成长,本质上就是“被记住”的过程。
你写得杂,别人永远记不住你;你写得准,读者才会在关键时刻想起你。
02、爆款选题+极致利他,打通流量任督二脉
只要你做公众号是为了打造个人 IP、变现搞钱,那就绕不开“爆款选题”。
怎么找爆款选题?
微信搜一搜、看一看、新榜、即时热点……都是很好的渠道。点公众号10w+爆文藏在哪?分享5个最容易的寻找方法(新手必看)复习找爆款选题方法。
但,选题只是敲门砖,真正让人停留、关注、信任的,是内容是否“利他”。
什么是真正的利他?就是把你的经验变成别人的参考答案。
比如,“我用这个方法,稿费从0涨到1000”、“你要的写作模板,我整理好了,直接拿去用”。
读者不关心你写得多辛苦,他们只关心:看完对我有没有帮助。
总结来说,爆款选题决定了打开率,极致利他决定了转发和关注。
两者叠加,才是流量的密码。
03、固定节奏+持续输出:养成习惯,锁定“常读”
新手在公众号运营初期,最容易垮在这一步——数据差、没反馈,像是在唱独角戏,根本没有动力写下去。
但真相是:没有持续,前面两点全白费!
如果你连这点低谷都熬不过,怎么可能迎来春天?
所以,一定要坚持写。持续出现,才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这里有2个重点:
第一,更新频率要固定。
不管你是日更、三更、周更,都要稳定。
系统才会把你识别成“活跃账号”,读者也会慢慢养成期待。
千万别今天想起来就更一篇,太忙了一下又消失二十多天。
换做是你,这样的账号你会关注吗?
尤其,现在微信的公众号推送机制改了,星标作用微乎其微。
真正能让你的文章出现在读者眼前的逻辑是——只要读者经常看你,就会被优先推送。
所以,你必须让自己保持“存在感”!
第二、更新时间要固定。
不同赛道有不同的黄金时段。
比如,职场类是早晚通勤时间,娱乐类是中午或晚间,情感类更适合睡前。
你可以先跟随行业惯例尝试,再通过数据反馈不断调整。
只要找到“最适合你”的时间点,雷打不动地坚持,你的读者就会在那个时间段自动想起你。
04、复盘迭代:甩开90%同路人的最后一步
数据是最好的老师,它不说谎,也不客气。
你要关注的不仅是阅读量,更是点赞、转发、推荐、收藏、完读率——这些才是内容好坏的真实指标。
我自己的习惯是:
每天看单篇数据:赞转评数据如何?完读率多少?
每周做一次复盘:哪篇爆了?为什么爆?是标题?钩子?还是内容戳中痛点?
每月做一次总结:读者更喜欢哪个方向的内容?下月内容方向和比例怎么安排?
这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写→看数据→调整→再写→再优化。
千万不要凭感觉瞎猜,要用数据指导优化,用复盘驱动迭代。
这一步,是笨功夫,也是真捷径。
写在最后
说实话,这4件事,单独拎出来看都不难。
难的是什么?是持续地做、反复地做、心无旁骛地做。
(1)定位,让你不迷路;
(2)爆款+利他,让你能被看见;
(3)持续输出,让你有存在感;
(4)复盘迭代,让你越来越对路。
很多人总在找“更快的方法”,却不愿意把基本的事情一遍遍做好。
可真相往往是:流量,就藏在这些看似笨拙的重复里。
你不需要什么都懂才开始,但你需要开始了才能什么都懂。
挑一件你最认可的事,就从今天开始做起来。
因为运气会眷顾努力的人,但平台会奖励那些长期活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