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午小编

新公众号想要快速吸粉10000?涨粉公式

作为新媒体运营人员,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冷启动阶段,一定要力争最大化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新公众号想要快速吸粉10000?有什么方法
新公众号想要快速吸粉10000?有什么方法

在工作中,运营新人可能会遇到这么个情况:“刚接手一个新的公众号,老板说这个月要涨粉1万!”虽然内心是拒绝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思考如何实现目标?

我们先别慌,我们先思考达到这些目标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每块资源能完成才能多少?加起来算算能不能完成!下面我来列一列一般企业都有的资源来帮助大家达成目标!

一、官网

1)官网页面。

官网几乎是每个企业的标配,这些运营人员都可以利用起来,可以在网站底部或者右侧放置二维码,引导关注公众号。如果官网访问量大的话,每天涨粉的数量也是可观的!

2)扫码登录。

很多官网将关注服务号作为登录的入口,用户必须微信扫码才可以登陆访问,比如新榜、西瓜数据,基本新用户都先关注了服务号,很棒的一种引导关注的做法。

3)报名成功页。

还有很多装修、教育类网站是以报名为主,但报名成功页都没好好利用起来,结果导致资源白白浪费,这块也是你涨粉的好渠道,这部分人群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和信任度都很高,关注几率更大。

引导关注不要只写一句:扫码关注官网微信,因为这样的效果很差,最好是以奖励的形式、或者可以体验新功能等来引导关注!

涨粉公式:假如官网1个月有10w访问量,假设关注转化率在2%,那就有了2000的粉丝量!

二、公司员工

虽然很多人鄙视“强制要求员工转载公司内容至自己的朋友圈”,但作为运营人员你要知道,在微信公众号冷启动阶段,这是你能利用的、也是最好的资源。你可以和领导申请,和工作相关的微信号必须转发,个人工作号提倡转发,同时要想办法提高转发的人数,比如转发几次可以获得小礼品,公司员工可以参与集赞送公司的周边,很多员工还是愿意参加的!

对于这块资源,希望运营人员还是要重视起来,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做好的:

1)转发时间。

翻看朋友圈的高峰时间一般为:早上7点-8点,中午12点-13点,晚上8点-9点;那到底选择哪个时间段呢?当然你都可以试一试,看看效果。本人的建议:当时是在员工上班期间转发,每天第一条效果最好,当然是12点或13点,记得错开午饭时间!

2)转发条数。

有人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其实并不尽然!我做过测试。每天的第一条转发效果最好,条数多的话员工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3)转发内容。

内容类型包括文章、海报、视频。可以明显告诉你一点:海报的效果明显好于文章链接。有些很好的文章,你可以采用做成海报,关注回复关键字查看详细内容。如果是送福利类的内容,要搭配奖品图、二维码,转发文案配上限时限量,领取步骤或者入口,方便用户快速操作。

涨粉公式:假如公司有员工300名,每人可以带来3名粉丝,算上他本人,应该有1200名粉丝量。

三、微信矩阵号

如果公司有微信矩阵号,那你就可以申请资源了,这种导粉效率是最高的!自己的号每天也可以这么操作。

1)活动文。

以图文的形式为其他公众号导流,导流的效果与活动文的标题、内容、关注激励有关。标题可参考10w+的文章,看到竞品好的标题也可以留着备用;内容肯定与打开文章人群越相关越好,比如目标是7-15岁学生,那内容就要与小学生有关;引导关注的二维码越早出现越好,顶部、中部、底部可以多次出现,便于用户直接关注;

2)底部贴图引导。

很多大号阅读量很好,底部尾贴引流的效果也不错!尾贴不要超过一屏;内容上最好可以文章主题相关;可以突出限时限量,增加紧迫感;文案引导点击或者长按识别;图片设计最好明亮突出。

3)菜单栏和关键词。

菜单栏和关键词一样,都可以引流到别的公号,之前非常火爆的锦鲤活动,很多人采用关键词回复,引导关注小号参与来避免风险。

涨粉公式:按照矩阵号10w粉丝,每周一次活动文可涨500粉;一个月可以涨粉2000;如果没有矩阵号那就自己发文,利用这种方式,每天涨粉30-50的话,每月可涨900-1500粉丝!

四、外推渠道

有预算的童鞋还是可以考虑投放其他公众号,重点要关注账号的属性,找目标群体相关的账号;询问粉丝量、翻看以往的发文记录和阅读情况,避评估性价比;推荐可以找一些质量不错的个人号;直接找号主比通过媒介价格要低很多。

涨粉公式:外推根据你找的账号粉丝量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有预算的可能一次就能涨粉近万,预算少的也能涨粉过千,我们就按照2000来算吧!

五、账号互推

新媒体人经常会做的就是找一些粉丝基数差不多的账号进行互推,以此来达到互相涨粉的目的!可以找多个账号一起互推,自己的账号最好能排在前面,涨粉效果才明显。

涨粉公式:互推的涨粉效果目前应该会差很多,如果是新号的话还很难找到互推资源,新号的话就考虑拿其他资源置换吧,保守估计500粉丝量吧。

六、线下物料

如果你们公司有自己的产品、物料、包装等等,都可以在这些地方加上企业的二维码作为曝光,然后引导关注。线下活动还可以利用微信进行签到,简单方便还可以带关注;然后线下关注文案要带有引导性,比如关注送XX元券、关注可以免费咨询、关注就送小礼品等等。

涨粉公式:假如一次活动200人参与,关注签到就涨了200粉丝;然后设置转发集赞活动,让用户去转发,引导第二波用户关注,一个月4场活动怎么也有1000粉丝量啦。

七、其他资源

有些企业是有大量用户的手机号,但一直闲置没有利用起来,就可以利用短信去引导关注公众号,或者在客服话术里添加引导新用户关注,还有些企业有APP,可以在banner曝光,让用户去微信端参与活动等等。

涨粉公式:假如每通电话都引导用户关注,即使每天100人接通,20%转化率,每月也有600粉丝。APP做个活动,10w曝光量,1%的参与度也有1000的量。

八、最后

①总量:将上面的资源能带来的粉丝量全部加起来,就差不多是你一个月可以完成的量!

②转化率:第一次做资源盘点可能没经验,转化率只能参考以往经验或者预估一个值,等真正实施后就能拿到基础数据!记住这个数据是可以突破的!

③评估目标:如果你把你能利用所有的资源都盘算下,结果发现还是和目标相差甚远,就可以考虑和老板讨论下“目标”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制定合理的指标。

企业营销型网站如何制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营销型网站建设,希望借此能够提升企业在互联网的营销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用户,为企业实现更多盈利和发展。虽然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想法的企业却是非常少,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网站当中的许多问题被忽略,导致了网站的质量下降,效果变差。

因此,企业只有在制作营销型网站时注意并规避以下问题,才能使网站的效果更佳,盈利更多。

企业营销型网站如何制作
企业营销型网站如何制作

制作之前必须做好定位

企业不管是做什么类型的网站,事先都应该对其做好准确的定位,毕竟网站的定位不同的话,那么他所起到的效果就不同,其设计和功能也会不同,并且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有会有所区别,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不尽相同。

如果网站没有做好定位的话,就会导致网站失去目标和核心,而这样的网站也就会失去功效,自然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效果了。所以,做好网站定位,才能让网站的目标更加集中,效果更加突出。

网站设计突出独特个性

当下制作网站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这些企业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和功能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此同质化的网站也就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网站若要从中取胜的话,如果单单仅凭其内容和功能的话,已经是完全没有优势可言了。

若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就只有企业在网站当中不断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和独特的一面,让用户体会到网站与众不同的一面,这样用户就会被这个网站深深吸引住。

网站的结构布局要合理

众所周知,网站的用户体验对于网站的最终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网站的结构布局又是用户体验当中重要的部分,因此,网站的结构布局好坏与网站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网站结构布局合理的话,不仅可以方便用户在浏览时能够更方便快捷的浏览内容,从而更好的解决用户需求,获得用户认可,增加网站的成交率,还可以提升搜索引擎对网站的友好度,使网站关键词排名提高,增加网站的用户流量。

考虑好后期的运营推广

网站想要获取更多用户,实现更多成交和盈利的话,就必须要在上线之后进行运营和推广。但如果想要后期的运营推广效果更好的话,在网站制作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以符合运营推广标准的条件去制作网站,比如网站的页面基础优化,代码和页面的简洁,页面关键词的添加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建站过程中就要做好的,做好这些之后,网站才能具有更优的质量和更高的起点,后续做起运营推广来,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制作营销型网站并非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但想要做好营销型网站,也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说制作本身并不具备难度,但是其中的许多细枝末节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这些细节一旦被忽视,就会导致网站的整体质量下降,用户体验下降,最终导致网站的营销效果下降。

所以说,做营销型网站容易,但要做好很难,而企业想要网站能有更好的效果,又不得不去注意并做好这些问题。

企业网站制作与推广重要吗

企业网站建设现在是互联网上盈利不可缺少的,即使你不打算在网上销售,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网站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目前的互联网热潮,每个企业都应该至少有一个网站。因为这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有效的和经济的商业渠道。它目前符合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和习惯,并且这些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以低成本和便利性(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为产品/企业进行网站推广。此外,通过互联网(通过网站)的业务还扩大了寻找客户,合作伙伴的机会,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

企业网站制作与推广重要吗
企业网站制作与推广重要吗

网站制作推广有多重要?

如果没有网站,如何为客户提供有关公司的信息,关于产品快速,最方便?如今,客户没有时间等待公司发送小册子或传真,因为不仅产品图像不能清晰显示,而且还显示出不专业,不太现代的企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销售形式的热潮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互联网服务业务。他们问各种问题,并想知道与常规服务业务有什么不同,需要做些什么。尽管大部分销售技巧和客户关注与产品和服务业务都是一致的,但在处理服务时,您总会遇到明显的挑战。 。

网站建设的好处

· 提供快速,更新的信息以服务于客户。

· 提供的信息量不限于广播。

· 在全球市场上推广。

· 这些信息总是可以在网站上找到,并且可以随时查看,便于搜索。

· 节省广告成本(建设和维护网站的成本比收音机上的广告成本便宜得多,内容不受限制)。

· 信息易于更改,无需重新打印为小册子,目录,名片……

· 与客户互动(支持,咨询,订购…)。

· 节省空间(电子超市),人员(员工服务)。

· 提高业务的专业性。

· 缩短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距离(通过专业设计的网站,业务规模的边界几乎消失)。

哪些因素需要设计网站?

网站设计的作用对于促进销售和提高品牌覆盖率非常重要,然而,许多商店和企业在进行网站设计时仍然想知道网站设计需要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准备网站在因特网上有效工作的条件。

除了您选择的专业网页设计公司之外,创建网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域名和主机。

首先,您必须选择一个 与您的要求和业务活动相匹配的域名,并且域名必须是唯一且未注册的。选择一个短暂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域名,可以快速记住,并应与您的业务或品牌业务相关联。

除了域名托管是网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域名被视为家庭住址,则网站托管是房屋建造的土地。如果土地好,那么新房子可以托管的是在网站设计完成之后将整个网站的源代码和数据存储在互联网上的空间,如果没有托管网站就无法工作。

以合理的成本,你可以完全拥有你自己的网站。请记住,该网站是您的商业声音。确保你正确地关注它!

公司网络推广有哪些方法

当前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在互联网攫取一杯羹的必由之路,不搞是死路一条,那么搞,怎么搞?又成为一个摆在企业家面前的难题?很多企业在网上投了百度竞价,投了58同城,投了新媒体等广告,投了淘宝直通车,也不见得就赚了多少?很多钱都是打了水漂。互联网推广就是一个烧钱的主,玩不了就别玩,不玩是死,玩不好也是死!

公司网络推广有哪些方法
公司网络推广有哪些方法

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推广经验给中小企业推广的一些建议,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

1.不要试图去找风口,你玩不起!

很多企业家都是去听什么成功学,什么抓住风口,总是找最新的一些技术或者推广手段,如果不是行家,那么这个肯定是死。没有强大资金及资源背景支持,中小企业只能望洋兴叹,那不是你的菜,就不要去摘了。嘉创网络观点:掌握大趋势,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啥都强,不要总想着去抢风口,中小企业玩不起。是不是都被雷军的话语给影响了呢?(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2.产品服务第一,推广第二!

网络营销推广,其实也没有很多网络公司说的那么神秘?网络营销推广的前提,是你的产品ok,你的服务ok,在这个前提下你再开展一系列的推广,包装,营销活动,品牌营销策划等!很多企业都是本末倒置,看不清,以为我就是大把的去互联网推广,大把的去投放广告就行,那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没有最好,只有适合的推广方式

互联网推广马上见效果,有些推广方式见效慢,有些推广方式见效快!比如嘉创网络做seo,自然排名推广,这个如果关键词做上去以后就相对比较稳定,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后期花费相对较小!而百度竞价排名出钱就可以有排名,花费较大,适合比较暴力的产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ROI(投入产出比),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4.只有自己才最了解产品。尽量不要外包!

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对产品的反映,不断的解决客户问题,提升产品品质!全方位倾听客户的声音,不要试图去满足所有的!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不断完美产品的人!互联网推广不要外包,只做技术外包。运营还得自己搞!

5.原创文章是提升网站权重和宣传企业的最佳手段之一!

百度等搜索引擎,对原创的重视越来越重要。原创对提升网站权重意义重大!小编就曾经连续原创过一个多月,就把一个网站的权重提升到4,可见原创的重要性。故事性和技术性的文章,价值较大,所以不断的会有人去看,去传播,对宣传公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创是提升网站权重,推广企业品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6.全员营销,全员推广。

很多企业管理比较死,你做文员的就是做文员的,做设计就是做设计的!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有“营销意识”,都有“服务意识”,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参与营销活动,为客户服务,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比如小编原来的公司,可以说都是全员营销,不管你是什么岗位,如果有业务来往,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成!前提的非业务人员都必须是在完成本职公司的前提下;深圳有一家培训企业,做的是风生水起,原因就是企业领导很开放,就是以结果为目的,发动所有人做业绩。

不管是用哪种推广手段!甚至于企业有员工自己搭建了企业宣传网站,而且排名还在公司排名的前面。如果放在当下估计很多企业都是不允许的!而这家企业就是这样很开放,所以互联网上到处成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业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全员营销可能会让企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人为企业,企业好了,员工才能好!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全员营销是趋势!

7.网络推广是个持续的过程。

网络推广和建设企业品牌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天都要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做一点点,seo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你一做就有效果,这个就是考验企业的耐性!包括投放广告,百度竞价也一样,必须持续投放看待,不能今天都了效果就不投了!阿里巴巴店铺推广也是一样,投入必须是持续的!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分的一杯羹!

8.利用新媒体和多种推广手段推广。

传统的博客,分类信息,B2B,视频,SNS,团购,淘宝,微博等等都可以当前今日头条、网络直播等一系列的新平台和推广手段都要去尝试。通过不同的推广方式推广,更大的延伸推广范围和推广广度!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挑选适合自己企业的最佳手段重点推广,其他推广手段为辅。

9.网络推广不是万能的,快速建立自己的“鱼塘”

做好顶层设计,不要盲目跟风,不迷信网络推广,网络推广不是万能的,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里,线上容易成交还是线下容易成交!线上就要找到自己和用户发生关系,不管是用公众号还是社区,总之让你处在用户的视野当中。线下发展自己的客户“鱼塘”,不管是同什么手段得到的客户,一定记得服务好这些客户,多组织相关活动,和老客户建立联系。老客户才是新客户最好的宣传员。线上、线下客户资料的管理维护,是企业能否有业绩的基石和命脉!

10.交流学习,掌握最新网络推广手法

学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法则,不管你是谁,现在是什么样子,通过学习都可以胜出同行。自己摸索的时间成本太高,可以去建立圈子,像同行和不同行的人员交流推广手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交流才能看清自己手法是否高明,愚笨的人都是闭门造车的人!这一条适合所有行业和所有事情!

好了,说了这些,关键还是看自己如何在实际当中去执行!行动大于一切!成功就在眼前!加油!

2023年,小红书平台十大运营趋势

写写2023年的小红书平台的重要运营趋势,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点启发。

2023年,小红书平台十大运营趋势
2023年,小红书平台十大运营趋势

在我有记忆以来,总觉得2022年是过的最快的一年,原因可能是我这一年大小事不断,比较忙碌,也可能是因为疫情封控多次,导致记忆节点比较简单。但无论如何,2022年底终于结束了疫情,2023年看起来一片光明。

同样,2022年,小红书平台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调整了薯条的定义,改了蒲公英博主准入门槛,新出了聚光平台,实行了新的蒲公英健康分,品牌违规分等运营机制,让小红书变得更加完善了,商业模式也越发的清晰,同时,小红书的用户规模也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以用户增长率来看,小红书居于几家社交平台的前列,如果前几年小红书还算是蓄力阶段,那么23年,应该称得上放大招了。

2022年开年时,我写了一篇2022年小红书十大运营趋势的文章,其中多项预测都算是比较准确的,文章发布之后,很多朋友也向我反馈非常有意义,能辅助他们做好公司方向的决策。

所以,现在2023年开年,我想再做一次相同的事情,写写2023年的小红书平台的重要运营趋势,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点启发。

1 内容迭代加速,博主生命周期缩短

透露一个我自己的行业观察,我发现,现在处于活跃阶段的小红书博主大多数是从2021和2022年才开始运营的,这说明什么呢?我觉得能说明两点。

第一是小红书平台对新人友好,毕竟对新人不友好,不分配流量,就不会有新人的脱颖而出,当然了,这个友好不只是流量友好,还有收益友好,空有流量没有收益,也无法吸引新人博主坚持。

第二是说明小红书博主生命周期开始缩短了,前些年的小红书更像一个小众的社区产品,里面活跃的都是熟人,每天看看这些老朋友做什么,去哪玩,用什么产品,这些老博主像酒一样,越久越香。

但小红书对商业追求以及产品形态的调整后,现在的小红书完全是大众的社交平台,不是小圈子了,用户量很大,流动也很快,内容需求量也自然变得更大,这些用户不是延续原有用户的喜好和情怀来围观老博主的,而是全新的,基于当下的需求和喜好,来寻找新的内容匹配自身需求的,根本不care你老不老,玩了多少年,自然的就加速了内容的迭代速度;

举个例子,比如以前做出一种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脚本,可以用半年一年,现在最多三个月就得换,不然其他博主会模仿,而且用户也觉得枯燥,觉得没意思,继续用也渐渐的没流量了,逼得不得不换。

老博主们,能跟得上这种内容迭代节奏的,继续拿捏的住当下用户喜好的,就可以继续做博主;跟不上的,也很正常,自然就得离开,所以博主的生命周期也就被缩短了。举个例子,假设以前的小红书博主一旦知名后可以干2-3年,那么现在干1年,就有可能结束了。

我相信很多同学可能没理解生命周期缩短的这个意思,我再多解释几句,生命周期的意思是,一个博主从开始做博主到结束做博主的时间周期。

至于结束做博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做博主内容做不下去了或者不想干了再或者干的太好,干别的去了,都算是,但绝大多数不继续坚持下去做博主的原因还是无法跟上平台上内容迭代速度,被打败了,抓不到当下用户的喜好,被迫不干了。

就像明星一样,几十年前电视作为核心媒体时的明星,一旦火了,能火很多年,但现在互联网作为核心媒体了,恨不得今天火了,明天就凉了,第三天谁还能记住这个人?一个道理。

这个趋势,我相信一些在小红书做了两三年博主的人最有发言权,比如看看身边的一些博主,是不是大比例的都不做了?或者看看现在跟你一起在玩的博主,是不是都是这两年起来的多?

我相信答案都是“YES”,根据我的观察,2022年下半年,是博主生命周期缩短速度最快的一段时间,你可以闭眼想想是不是有这个感觉。

大家看完,是不是觉得小红书有点残酷?居然有这么大的竞争?压力这么大?

但是别着急感叹,因为任何一个视频平台,这种事情都是一种必然,没有才是不正常的。

而且即便如此,小红书博主的生命周期也比抖音长的多,内容迭代速度慢的多,因为抖音用户量更大,基于视频流的浏览形式也比小红书双屏浏览的内容需求量更大,所以抖音的残酷,比小红书更甚。

但这是不是说明抖音的博主来做小红书就是降维打击?轻松干掉小红书博主独占鳌头?答案并不是,我观察了多个在抖音火热的汽车行业博主在小红书的运营情况,基本都不温不火,与抖音的情况大相径庭(我同时还观察了多个类目,不止汽车,情况相同),这也说明抖音和小红书的人群喜好,内容模式一致性非常低,抖音的博主来小红书运营的好,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并不低,根本不是把内容搬过来就能降维打击。(娱乐,综艺,宠物类除外)

所以我预测,2023年的小红书的内容迭代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博主的生命周期也会进一步的缩短,但由于疫情结束,增涨力逐渐恢复,这种速度不会很快,至少不会超过2022年的下半年的速度。

所以作为博主倒是不需要有什么担心,只是在做博主时,就要做好这样的心理预期,别火了几个月之后,流量下降了,就夜夜睡不着,总觉得自己是被平台针对了,这时候不妨当成一个提醒,说明自己该好好的彻底调整一次内容了。

2 博主变现更加丰富

作为博主,在小红书分享内容是其一,获取收益是其二,所以变现是博主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的话题。

曾经的小红书博主收益只能靠接广告,而且规则并不清晰,但现在情况已经有大大的不同,我从两方面给大家讲讲。

1)博主变现商业模式

小红书博主变现的商业模式是很明显的在变多的,就像我前文写到的,博主以前主要靠接广告,但现在接广告只是其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店卖货,直播/小清单带货,专栏卖课等都是可选的变现方式。

不过,目前接广告仍然是90%以上博主的核心选择,其他的变现占比并不高。

2)博主的变现商业环境

变现商业模式能跑通,但不代表跑的好,因为能不能跑的好,完全要依赖于商业环境的完善程度,比如报备笔记,是小红书一直存在的商业模式,但往前数,都谈不上跑的太通顺,直到22年,蒲公英平台完善了多个合作模式,多个规则要求,报备才开始不被博主/品牌那么抗拒,也开始自发性的选择报备笔记了。所以从这点来看,小红书的商业模式是越来越完善的,规则也越来越清晰,能让博主变现这件事跑的更通畅。

而23年,我预测小红书会在博主变现模式上做更多的探索。

比如带货,我说的这个带货跟以往的小清单和直播带货不同,小清单是一种通过搜索来获取增涨入口的带货方式,不得不说,真的麻烦,每一个操作复杂的步骤都是流失用户的利器。

而直播带货,不能说小红书直播产品有什么问题,只能说小红书大多数用户增涨目的明确根本是不需要在直播里“带”的,反而是直接粗暴的提供增涨入口更加符合用户的预期,所以为什么笔记上不能直接带货?(目前只能挂自己店铺上架的商品),为什么不能把普通的笔记带上其他店铺的商品,顺便让用户获取佣金呢?

我猜测小红书是担心全民带货,每篇笔记都很像广告,但假设我们换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只是把笔记中出现的商品作为“笔记基础信息”提供给用户,那么用户可能也不会觉得像广告了,信息全面且丰富,更加有助于用户判断是不是应该增涨的产品,所以我相信距离在小红书通过笔记带货获取佣金,可能并不遥远了,这也会成为小红书商业模式上的一大步。

3 旅行复苏,带来新机遇

疫情结束,经济迎来复苏,这首当其冲的肯定数旅行。

疫情刚刚结束才1个月,春节档的旅游全面爆发,多个旅游城市的酒店一房难求,据相关数据统计游客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以上,可见旅行不仅恢复了,而且恢复的速度还很快。

但我们不要跑题了,回到小红书,旅行可是疫情前小红书的前三的大类目,所以旅行恢复,我觉得小红书至少能带来两大利好。

第一:流量利好。先不谈赚钱,旅行至少为小红书提供了巨大的流量贡献,毕竟这些用户因旅行攻略用了小红书(相信我,小红书绝对比其他旅行攻略产品好用),又觉得还不错,那么留存率还是挺高的,这些用户的需求也会被转移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做个菜,选个餐厅等等,会带动小红书全面的流量增长,我个人建议其他类目的博主应该为小红书旅行博主鼓掌才对,这是恩人。

第二:博主利好。旅行的恢复是指用户又有了大量的旅行需求,但旅行的需求也自然需要大量的旅行攻略,鉴于这三年旅行类内容更新接近停滞,所以目前旅行内容算是相当稀缺,用户有需求,那么旅行的内容也应该满足需求,这就出现了完全有可能诞生旅行大博主的机会,在往常状态下,这种机遇不太可能,拿母婴举例,现在入场,那是必须要和其他博主厮杀的,但旅行现在是属于空白,博主还可以吃先发优势,机遇难得。

但是我这里还是要提醒几句,探店博主不等于旅行博主,在2019年就有一些博主偶尔出去旅行一次,闲着没事发点探店的笔记,就跟我说她是旅行博主了,这完全不是一码事好吧。

旅行博主是需要持续旅行的,且同时能在旅行地点,旅行经验上做出特色才行,人得是社牛,还得能折腾,比如很多旅行打卡点,周围空无一物,跑了几个小时的路程就为了1分钟拍照,说不折腾是不可能的,需要能坚持。

4 探店老风口

探店是这两年小红书逐渐兴起的类目,去年我在文章里就预测了探店会在小红书有爆发之势,这个预测结果没有错,探店在22年完全的站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前餐饮企业都忙着去抖音了,但22年也都开始发现小红书是个奇迹之地,也开始重投入做推广了。

这事我有证据,众所周知,小红书的商业速度历来比其他平台慢一拍,但蒲公英平台在前段时间也上线了“探店招募”的合作方式,可见探店类目的潜力之大。

但探店与其他类目多多少少有点不太相同,其他类目的客户是希望找KOL尽可能的放大声量,把KOL的信任传递到品牌上,但探店呢,客户基本不在乎KOL还是KOC,反正是个博主就行,他们要的是人头数,要的就是店铺在小红书上铺天盖地的感觉。

所以探店的KOC博主会成为这个类目里变现最好的博主,比素人要好,比KOL也要好,也就是1万-5万粉丝之间。

而且随着小红书的重视,仅仅是内容植入广告的合作,恐怕还不够,像抖音一样的“餐饮团购”有可能也会被小红书提上日程。当然,我目前毫无证据,仅仅存在想象之中,不过假设我是小红书的产品经理,那么我一定会上这个功能,毕竟,小红书拿着探店的一手好牌,无论是用户观看探店的人数,还是博主数,完全充裕,做这样的动作,是顺其自然,同时还能抽到团购佣金,何乐不为?(不过这会比较考验运营的能力,商家们是需要一个个的说服的,主动拉进来的,他们不会像消费品牌一样特别主动的送上门来)

所以我预测,2023年的探店类目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没有了疫情,博主也会更加稳定,由于商家喜欢数量多,而不是粉丝多,所以探店博主,可能会成为非职业博主闲着没事玩玩的副业,比如学生吧,本来吃吃喝喝酒很正常,现在拍拍照,发一发笔记,一个月还能千把块的收入(甚至几千上万),何乐不为?

5 流量价格,更贵一点

一个互联网平台上,流量是所有努力的终点,不管是内容,还是粉丝,最终无非都是博取流量;

但很多人会因此误以为流量是免费的,但这个是严重的误区。举个例子,就像很多年前,大家都觉得听音乐不用钱一样,但实际上只是一些平台替你承担了费用而已;

有些伙伴仍然疑问,那我现在也没花钱买流量啊,我发了笔记就有流量不是吗?没错,但这个原因是发笔记=生产内容,而内容又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因此你并没有免费,只是用内容置换了小红书的流量而已,假设笔记效果好,那么小红书就相当于拿流量做了投资,因为你能给小红书带来更多的流量。

但归根结底,这些流量都是有其成本的,并非免费。

现在,互联网用户增量放缓,甚至已经见底,整体的商业大环境又不好,平台也要节食度日,因此小红书要赚钱是必然的,拿流量去投资的比例也会逐渐开始收缩,一方面是流量增量少了,另一方面平台也要开始赚钱,流量价格变高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仅此而已?不,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面临大量同质化产品,品牌需在用户消费旅程中需要布置多个触点以达成转化。数据显示,用户从产生兴趣到最终形成增涨决策,人均需要经历5.2个触点,触点的增加进一步拉升了营销成本,而在前几年,这个触点只需要3个左右,现在品牌需要增涨更多的流量才能达成成交。以上这些“点”,都在不断的拉升小红书的流量价格,唯一有机会能降低流量成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出现一个新的平台革命,但抖音、小红书、快手这些平台都已经存在接近10年了,后来者的影子都看不见,革命这个事情,大家短期内根本无法看见。

所以结论是小红书的流量会越来越贵,但好在,你是在今年看见我的文章,当下就可以入场了,不必羡慕别人去年做了小红书,只要你立即入场,明年别人就会羡慕你,因为从今天来看,往后每一年,小红书的流量价格都在上升,所以,今天以及往后的每一天,都是小红书流量的最低价。

6 报备笔记成主流

报备笔记即小红书蒲公英平台的内容合作,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官方平台下单的广告笔记。前两年,要是有人跟你说,在小红书走报备,那几乎会被翻两个白眼,但现在嘛,不一样了。

为了达成用户能使用蒲公英平台,小红书做了多次的规则调整,例如:

1、弱化报备笔记合作标

2、完善报备笔记合作流程

3、增加蒲公英健康分,打击软广

4、增加品牌违规分,源头打击软植入

5、放开入驻蒲公英粉丝门槛(5000粉丝到1000粉丝)

做了这些动作之后,痛点差不多都被解决了,品牌方也开始愿意走报备笔记了,虽然的确有额外加收的一些手续费,但不得不说,与非报备有着本质上的功能差距,例如首先非报备笔记会限流甚至处罚品牌方,而且也无法付费投流量,但报备笔记可以作为素材投放效果广告,理论上一篇爆文无限增涨流量,比新发笔记获取流量成本要低( 不考虑多用户口碑的意义),同时能做到99.9999%收录,这也比笔记无法收录要有意义的多。

因此报备笔记的比例将在2023年不断的攀升,尤其是素人铺量基本没有意义以及品牌追求更加合规的营销前提下,报备笔记会成为小红书营销的主流。

无论是博主,还是品牌,都应该在今年做好大比例做报备笔记的准备。

7 小红书,真百度

说个我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最近半年一直对新能源汽车比较感兴趣,所以加了几个车友群,群里时常会转发一些汽车的口碑,评价或者一些用户的经验之类的内容,按理说,这种内容应该在汽车之家或者懂车帝比较多吧。

但现实是转发小红书平台的内容占据90%以上,而且车友群80%还都是男性,可见即便是男性使用小红书的比例也在逐渐的攀升,但我想说的并非是男性用户的比例问题,而是小红书带给用户的意义是什么?

曾几何时,我们查找产品口碑,生活经验,一些以及难题时,用的还是百度,不过后来有了知乎,稍微缓解了一些对百度支配的比例,但是知乎的情况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比如知乎上职业成长的信息比较多,但生活经验,产品口碑就少的可怜,而且大V话语权太重,翻来覆去就那么一些博主是答主,普通人的比例太低了,口碑太集中,无法产生价值。

但渐渐的我发现小红书基本上可以替代百度的作用,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职场指南,旅行攻略,做菜方法, 小红书都是应有尽有,尤其是在产品购物的口碑上,不仅信息多,而且还非常的实时,即便刚刚出的新品,小红书也有一些内容能够参考,但其他平台完全没戏,包括百度。

都说PC时代的入口是百度,那么起码移动时代的生活经验入口,现在已经是小红书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红书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不是对比流量能够去衡量的,比如你有5亿用户,我有3亿,不是这么算的,而是要看流量的价值,5亿用户人均带来1元钱和3亿用户人均带来2元钱,哪个更有价值?结果不言而喻。

小红书上的内容影响着用户的方方面面,大到买什么,是被影响的,小到今天晚上吃什么,都可能受到影响,在这种基本状态下,小红书的用户增速还很快,假设有一天中国大多数人都用小红书的时候,那商业价值,将非常可怕。

你千万别说这不可能,因为目前我还看不到能替代小红书的产品,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当然自会传播,所以我预测23年,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小红书会有更强的黏性,也会有更多的品牌来此掘金。(我希望看到我文章的品牌,都不是最后一个入场的)

8 互联网大家庭

互联网三个字,除了是个名字之外,体现的意义自然是互联互通。但的的确确各种平台又都在提出自闭环的动作,将自己变为孤岛,比如抖音,比如快手,又比如现在的小红书,是真的自己玩自己的,很多用户看了会觉得难受,比如已经习惯了看段子用快手,买东西去淘宝,凭什么我要在抖音里买东西啊?

其实不凭什么,就凭抖音要赚钱,就凭一个流量必须要榨干所有价值,不能给其他平台留一点点渣,同理,其他平台也都得这么干,因为流量太贵了,大家不要忘了平台获客也是要花钱的,不把流量榨干,就等于浪费钱,在当下的商业大环境里,一分钱都要掰两半,浪费不起。

但凭良心说,真的能百分百做到各玩各的吗?实际来说,很难。

说回小红书,小红书早期是可以挂淘宝链接的,这是真正的大互通,大家喜闻乐见,不过后来小红书就切断了链接,再往后小红书就重心投入到自己的小红书店铺去了,意义当然是自闭环。

但现在蒲公英平台又开启了“小红星”项目,品牌下单报备笔记后,在淘宝侧是可以看见这篇笔记观看用户在其店铺内的转化情况,虽然小红书没有直接的“带货”,但用户凭借自身行为,去淘宝产生了消费,这是自闭环应该做的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个人认为,自闭环并不等于孤岛,只是尽可能的提升“自身提供全部服务的能力”,但并不能做到追求100%服务都由自身提供。

因此,互联网大家庭,还是那个大家庭,偶尔分,偶尔和,有合作,也有暂停,今年相信依然会是如此。

就像小红书成为平台后,也有很多第三方接入进去一样,比如有赞商城就可以开在小红书里,一些第三方品牌也可以用小程序的方式在小红书里运行。

9 小红书,小程序

延续上个话题,多聊一个事儿,提起小程序,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的是微信小程序,但其实,小程序我们要理解为“小插件”,它是一种轻量化植入在其他产品里的类原生App一样的插件。

所以,支付宝里有小程序,抖音也有小程序,小红书是不是也应该有小程序?

答案是YES,不过小红书的小程序目前还不丰富,不过很多同学应该还是见过,比如有些民宿在小红书就可以订日历房,这就是第三方小程序实现的,以及我们前文说过的有赞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民宿预定,有赞商城并不能解决各个类目的商家需求,比如我作为一个甜品店,我能不能下个菜单?显然,这需要庞大的适配团队,而且各个商家体量又有区别,有的想更好看一点,实现更多功能,有的又想简单一点,不要那么多功能,小红书自己绝对服务不过来,而且小程序的本质意义就是轻量化的接入“第三方”,而不是小红书自己适配第三方。

所以,我预测的是,2023年小红书可能会把小程序作为一项基本服务,用来服务更多个性化的品牌。

但以此为鉴,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小程序功能而已,而是小红书希望服务多类目的心。

10 服务机构再死一批

小红书现在的营销条理清晰,规则完善,玩法透明,所以很多“野路子”基本无法在小红书延续下去了。

以往我们偶尔能听见“个人PR”的一些声音,但现在基本销声匿迹,这是行业正规化所带来的必然趋势,商家追求有能力承接和规范化服务的服务商,而不是野路子省钱,乱世求突破,太平求安稳。

去年我就预测2022年会死掉一大批的个人PR和一些小规模的工作室,结果大家应该看到了,现实即如此。

所以我今年仍然会大胆预测,2023年,还会继续死一批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会以小型服务商和中型MCN为主,为什么这么说,简单分析一下。

小型服务商:小型服务商很少有核心能力,大多数博主资源是整合来的,投放策略是听来的,累计经验趋近于零,知名度又不高,客户来源完全是求爷爷告奶奶,所以是最容易死去的。

中型MCN:大家可能会诧异,为什么小型MCN不死,反而中型会死,因为小型MCN总是有几个大一点的博主,小MCN人力成本又低,很难死去,但中型MCN则正是处于向上突破期,人力成本加剧,但放量时,博主又不一定稳定,很容易导致现金流断裂,把自己拖死。

很有意思对吧,博主更多了,用户更多了,品牌更多了,但其实服务商更少了,但是营销费用反而会增加,服务商的利润也会更低,这源于小红书的流量更贵了。

所以现在来小红书创业做什么最好?(不是指的来推广营销)

1、博主

2、博主

3、还是博主

这就是我对小红书2023年的一些趋势预测和看法,由于篇幅关系,很多小点没有写出来,比如新能源汽车营销,视频化,副业类目等等,以后再抽时间跟大家分享。

在小红书上做读书博主也能月入过万吗

读书博主的出现,迎合了那些没时间读书的受众,所谓“收藏了就是看了”

在小红书上做读书博主也能月入过万吗
在小红书上做读书博主也能月入过万吗

最近,在以美妆、生活内容为主的小红书上,忽然涌现出一波“读书博主”。不过,这些人的目标并不是读书、讲书,而是用读书赚钱。

只需给一本书写几百字的读后感,甚至从书里随便“摘抄”几句,就能实现“纸质书自由”“轻松月入过万”,低门槛、高收益。这样的描述吸引了不少人涌入这个新的“赛道”。

小红书个人化、生活化的特点,让一些读书博主颇受欢迎。读者小罗一直在小红书、豆瓣、微博等各个平台上,关注着出版社、读书博主的账号。据她观察,出版社的账号大多数内容就是硬生生的一段,推书内容也没有情感。相较而言,读书博主的推荐则更为生动、多样化。

但是,大多数读书博主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产出的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的推书笔记让人无法吸收到书籍的营养。至于收入,也远不如宣传得那么诱人。

“这绝对不是一门好生意”,博主旺仔向我们吐槽道。他平时也会看其他小红书读书博主的内容,不过在他眼中,小红书上真正好的博主极少。他认为,在这个赛道,最核心的能力是内容。而在小红书这个平台,大多数读书博主都在野蛮生长。

“读书”这一活动,本身的文化性在快餐化、碎片式的读书笔记中逐渐消解。会读书,就真的能赚到钱吗?而且,读书博主们真的读过自己推荐的书吗?

疯狂涌入的赛道,野蛮生长的内容

大学生瑞雯在偶然刷小红书时,发现很多读书博主都宣称,运营几个月便有出版社免费送书,还能“月入过万”。单纯奔着“纸质书自由”这个目标,她开始运营起了自己的读书账号“木子瑞雯”。

小红书“标记你的生活”的定位在读书赛道也适用。其中大多数推荐、分享书籍的内容并不具备太强的专业性。瑞雯的账号主要发布看完一本书后的个人读书感想,也有一些自己的读书日常分享,比如与父亲的互动。这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读书分享,让她在一年时间内积累了两万粉丝。

除了读书分享,小红书还有一类读书博主,专门做“金句”摘抄、拆书稿。“选择一本书,挑几句触动到你的话,抄在纸上”,配图就是抄书图片,再打出对这几句话的理解,一条笔记内容就生产完成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内容的产出并不需要博主真正花大量时间阅读,只需要借用部分书籍简介,再加上一个情绪化的标题,如“二十岁女生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让我脱胎换骨”就行了。

令人惊讶的是,只要标题、图片足够吸引人,这类摘抄类的小红书笔记也有不少人收藏、点赞。这类读书博主的出现,正是迎合了那些没时间读书、只需要吸收几句金句的受众人群,所谓“收藏了就是看了”。

这也引来不少用户的不满,用户“豆读时间”也跟着读书博主的推荐买过几本,但买回来翻开发现内容与博主所说完全不一样。“从标题到文案全部摘抄,看上去写了很多美妙的句子,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甚至都不告诉你这是小说还是散文。”

“拆书稿”也与此类似,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拆解一本书”,提炼出精华要点,写成一篇稿件。据小红书上某位专做拆书稿的博主分享,这种稿件针对的就是那些“不爱看书,但喜欢听别人讲书中精华”的人。“不太好读的书,需要有人掰开揉碎讲给读者听。”

“教人做读书博主”也成为了一种流量密码。在小红书上,以“读书”“读书博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点赞量最高的笔记大多都是“抄书赚钱”“教你如何做读书博主”的内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许多做读书博主的账号中,点赞量过万的内容往往都是“教你如何做读书博主”“一个月就拿到了出版社的免费书”。在拥有十万粉丝博主的同一账号下,这类内容的数据十分突出,博主平时分享的书籍内容点赞量可能大多就在100-200之间,而其分享做读书博主获得的收益、做读书博主的经验的内容则能达到5000到几万的点赞量。

读书博主怎么赚钱?

旺仔是在2022年1月开始做读书博主的,短短三个月就涨粉5000。

“真的很简单。”旺仔说。相较于其他平台,小红书上的读书博主可以只做简单的分享,并不需要太大的专业性。“有些读书博主就发发书籍摘抄,也有很多点赞,那我为什么不行?”

旺仔告诉我们,在达到1000粉丝之后,就有出版社和读书软件找他推广图书。不过,出版社大多不会付给报酬,而是发出“置换”的邀请,即给博主寄送纸质书,换取读书博主免费进行相关宣传。

旺仔很少接这种置换推广,一是因为主动找上来的书多为畅销书,并不符合他的读书口味;另一方面也是本着为读者负责的原则,他还是选择读完一本书,有感想才会进行推荐。

除了出版社、广告商主动私信找上门,小红书也有官方的推广渠道——小红书蒲公英。在粉丝数量达到5000之后,可以开通推广,平台会根据账号数据,而给广告商进行推荐,并且可以看到单条笔记的广告报价。

在小红书做读书博主,除了植入广告和书籍置换,还可以开通店铺,通过发布商品卖货而获得一定佣金。在抖音上,这种收益模式则更为成熟,博主可以直接在视频下设置图书增涨链接,根据推荐书籍的种类不同来进行分成,博主每卖出一本书就会收到一定数额的分成。“比如卖出一本售价为30元的书,博主能分到6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陈可垚告诉我们,他们支付的佣金一般是书籍单价的20%-30%,卖得越多,赚得越多。但是,一位在抖音粉丝数接近90万的读书博主告诉我们,单靠卖书的佣金收益,他可能一个月也就能拿到几百块钱。

区别于专业、严肃的书籍,出版社做营销推广的主要类目是大众图书,包括商业、心理、亲子教育等类别。这些书拥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也经常出现在各类书籍榜单上。

但是,出版社在推广图书时最青睐的并不是读书博主,而是内容更垂直的博主。比如,推荐育婴书籍,他们就会找“奶爸”形象的博主。这类垂直领域的博主本身在相关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单就推荐的结果来看,“垂类博主的转化率是比较高的”。

另一方面,陈可垚提到,出版社营销在小红书上投入的比较少,重心还是主要集中在抖音、公众号等平台。主要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们比较难以直观地看到小红书的渠道收益。在找小红书博主合作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支付一小笔费用,或者免费寄一些样书,用这些书来支持博主们做一些转发、抽奖的活动。

瑞雯所接到的也大部分还是“置换”类的推广,确实会有许多出版社给她寄书。她收到新书的同时,也需要发布相应的笔记,但并不会有推广的费用。如果单条笔记点赞量超过1000,出版社会给100元左右的费用。4月她的单条笔记最高收入也就300元。

某种程度上来说,出版社寄来的新书质量参差不齐,她会有选择性地推荐。“低质量的书,我自己也不会看”。她告诉我们,收入是和粉丝量成正比的,粉丝量增加、某条笔记“爆”了,就会有更多出版社和商家来找她。

读书博主的制胜秘诀,与书无关

在小红书上,流量是一门玄学。在运营小红书账号的五个月中,知苒经常会因为发布的笔记流量不好而焦虑。与同类型的笔记对比时,知苒也在思考为什么对方的数据那么好。

有读书博主总结,情绪化的标题和自带氛围感的读书照,才有更多人看。在小红书发展了两万粉丝后,瑞雯也摸索出了相同的经验。“首先就是内容要有一定的质量,标题要足够吸引人,再加上图片要清晰,而且一定要非常好看才行。”

因为书籍和其他品类不同,在小红书平台,护肤品和消费品是收益更高的品类。但读书博主最多就是推广一些文具品牌,并且品牌商难以给出较高的价格,与此同时这个赛道的收益来源仍然较为有限。

也是因为这一点,想要接推广,分享读书照片的“氛围感”就尤其重要。许多读书博主的经验贴中,也会给出拍照的教程,像是干花绿植、氛围灯、桌布等等都是拍照必不可少的道具。除了书籍,照片中还要展示出书桌等生活的环境,这样才能接到更多生活类的广告。

旺仔运营了一段时间账号后,他逐渐发现,买书的投入都远大于账号带来的收益。而且,如果想要有自主选择性地接推广,“就根本赚不到钱”。小红书上也有博主自嘲,“没有赚到一分钱,买书倒是花了不少!”

“做读书博主赚钱”是个伪命题,单纯靠介绍、推荐书籍赚钱,并不现实。一位曾经在图书相关行业工作的读书博主告诉我们,图书行业本身利润就低,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来分配到这个营销渠道。

于是,小红书上的博主想要变现就必须靠社群,将小红书上的关注用户引向私域流量。“输出你的方法论,是怎么从零开始,怎么做企业账号的?把你的光环辅助给别人,这样是赚钱的。”

小红书上“教人做读书博主”的内容泛滥,即是遵照的这个思路。一方面,类似于“赚钱秘籍”的内容自带流量,博主发布此类经验贴能够快速涨粉;另一方面,一些做拆书稿教学的博主则是由此引流,而在其他平台售卖自己的教学课程。陈可垚也观察到,不少读书博主经营自己的社群,以“读书会”的名义吸纳用户。

小红书中涌现出的大多数读书博主,仅靠书籍推荐与广告收益,很难实现长久的发展。旺仔直言,“读书博主就算是做到头部,收费社群利润天花板是看得到的,其他平台粉丝黏性也还是要比小红书强。”

在发现“读书”赛道初期难以发展为一项真正赚钱的“副业”后,许多读书博主逐渐将其作为“爱好”而坚持下去。博主旺仔直言,“不当成副业,当成爱好来做,这样也不会为了数据而焦虑了。”从运营这个账号开始,旺仔所获得最大的收获,反而是读者的私信支持,而给予他的成就感。

正如瑞雯小红书账号置顶中所说,“书籍织出我生命的纹路”,对于大多数进行分享的读书博主来说,这更像是“输出倒逼输入”的一种方式,而并非一门能“月入过万”的副业。

旺仔认为,无论是是把读书博主当成生意,还是本身是一个真正的阅读爱好者。某种程度上来说,越来越多人愿意分享读书相关的内容,也客观地促进了全民阅读的氛围形成。或许未来对于出版方和作者来说,小红书的影响将无法忽视。

小红书从0-10万粉丝,我的英雄之旅复盘

哈喽,大家好,我是花生,好久不见呀。 耗时一年4个月,我的小红书上周有了10万粉丝,全网也有了25w+粉丝。 这期间有迷茫、焦虑、无助、惊喜、瓶颈与无数坎坷,如果你因为见过太多一夜之间涨粉多少的案例而焦虑浮躁,那么可以听听我这个普通人的故事。

小红书从0-10万粉丝,我的英雄之旅复盘
小红书从0-10万粉丝,我的英雄之旅复盘

我想把这一路称之为「英雄之旅」,把今天的分享分为4个阶段:觉醒期、沉淀期、破局期、成长期。

01 觉醒期:目标与阻碍

我之前直播的时候有分享过,我为什么会做自媒体,就是因为在职场上没法达到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所以做了自媒体这个副业。 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受哈,很多时候我们在职场中,你能力再强再努力,但好像总是事与愿违,比如说你总是遇到一些傻逼的同事,抢你功劳的领导,或者什么都不懂瞎指挥的人。

特别是像我这种社恐内向不会表达自己的人,就只会埋头做事不会吹牛逼,甚至在面试的时候都支支吾吾紧张兮兮的,完事了就会很不服气。 这是工作环境层面,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你做的再好,都是没法被你掌控的,是有很多随机性的。就像现在的疫情,这段时间好多公司裁员,就这种不可控性太强了。

这是让我想要改变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不想和傻逼为伍。

那还有一个层面,是内心强烈的焦虑。 我之前做互联网运营,会混迹在一些运营的同学的社群,然后就运营人嘛,就是搁那上班开机后在群里吹牛逼,然后就会发现说为什么那些比你年轻的人赚的比你多,比你厉害,随着你的圈子不断扩大,好家伙,你就越来越焦虑,我的妈呀,为啥人家都好厉害啊,我就是个loser。我是那种非常不服输的性格,那种闲不下来的,喜欢没事找事做的人。

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话叫做: 有些人喜欢停留在舒适区,有些人恰恰相反,只能不停折腾,稍微一舒适了,就非常不舒适。不舒适就是他们的舒适区。

好家伙,看完之后就拍案叫绝,这不就是我吗! 我就是那种闲不下来,一闲下来又觉得自己没有成长,要被淘汰了,特别焦虑的自虐型人格。 所以可能就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我,不愿意躺平。

因为各种焦虑,让我去寻找改变。

这个时候,往往那种励志故事就是,这个主人公开始觉醒了,慷慨激昂的BGM就要响起来了。 我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觉醒期,在英雄之旅这个故事的模型里,就是目标和阻碍。 你有了你想要做一个事情,但是会遇到层层阻碍,比如说我们工作想要赚很多很多钱,想要去获得自我实现、想要有很强的意义感,但总是事与愿违,并不是努力了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甚至会对生活和现状更加失望、焦虑。

上周上行动派的课,看到琦琦姐和素宣老师讲过的有一句话特别认同:「不痛不动,不痛不长。」 就是你没有痛苦就没有行动,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当你感觉到痛的时候,就是说明你该成长了。

还有一句话叫做:别无选择的时候就去学习。 这是我对这几年最大的体会:你永远可以相信学习能改变一个人。

比如说我们社群的17同学,她之前在一个日企里面工作,类似于各种打杂的工作吧,然后她通过学习小红书运营,做了两个账号都出了很多爆款,她就是凭着这个账号以及课程里学到的东西去面试了mcn。

因为我们的课程讲的是非常通用的底层逻辑嘛,所以mcn让她面试给博主做方案的时候,她能够非常好的去迁移课程里学到的知识去给做出方案。

这个就是学习给一个人带来的命运的改变。让一个人从没几个钱的也不一定有啥前景的行业,去了一个时下兴新的行业,跨行业转行,她通过学习、实践、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人家就能要她。

虽然刚开始去不一定是什么牛逼的职位,可能会很辛苦,但是愿意去花时间不怕累的去学习,那么但凡在这里面干个几年,积累能力,那么后面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了对吧。

也许3年后,她就是一整个那种牛逼的title,操盘过多少个百万粉的账号,借助平台有了更多的项目机会,是不是就比在之前的传统行业,N年后更有发展对吧。 这个改变,让我想到了《非线性成长》里的这句话:

职业成长中,总有一些大多数人不会选择的机会,其中可能蕴藏着跃迁式的成长机会。如果你的职业起点不高,又非常渴望弯道超车——利用好职业生涯的前五年,迅速完成一些基本积累,并谋求进入那些具备跃迁式成长机会的赛道中去打拼、努力和发展,而不是等到自己已经工作8-10年,陷入职业瓶颈和困境后再来感慨生活不易、人生艰难。

那这一切都是通过学习带来的。你永远可以相信学习能改变一个人。而作品,就是你的经历。

所以在我感到痛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事情——去学习写作、去做自己的自媒体账号。 当我认定这件事之后,那就all in,所有的下班时间、周末、上班摸鱼时间,都all in在写作这件事上。 诶,那就又存在一个问题了,有没有很多同学,确实,天天跑去学这学那,课买了一堆,结果啥也没学会,好家伙,变成了一颗老韭菜?越学越焦虑? 那现接下来就到了第2个阶段沉淀期。

02 沉淀期:努力+结果

2019年8月,我注册了自己的头条今日头条账号,真正意义上有了一个自己的自媒体创作的平台,然后就一直深耕写作。 写啥的,不知道啊,写不出来啊,那就看书,写书里学到的,看电影,看电影里学到的。

再后来去做小红书也是,不知道写啥,那就写读书笔记,看综艺的笔记,让自己一直在这个平台中,躬身入局,去搭上一趟趟班车。 算了下到现在快三年了,写作3年,做小红书一年,再回头看2019年这第一年,我几乎没赚到几个钱,就那时候青云计划得了好几篇,加起来也就几千块。

从2019年到2022年3月,才一共赚了1万块哈哈哈

但就是这个傻傻的坚持,得到了大大的回报。 因为一直在输出,不下牌桌,永远在场上,你这是在锻炼自媒体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比如怎么进行输入输出,把书上的东西结构化的表达出来。 比如怎么洞察用户,洞察人性,取那种博眼球的标题,这些种种能力,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你一旦一直在这个赛场上,不下牌桌,你就能发现很多技能无形中长进了你的身体里。

因为近2年的沉淀,我就能很容易地静下心来,去进入一个新的平台,去小红书,去坚持做,到现在做出成绩来。 这几年一直让自己浸泡在各种写作的社群里面,一直在一直在,去做复训的老学员,甚至有了更好的机会去做更进阶的助教老师(这里很感谢我的前辈粥老师和南山姐) 在所有下班后的日子里,让自己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沉浸其中,沉淀自己。

在沉淀期,分享6点我的经验和教训:

1.敬畏规则如果你只是个新手,刚入局任何一个平台,第一件事是空杯心态地去学习这个平台的规则,去敬畏那些优质的内容,而不是质疑。不要觉得别人讲的这玩意什么破东西,都能火真垃圾,而是要有空杯心态,敬畏之心,敬畏平台、敬畏同行,摒弃任何固有的思想和自以为是的经验。

2.降低预期不要被那些一夜涨粉多少,一个月变现多少的给骗了,绝大部分成功的人,也许在别的平台就已经积累了经验,或者已经在这个领域沉淀了很久了。如果你是新人,那么就要做好可能没几个阅读量的准备。

就像我刚开始做小红书的时候,我的妈呀,太打击人了,就发那种读书笔记,一发就是个位数点赞。给你们看下我去年2月份的复盘:

那时候,已经做了3个月的小红书,数据很烂,发综艺节目能火,但发读书笔记或者成长感悟,就nobody cares,一整个emo的状态。

于是,就降低了预期,把原本信誓旦旦地想着1月要粉丝几千,2月要粉丝几千,不断地缩减这个年初时定下的每个月的目标,尽人事听天命。

后面就更少地焦虑于数字,而是去反思自己的内容。

意识到自己停滞不前时,不再停留在重复发无人问津的内容,而是去研究规则、拆解爆款,于是不断地搞,终于在3月有了好转,到了4月出了大爆款之后迅速完成了年初立的flag。 焦虑的时候,请做两件事:要么降低预期,要么提高能力。

3.找到环境这个我做自己的社群后非常感同身受,我目前训练营到第四期了,带了太多的学员,完事了发现哈,环境太TM重要了。

我觉得自己做的很成功的事之一,就是做了周更群。

所有我训练营的伙伴,结营后如果你真的想长期深耕的话,就进入我们的核心社群,每周更新打卡,不更就会被踢出去。因为群里的分享学习氛围分享氛围太好了,就你因为不舍得退群,能逼着你更新。

很多人会觉得,一周至少1篇,很难吗?我告诉你,在整个内容创作者里,一周一篇不难,但你能持续一个月、二个月、半年,一周至少一篇,太他妈难了!!

所以,你有这样的环境来倒逼你,在这样很卷的氛围里,督促着你,是真的很幸运的。

找到一个环境,不管是什么社群,还是你的闺蜜圈,网友圈,都能给你一个环境场,正向卷的环境场。 4.拥抱变化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做自媒体,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旧经验里面,觉得吃老本就OK了。

比如说之前我都是写图文的,然后视频变成了趋势,那时候不是流行搞视频号嘛,我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内向害羞的丑逼,就觉得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去做视频,并且没资格,我也不感兴趣做视频的。

结果啪啪打脸。

因为你发现平台上那些很多火的都是视频呀,然后你看现在直播又是趋势呀。 特别是你的认知不断提升,你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拥抱变化,并且总在变化前沿的人,他们就比你活该比你赚到了更多的钱。

比如说现在直播它是一个趋势了,越来越多人已经在入场直播了,比如我在的行动派直播营,天天一群人动辄一场直播GMV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太可怕了。

你要想为什么那些大佬都去做这个事情了,那就说明这个事情是可以赚到钱的,那你是要原地停留着,觉得自己写一些很牛逼的稿子就OK了,那么可能活该不能赚到更多的钱。(没有说写稿不好的意思,只是打个比方) 所以,请拥抱变化。 但任何转型都是痛苦的,还是那句话:不痛不变,不痛不长。

比如我刚开始从图文转去做视频,不敢面对镜头,说话颤抖,嫌自己声音难听,难以下脚的出租屋没法拍视频,又或者是刚开始拍的时候太笨拙,甚至如何把华为手机拍的视频快速传输到iPad里剪辑,这种问题,都捯饬好久,搞到奔溃抑郁…… 这些种种,都是问题,或者说是借口。都是你在转型期需要攻克的,其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最难解决的,是内心对自己的限制。

5.不设限心里层面设限:

不要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人都是逼出来的,你不试试咋知道行不行呢?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否了。 行动层面设限:你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认知中你是个内向长得胖的人你就不能拍视频,但是你可以不露脸,不出声音都可以拍视频,有时候我们给自己找的借口其实就是单纯的找借口而已。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跟你有相同的“症状”的人太多了,那为什么只要你有遇到困难麻烦呢?你有的问题别人肯定已经有也遇到过了,但是他们都药要来解决了这样的症状,你也可以。

6.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这大概是这一年多来最大的体会了,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没有人能消解你的情绪,只有你自己可以去解决你的问题。 比如数据不好——那就去分析原因,而不是陷入自嗨。

没有时间——那就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花3个月系统阅读了时间管理的书,去建立自己的一套时间习题,以及边做账号边上班的这一年,周末几乎不出门,也没时间谈恋爱处对象(和对象各忙各的各自搞钱)

没有环境——在脏乱的出租屋收拾出一个角落,买了个桌子,这个桌子变成了我所有拍摄场地,即便屋子太小太挤,但这个角落暂且可以承载我的内容形式。因为屋子靠马路太吵,那就半夜在厕所单独配音,后面到了九十月份的时候,开始有勇气拍一些真人出镜的内容,就周末去家附近的酒店开钟点房录视频,一切的问题,都能有解决方案。

小红书从0-10万粉丝,我的英雄之旅复盘

还即可9月做直播课的时候,因为家里环境没法直播,那就每周五等同事下班了,在公司共享办公空间的小会议室里,架着电脑直播 (因为小红书只能用Windows电脑直播,我还去淘宝租了电脑)。

在共享空间的办公室直播课程一场直播实诚到两三小时干货结束后十一二点打车回家。

好像一直有种信念支撑着我: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以上就是沉淀期,不断的努力在写作上深耕,在做新媒体平台上深耕,一旦进入了这个领域这个平台,那么就不下牌桌去努力去沉淀,那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以上的这个阶段让我从一个新手变成了一个熟手。 后来因为不断的进入一些社群圈子,得到一些信息差,去提升了自己的认知,去做了小红书这个平台,深耕一年,从一个图文作者转型到了图文和视频都会的一个人。

你看我的账号,我图文也能出爆款视频也能出更多的爆款,所以我的训练营的同学都知道,花老师是什么都会的人,图文的流量密码、视频的流量密码都能帮你研究地透透的。图文怎么做,视频怎么做,图文的公式,视频的脚本公式都哪些,因为我什么都会,所以我也什么都会教。 然后那到了这里,就变得很顺利了吗?当你到了一个粉丝体量之后,如何放大你的个人价值,实现成长的跃迁呢?那么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破局期。

03 破局期:意外+转折

这个阶段,大概是去年下半年之后,开始焦虑:做一个小博主是可以赚到小钱的,但不足以养活自己。以及你会发现,涌入的便宜好用的新作者太多了,如果你稍微有一点不自信,就会觉得自己是处在被挑选的状态,如果我哪天不被选择了,我就会没饭吃。你就会开始焦虑,为数据焦虑,为放假的时候没有收到邮件而焦虑。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意外,让我有了一个事业上的比较大的转折。把它总结为3个一。 1、一次意外机会8月的时候小红书官方邀请我做知识付费直播课,我抓住了机会,9月做了一个专栏课,发了2条视频,有100+报名,甚至觉得人太多了,就把另一个拍好的视频给pass了。

正是这个意外机会,给了我巨大的信心。一是倒逼自己输出系统干货,让自己对平台研究更透彻,反哺自己持续有爆款。二是验证了自己是个很牛逼的人(啊呸,不要脸),验证了我的课程是个很牛逼的课,因为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后面我就一次次的把课程迭代地越来越牛逼。

2、一个重要转折

这个阶段就发生了一个重要转折,「花生的书桌」,从一个ID逐渐变成IP,从一个博主身份转向一个知识IP。 这里要感谢在迷茫时,浅浅地咨询了一下倪忆菁老师,给了我的启发:接广告,本质上是消耗品,主动权在别人手上,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

于是,我开启了小而美的知识IP,在做着原有的内容创作的同时,开始做一些新的尝试,做了训练营社群。 特别认可「小而美」这个词,像我这种事事操心的性格,大概率未来也做不出什么了不起的规模,所以迄今为止,我的所有学员,都是我一个人一对一服务、改作业改稿。

3、一大认知改变

这期间,并没有特别顺风顺水,经历了无数次内心的自我怀疑、自我挣扎、质疑,觉得做这件事有意义吗?付出了这么多时间精力没有赚几个钱真的有必要吗?

好在最后,时间证明了一切是值得的。 我开始不再不自信,开始转变认知:你做的这件事,是在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节省时间,帮助别人发生改变,帮助别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能帮助到别人的事,那你为此而收费是理所当然的,不是什么可耻的割韭菜的事。

这些都随着时间,让我一次次变得更自信。 我获得了无数学员的认可,她们创造了成绩,做出了成果,或者变得更好了更有冲劲儿了。

04 爆发式成长期:那些高效成长心法

最后,想分享下做小红书1年多,以及写作3年来,我的成长心法。

1.做有结果的人

分享在行动派学到的一句话: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除非带来行动行动不一定改变命运,除非带来结果所以一直是结果改变你的命运 不要做囤课的韭菜,而要做学以致用的人,共勉。

小红书从0-10万粉丝,我的英雄之旅复盘

2.鲁莽定律

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永远不要等准备好再开始。

3.专注思维

比如时间上的专注:这一年里,我推掉了大部分社交,下班后所有时间全放在小红书创作上,甚至连上班午休的时候,都是一边吃饭一边看别人的爆款视频。比如平台上的专注:不要瞎凑热闹,今天看到别人做抖音真香,明天看别人公众号投稿真香,你先只把一个平台做好就很牛逼了。一年只做一件事,不去管别人。

前段时间学到了一句话:探路的时候面朝大海,做事的时候闭门造车。很受用。

当我们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学了足够多的知识后,要做的,就是不要再去接受更多新的知识了,不然你会极度焦躁,你要做的,就是闭门做事,一个劲儿的专注做事,做到极致。

4.拆解思维

进入任何一个新的平台,你要做的是抛弃以往的经验,用空杯心态去研究这个平台的规则,拆解平台的爆款内容&账号。你要相信:一切成功都有人前人验证过了,别蛮干。

5.极致思维

是否把对标拆的透透的,像我拆解课和知识星球那样,把人家所有文案复制下来一段一段一句一句拆,是否能做到?在创作前,是否有把你想做的选题爆款们研究的透透的再去创作?

6.复利思维

不要觉得做内容辛苦,你的一份付出,可以被重复用到更多的地方。一份视频可以发在多平台、你总结的经验可以同时出售给更多的人。请相信复利的价值、相信时间的力量。分享下时间带给我的复利:我的西瓜视频目前可以每周躺着收钱了。

7.利他思维

做自媒体内容利他:创作对别人有帮助的作品做事利他:比如你做知识付费,只有当你无保留地指导别人,别人才会感谢你,才会无条件地回馈你、跟定你、成为你的铁粉/事业粉做产品利他:做课程内容无保留的分享,才会收获别人的认可。

即便面对同行,也要无保留分享,开放地分享,因为你可以坚信,你的课程被复制了,但你的人格魅力、你的服务,是无法被复制的,在这个人人都想要更好的体验的年代,你的后端服务和传递的价值观,才是你的竞争壁垒。

8.作品思维

这是我这个内向社恐人士最大的感悟:创造有价值的作品,是内向者最好的利器。像我这种不擅长销售型的人格,可以通过作品吸引到别人,大部分人看了我的公众号、我的小红书、我的课程描述推文,或者我的一场直播,就能立刻付费,真的,不带咨询的那种,无条件信任的那种,这也许就是你的作品给你带来的无限价值。非常认同这句话,和所有内向的,不敢去吹嘘自己的人共勉: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我们只管这朵花开得漂亮,只想散发自己的光、热和香气。如果在覆盖范围之内,有人感受到了,那真是幸运,他就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了。我们不愿意拿着手电筒去找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人,如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这朵花散发的光和热还不够。那没事儿,我继续努力,继续发光发热,争取我的光和热有一天能够覆盖到他。”

9.尽早的去打造个人品牌,它能给你带来无尽的复利。

10.长期主义

自媒体这条道路,看似拥挤,但80%的人在观望、质疑,20%的人才会行动。而在行动的人中,80%的人又会在拥挤的前半程放弃,到了这趟马拉松的后半程,你会发现前路无比宽敞。

但一切前提是,你已经开始跑起来了,并且一直跑着。

躬身入局,不下牌桌,以周为单位,坚持十年不下道。 ——分割线——

最后,用某个深夜2点听黄有璨老师课程里记的笔记,来作为结尾:愿我们都能在全力以赴的努力和实践中,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答案,拿到属于自己独特人生的底牌。

新媒体运营课,不会告诉你的几点秘密

如果你作为新媒体运营,恰巧处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那么不妨看下他从事新媒体一年多的一些经验总结和思考,会多少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其他方面的运营新人不妨也看看,多少会有借鉴。

新媒体运营课,不会告诉你的几点秘密
新媒体运营课,不会告诉你的几点秘密

新媒体运营在这几年逐渐成为了一个比较抢手的互联网职业。各新媒体平台的成熟和越来越多企业对于新媒体重要性的认可,促使市场对新媒体运营人需求的不断增加。

虽然大多数企业新媒体做的并不是很好。

这背后也反映出了一些现实问题:新媒体平台快速成熟的速度远超于新媒体运营从业者成长的速度,这导致高阶的新媒体运营人才屈指可数,而不少新人对于新媒体的认知还处在简单的内容编辑和排版甚至于搬运的层面。

新媒体运营存在着看似入门简单但提升并不容易的一个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新媒体运营从业一段时间后普遍面临焦虑的原因。如果1-2年的新媒体工作,你依旧处在每天编辑、搬运内容的阶段,那么首先你自己会对于这份工作的价值和存在表示担忧。

通常我们会通过一些方式进行知识扩充试图解决焦虑,但如果你的学习方式不合理、不明确,那无疑会起到反作用。

而以上,如果你作为新媒体运营,恰巧处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其他方面的运营新人不妨也看看,可能也多少会有借鉴),那么相信下面关于我从事新媒体一年多的一些经验总结和思考,会多少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关于新媒体运营人的职业发展

从事新媒体运营的你,是否思考过关于这份职业的边界?也就是说,假设我用几年时间认真研究新媒体并做到一定高度,我的职业发展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或者说,是否存在某一天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因时代不同而没落导致自己失业?

无论从事哪个领域,我想对于职业发展前景的思考,必不可少。

而对于以上问题我的思考大概如下:

新媒体运营是关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渠道运营、活动运营等相结合的一种工作,而对于从业者其大概成长路径及不同阶段所需具备的能力大致如下:

通过以上不难看出,当你做到了中高阶的新媒体运营的时候,你已经不限于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的限制,而是一个能力相对比较全面的运营人了。所以新媒体运营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比较宽广,除非你固步自封,否则不会存在边界问题。

我们再举个例子,互联网早期尤其是PC时代,行业内存在着大量的网站编辑类的工作人员,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些人大多转型互联网产品或者运营等岗位,但也不可避免有些人未能成功转型,处境尴尬。而新媒体运营作为新生事物,未来几年也会存在一些变数,但我们与那些成功转型的前辈看齐,即便新媒体运营岗位消失,但也一定会有某种新的形态新的岗位出现,且适合已经掌握一定技能的新媒体运营人,所以不会存在失业问题。

而这一切可能的出现都基于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作为新媒体运营人你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也正是因为此,无数从业者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尝试建立自己在领域内的优势,始终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说到这里,也自然引出关于新媒体运营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一些书籍或者在线课程的学习,在大多数时候,类似的学习好像并不能为我们带来质的改变,反而会加深我们的成长焦虑。所以下面,关于为什么学了很多新媒体运营还是看不到切实的改变这一问题,我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思考和经验总结,与大家分享,而这些内容可能是绝大多数新媒体运营课所不能给到你的。

做新媒体我们对一些概念并不陌生,如:规划定位、内容、粉丝增长、策略等,任何有关新媒体课程的讲解都会包含这些内容,那么我也围绕这几个方向说一下通过课程学习你可能依旧无法获知的一些内容。

一、规划定位

貌似大多数不同领域的从业者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课程或者书籍说的都很对,案例也分析的足够细致,但为什么轮到我来具体做的时候,会觉得不知从何下手?

新媒体的规划定位问题就是典型,首先从概念上这就是一个比较宏观的定义。涉及到规划定位,我们可能会从几个角度切入,比如:产品卖点、潜在用户、用户喜好等。而我们发现这些字面上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真正的吃透。

问题出在哪了?

我想是关于你对业务的理解还比较浅层、对于所处行业的趋势研究不足造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你很难通过一些方法论提炼出产品的核心卖点或者用户的真实需求。你看到一些案例,几句话就把他们为什么做出一样决定表达清楚了,而背后通过怎样的方式,多少量级的用户调研才凝练出最终的结果,似乎你在课程里并不能详尽了解。

所以如果你看到了一些典型的案例,不妨多去思考这些案例成功背后都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基础甚至令人抓狂的前期工作,想必收获会更多。

做新媒体规划定位亦如此,多去与用户沟通,整理需求,挖掘卖点,这样你才不会被规划定位这样的概念给架空。诚然这是很无聊且单调的工作,但足够必要。

二、足够有感染力的内容

现在做新媒体运营无人不知这样的概念:人格化内容、虚拟化人设。也就是说让你的文字具备人格化属性,让用户通过文字能够联想到你是一个具体的人,从而弱化内容与用户的隔阂。

但码字这件事儿,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简单,偶尔灵感突现,下笔成文还好,但若是想持续的输出,似乎不太现实。

苦于没有好的办法提升自己写作能力,市面上会出现很多类似这样的课程:“n天让你成为文案高手”、“n天让你掌握爆款文章的逻辑”、“N种技巧让你快速逆袭从小白成为文案大神”等。再加之甚至于几十元的价格,无疑降低了我们的决策成本,而对于提升的渴望也促使我们加入了这些课程的学习之中。

但是,你要控制住你自己啊!这世上果真有这么易得的东西吗?很明显没有。承认大家对于知识对于提升自己的极度渴望,但真正学习之前一定要认清一个问题:

这些精炼出的写作方法论仅供参考和借鉴,并不能为我在短期内带来质的改变。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你在新媒体运营之前并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且对于写作本身还没有培养出兴趣,那么你相信一门课程会让你彻底改变吗?或者你的新媒体运营文章的编辑大多数是伪原创而没有真正的思考并实践过原创内容如何生产的,那么你不觉得这么薄弱的基础,即便是在大神的方法论面前,也似乎是没什么意义的吗?

能够写出足够有感染力的内容,是每个新媒体或者内容运营人的追求,但通过以上的思考,或者我们更该知道当下的自己需要补足的一些基础能力。在内容创作上,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践、总结、用心思考,那么你也同样会一直困惑下去。

三、粉丝增长

假设你对新媒体规划定位和内容持续生产都没什么问题了,那么粉丝增长应该是你需要关注的下一个重点对象了。

虽然现在大多数公司新媒体运营岗位的存在只是为公司形象考量,保证日常更新即可,而不是为业务增长转化负责,但新媒体运营人如果想保持自己的一些竞争力,我想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粉丝增长,我们随口都能说出一些方法:裂变涨粉、互推涨粉、活动涨粉等。随着流量越来越昂贵,涨粉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我所见到的一些课程分享里,以及一些提供涨粉服务的机构,也都有涉及涨粉操作。看似具体的操作背后,关于涨粉,有哪些我们不太好考虑到的内容呢?

首先对于粉丝增长的目的我们要有清晰地认识。

粉丝增长并不是属于那种单一的操作方法,增长背后的目的有很多,而最不现实的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不去考虑增长过后如何留存的问题。

粉丝增长无外乎两种大的方式,付费增长和免费增长。

付费增长,那么可能是我们的新媒体平台因某种目的需要短期内积累大量粉丝,然后通过后续的运营手段自然筛选出目标用户,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动态平衡,而但凡这样的涨粉方式大多需要满足这样的前提:对于账号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和持续优质内容的产出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否则用户一脸懵逼的关注了你,也会一脸懵逼的走人,这还是比较好的结果,严重的是你通过某些方式引导粉丝关注,却提供不了有价值的内容,造成一定得负面印象,此时再想挽回,成本将无限抬高。

免费增长,可能是公司仅仅将新媒体定位在保持官方对外形象展示的位置,所以不会对粉丝增长或者转化抱以期待。而另一种可能是新媒体平台前期已经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积累了一定量级的粉丝,接下来要去做的是通过内容、活动等运营方式持续的做输出并维系新媒体平台粉丝的自然增长。

而大多数公司的新媒体运营所处境况更偏向于第一种。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为自己在粉丝增长上做一些目标规划,并实践尝试,相信会很快理解不同涨粉背后的逻辑,及对于为什么涨粉这件事儿有了更深刻的见地,当然前提是你有一定的危机感并认为新媒体运营是可以为结果负责的且这事儿还很重要。

相较于付费,免费增长粉丝的方式更考验一个人的运营能力,比如你创作的内容的感染力、传播性或者策划的活动的影响力等,所以无论公司是否有硬性要求,多去尝试终归对你的能力提升有帮助。

四、策略意识

貌似这个概念对于不少新媒体运营伙伴有些难以理解或者觉得有些言过其实。

其实不然,新媒体运营为什么需要具备策略意识及策略意识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呢?

我们大可把一个新媒体账号比作一款产品,而新媒体运营新人入门阶段可能是最基础的内容运营。但假使你做了1-2年的时间,依旧停留在如何产出内容的层面,不明确没偏内容的产出目的,那么你接下来的能力提升自然会受到局限。一款产品随着你不断深入的接触,需要你对于产品的整体有大局观。

产品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如何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拉新、促活、转化、维系、召回等一系列动作?以及如何结合产品定位规划,将目标进行拆解,到可以具体执行的层面?

这是我认为的新媒体运营做到一定阶段,你需要具备的策略意识。

相较于一款产品,多人分工协作的情况,新媒体运营更多的是一个人单兵作战,而你对于一个账号的理解也应该随着工作的深入,不断地提升,并做出改变。

当然有些伙伴认为策略层面的问题是上层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你作为新媒体平台的实际操作者,无疑占据了一定得话语权,你需要做的是通过自己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将反馈意见 递交上去,让你所负责的新媒体平台能够不断迭代优化,而这一步则是新媒体运营策略意识的具体体现。你不再是一个账号的执行者,更是掌控者。

有关于新媒体运营,以上这些内容我想绝大多数新媒体运营课估计都不会给到你。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课程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是如何理解并消化运用的。每个人所处的公司不同,新媒体运营的岗位重要性也不同,所需要你具备的具体能力要求也不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借鉴和放弃,更重要。

最后我这里做一个总结,新媒体运营如何掌握那些课程背后隐形的干货。

挖掘本质:无论是内容、增长还是活动等的具体技能的学习,一定不要被浅层的认知蒙蔽,轻易获得满足感,多去挖掘课程及案例背后那些未被讲到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比课程或者案例本身更具参考意义。

实践积累:哪怕你学了几百小时的课程,读了几十本书,如果没有真正实践尝试,你依旧也只是个小白和新手,且无法得到质的提升,所以与其相信捷径的存在不如相信10000小时定律。

危机意识:不要认为自己仅仅因为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年限久了就会有竞争力,如果你无法做到以上的几点,你并不安全。新媒体运营市场缺口很大,当大多数企业认清,新媒体如果通过一个高阶人才掌控是可以达到更多预期的目标的话,那么你的处境也将很尴尬,且随着越来越多足够努力的人进入到这一领域,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如果不想成为被淘汰的那个人,一点危机意识还是要有的。

以上,希望对于处在焦虑期且寻求突破瓶颈的新媒体运营人能带来一些帮助。

初级运营学技巧,高级运营靠经验

运营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新人和老人需要注意的点是什么?初入运营时如何学习技能积累经验?运营进阶后如何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工作当中?本文作者以运营工作者的身份介绍了运营从初级到进阶过程当中,技巧与经验各自的成长与重要性,希望能给职场中的运营小伙伴带来帮助。

初级运营学技巧,高级运营靠经验
初级运营学技巧,高级运营靠经验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打乒乓球吗?不会的话,我告诉你打乒乓球的方法,挥拍把球打到对面去就可以了。打乒乓球的方法我讲的很简单,复杂的方法大家在网上看视频会有很详细的解说。

如何打乒乓球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那么我在问大家一句,你会打乒乓球吗?也许大家会说,我会了。

的确,咱们做运营的都很聪明,打乒乓球的方法,我相信不出几天就能把其背的滚瓜烂熟,方法我们都懂,但是真的在实操中,遇到个连续打了一年乒乓球的。

虽然大家都是用的同样方法,但是咱们大概率打不过对方,为什么打不过,这就是技巧和经验的区别了,你懂,未必能理解,别人懂,还理解的深,你如何和别人比呢?

一、初级运营学技巧

但凡看这篇文章的大概率是运营人了,不管是老人还是新人,都有过同样的历程,即刚刚做运营那会儿,你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吗?可能未必会,但是你的师傅会教你,教你如何上架商品,如何做数据分析,以及如何策划方案等等。

作为运营新人,也许你未必能够理解为什么做社群运营要每天在群里抛话题,但是你按照师傅说的做就对了,新人运营,先不要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先学会怎么做是首要的。

怎么做其实就是做事的方法,也有技巧存在。我做电商运营也是才接触不久,对于从新人到老人这个阶段还有一些印象。

我记得刚开始做电商运营时,就感觉像突然被放到了一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哪里都有草,哪里都有羊,哪里都有路,似乎哪个方向都能走,但又不知道先往哪个方向走。那就先从最基本的上架、下架、作图、优化素材、投放广告开始吧。

这些东西如何做,网上教程一大堆,看了四五本电商运营的书,感觉电商运营也就那样了(技巧那块)。你说测图从小白到老手我会了吗?我也会了,我知道先做个五到十张主图,每次测四张,一周测一轮,找出效果好的一直跑,这就是技巧,我讲出来,你一听你也会。那是初级运营最基本的工作技能。

现在我再去测图,我不会那样测了,我会先看看这个类目同行作图的风格,尤其是排名靠前的,比如洗面奶,大多是仰拍的两支装,给人一种很高很大容量的感觉,我在作图时就会参考这样的思路,做出一两张觉得可以的图,直接去开车,效果一般不会差,这就是从技巧过渡到了经验。

技巧的特点是只要肯用心学,没有学不会的。现在的网络速度让信息的获取方便多了,不像我们老一辈,网络不发达,检索想要的信息可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既然想学就能找到,无非就是看你有没有学下去的信心了。我做电商前看了四本书,你如果初次做活动运营、数据运营等,有没有看过与之相关的书籍或视频呢?比如《全栈运营高手》,你懂得。

二、高级运营靠经验

一个运营如果做了四五年运营依然是靠技巧活着,那他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掉。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运营岗,做久了都是有其经验之谈的,经验就是你不花时间是掌握不到的。

就像我现在做电商运营,虽然才几个月吧,不过咱勤奋那,经验这块估计和两三年电商运营有的一拼了。就像我现在理解的开车思路,就算告诉大家了,未必也能学的会,顶多是照葫芦画瓢。

以开直通车的投产为例,上次我在群里问大家,拉投产的方法有哪些?有的说优化成本,有的说降低出价,有的说涨价,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能不能提升投产呢?都是可以的。

做电商运营的一贯思路是前期保本开车,开起来后把投产拉起来,然后开始盈利。话虽如此,但是真的实操后,你会发现你一涨价,链接就挂了。你一降低出价,就没曝光了。

看着每天花出去的银子,营业额是有的,就是不赚钱,你干着急,却又没得办法,其实不是没办法,而是你没有提升投产的经验。

我这几个月就研究拼多多的直通车了,提升投产并不像书本上说的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的,要结合实际情况。比如你的利润空间足够大,提升投产可以选择降价。

如果没有利润空间,你要看有没有自然量,有的话就限制每天的额度,用自然单来提升投产。如果没利润,没自然单,提升投产可以建高客单的SKU,提升客单价,前提是按成交出价。

如果没利润,没自然,客单也稳定,提升投产还可以拖价,一边拖一边去打探市场,问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做的价,你们做不了,好好反省下。

以上说的就是经验了,当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我的经验会告诉我该选择哪个解决方案来解决是最优解,而会技巧的人眼里,所有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解题思路,这就不对了。

三、从技巧到经验

所谓熟能生巧,也就是技巧玩熟了都会成为你的经验,当你有了经验,你才算真正的入门了。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凭技巧在赚钱还是凭经验。你的技巧别人会吗?你的经验有多大的价值?

技巧到经验需要多久时间没有标准,有的工作确实也不会有经验之谈,比如搬砖,他的天花板就那么一点点高,就算你有十年的搬砖经验也就那样了。但是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电商运营的五年经验和五个月经验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的。

我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悔,如果我一早做的是电商运营,而不是产品运营,想我如果有十年电商运营经验,现在怎么也得身价过千了吧。

这么多年一直有着持续输出干货的习惯,输出的内容也算是个人经验的沉淀,为什么能持续好几年都写出新东西,说到底还是每天都保持着经验值的提升。

就像我今天又掌握了一个新技能,学会了字体软件的使用。同时又加深了电商素材的经验,素材是仓库商品的延伸,你不可能让用户到你的仓库去选品吧,那么把仓库的商品用恰当的图片呈现出来,把你想卖的东西,用图片的形式吆喝出来,打动到了用户,有了成交,电商的链路就跑通了。

四、最后

技巧不难学,经验学不会。这是事实,你可以教别人技巧,但是经验教不了。不是你说不清,而是别人学不了。经验只有自己在用技巧实操的过程中,一点点的去悟、去理解,不管理解到了哪一层,才会一点点变成你的经验,当你有经验,你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老运营了。

2023,还有人看公众号吗

大图变小图,“门脸”没了。

2023,还有人看公众号吗
2023,还有人看公众号吗

2月,微信再次迎来一波更新,#微信一手机号可注册两账号#迅速冲上热搜榜第一。与之不同的是,微信同期对公众号信息流的调整却鲜有人问津。

如果你也不知道公众号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妨打开微信订阅号消息页面,注意看看现在还能见到几条大图展示的推送。

以往,订阅号消息的头条文章均展示封面大图,而次条展示封面小图,3 至 8 条则会折叠。但现在,所有“不经常阅读”且“未加星标”的订阅号消息则会全部变成小图。之前,微信对于小部分用户长时间不阅读的订阅号消息也会以小图展示,但此次调整后,判定“不经常阅读”的扫射范围明显更大。

虽然微信官方并没有公布判定标准,但据笔者观察,本人许多本周内就打开过的订阅号也被判定为小图展示,可见新的标准不仅有关于“近期打开”,还有关于“阅读频率”。一定要近期阅读过,且读的次数足够多,才能被网开一面。否则,就必须手动为每个订阅号添加“星标”,才能让其推送消息以大图展示。

2018 年 6 月,微信在 6.7.0 版本里第一次将订阅号消息的展示方式从“列表”改为了“信息流”,其“头条大图+次条小图”的样貌基本成型。5 年前的那次改版曾引发轩然大波,但如今的改动却悄无声息。公众号对内容创作者和读者的吸引力减退已成事实。

作为一个已经存在 10 年的老产品,公众号在舆论场上的地位在下滑,它对腾讯集团的意义也在下滑。视频号成为了“整个集团的新希望”,而惯写图文的公众号创作者被留在了沙滩上。

“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是无人在意”

此次改版的负面影响对于公众号创作者们来说是毋庸置疑的。缺少了头条大图的吸引,推送消息更可能被埋没于标题信息流之中。以往一页之中最多填充 2 个号的共 4-5 条消息,还有图片作为调剂;现在要跟 3 个号的 6 条文字消息抢注意力。

对于主要更新漫画、插图的号来说,这种打击更加严重。本周,许多以更新图片为主的公众号都以较吸引眼球的标题发文,如“最后一次见面”、“再也见不到我了”等等,提醒读者给自己的号加“星标”。文字公众号则多在文末添加醒目指引,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部分账号提醒用户星标的推送内容截图

一位有 5 年以上百万粉公众号运营经验的人士告诉 36 氪,这次改版给创作者带来的影响非常负面,对于阅读量和创作热情来说都有打击。头条大图本来就像店铺的“门脸”,大家过去几年学了一手装饰门脸的功夫,但是现在门没了。目前创作者们除了通过以上两种“笨办法”来求星标以外,也没什么其他好主意。

“我们在自媒体圈子里讨论了一下,大家觉得现在的状态就是‘温水煮青蛙’。2020 年订阅号信息流打乱时间排序,那时候生存环境就开始变得艰难了。但是当时舆论场上起码还有争论的声音,现在已经悄无声息。”该人士说道,“这背后也反映了公众号这些年对大众吸引力的下降。”

也有微信生态研究人员对 36 氪分析称,此次改动对内容创作者确实不太友好,“但微信改版考虑的主要是一般用户的体验,毕竟创作者在微信生态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群体。”他认为,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样调整或许是希望提升阅读效率。

“在公众号打开率整体下滑的前提下,改版之后,用户的信息流页面更精简,他们对常看的帐号粘性也更强。这就要求创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用户粘性和内容质量。”研究人员称。

小图之后,信息流一页能呈现的内容确实更多,但对于大部分阅读能力一般的人来说,图少字多更可能会打击他们打开公众号这个产品的兴趣。很难说大部分人真的在乎那一点点效率的提升。

左右互搏,又要开始了吗?

除了“怎么办”以外,很多人还在困扰“为什么”。

微信在对许多功能的设计上都曾呈现出“左右互搏”的状态,这种情况常出现在一个功能问世的早期阶段。比如“微信之父”张小龙一开始设想小程序应该主要服务于线下生活场景(如今最活跃的是电商、生活服务和工具)、视频号不要花钱邀请明星入驻(后来办了很多场演唱会)、引导用户发“视频动态”展示在名片页面(这个功能后来直接被砍掉)等等。

公众号在早期也曾呈现出这种实验状态。2018 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称“公众号没想过要做一个所谓的信息流”,他更在意“如何改善用户对订阅内容的阅读效率”,“对用户订阅的东西,怎么样才能找到它,找到重点,这个是我们想要做的。”

但半年后,订阅号消息的展示方式就从“列表”改为了“信息流”,并奠定了它后来 5 年“头条大图+次条小图”的样貌。如果按照张小龙“提升效率”的标准来看,如此调整显然不是效率最高的信息排列方式,但却是对基本盘用户最友好的展现方式。

但公众号的实验期其实早已结束。在这之后,订阅号信息流的样貌基本没大动,只在小功能上增增减减,以及在 2020 年打乱了推送的时间排序。后来即使公众号缺乏新鲜血液的问题已成顽疾,微信团队也并没有改变信息流的主要呈现方式(关注而非推荐),而是在“看一看”里另外开辟了一块发现新号新内容的广场。

那么,这一次,到底为什么?

36氪与数位微信生态圈内人士交谈,大家莫衷一是。有意见认为,微信或许希望引导更多用户去看视频号而不是订阅号,但这简直等同于“为了锻炼右腿而自断左腿”;也有意见认为,微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创作者跟读者建立强绑定关系,但这也是以伤害整个产品的吸引力为代价,并不合逻辑。

原因无法确定,现在我们只能看结果。

在新版本下,能够每天多次推送消息的账号(通常为机构媒体,如36氪,每天能推送三次消息)有更大概率被判定为“常读”,从而保留大图展示的权利;

广告内容,仍然保持大图展示,同时因为信息流里大图减少而更显得醒目;

头条发布视频内容的账号,不论是否常读、是否星标,都将被大图展示;即便视频没有发布在头条,也会被特殊展示在信息流中部位置,同时因为信息流里大图减少而更显得醒目。

从左至右依次是:头条发视频的展示效果;账号任意位置发视频的效果;常看账号的展示效果。

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者自然会被引导发布更多的视频内容。而对于不擅长创作视频的账号来说,就只能面对更加内卷的竞争环境,和兴趣更低的用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