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小红书

小红书和小绿书有什么区别

小红书小绿书有什么区别?几年前听过小红书,知道那里面有视频、有PPT、有各种教程,小红书可以在小红书里开网店,也可以直播代货。

小红书和小绿书有什么区别

小红书和小绿书有什么区别

我也是工作的需要,才了解到的,小红书博得了00后的喜爱,生活上有什么不会的知识,可以在小红书搜索学习,小红书就像当时百度一样人人皆知。

继续阅读

小红书新算法揭秘:99%的人都理解错了

各位读者,如果到了2025年,你还只知道小红书的CES算法,那难怪你的小红书做不起来。

小红书老早就更新了算法,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仔细研究他们技术团队公开出来的算法,发现了三个被99%的人忽略的关键信息。

小红书新算法揭秘:99%的人都理解错了

小红书新算法揭秘:99%的人都理解错了

看完这篇文章,你对小红书算法的理解,能超过绝大部分从业者。因为大部分人都看不到我的文章,他们只能去看点造谣洗脑割韭菜的水文。

继续阅读

小红书运营推广的15点启发,值得收藏

9.28进行了圈内首期小红书专题直播分享,3个小时高密度输出+现场问答。浓缩了15个核心观点,希望能够对想入局或正在做小红书的商家们一些启发。

小红书运营推广的15点启发,值得收藏

小红书运营推广的15点启发,值得收藏

1. 小红书的用户逻辑跟抖音完全不同。在抖音,你的视频前 3 秒能不能抓住人,是决定生死的关键。但在小红书,它是瀑布流的四宫格,用户第一眼能不能点进来,全靠封面和标题。

所以很多人把抖音的素材平移过来,流量跑不动,不是内容不行,而是你压根没过“第一道门槛”——你的封面和标题根本没有吸引人点开。记住,在小红书,封面+标题>正文内容。

继续阅读

小红书,悄悄投了一家机器人创企

近日,工商变更信息显示,深圳市宇灵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权融资,新增投资方为厚雪资本和小红书旗下的“薯能生巧”。

小红书,悄悄投了一家机器人创企

小红书,悄悄投了一家机器人创企

作为国内生活方式类内容平台,小红书在过去几年极少参与机器人等“硬科技”投资。这一次押注,却落在了一家刚成立不久、项目方向相当独特的初创企业身上。

一个“另类”的产品

据网络公开信息,成立于2025年7月,号称致力于打造“飞行宠物级的情感AI伴侣机器人”。

继续阅读

小红书能与微信公众号关联了

今天有个朋友来我办公室,聊到小红书运营,说现在小红书可以直接关联微信公众号,输入推文链接,即可自动排版生成小红书长文笔记。

小红书能与微信公众号关联了

小红书能与微信公众号关联了

我去尝试了一下还真是,特地给大家录了个视频。目前企业认证公众号才可以关联,个人公众号似乎还没开通。

首先来聊聊小红书与微信公众号的关联具体有啥内容:

继续阅读

本地生活领域,小红书突然发力,168元一年的小红卡

在流量与低价之外,寻找本地生活的第三条路。本地生活领域,小红书突然发力。

本地生活领域,小红书突然发力,168元一年的小红卡

本地生活领域,小红书突然发力,168元一年的小红卡

2025 年的秋天,本地生活赛道的战火重燃。当京东、阿里重金布局,高德以「扫街榜」切入腹地,整个赛道似乎又回到了「流量、低价、补贴」的经典叙事中。然而,小红书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伴随着第三届「马路生活节」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城的同步开启,小红书正式推出了一款名为「小红卡」的本地生活订阅会员服务。用户花费 168 元购买年卡后,不仅可以获得参与「马路生活节」系列活动的门票,还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于数千家精选本地门店中享受全年全店 9 折的优惠。

继续阅读

从公众号自然流到小红书月成交100万+,他在教培“内卷赛道”做对了什么

在教培行业,有这样一个细分赛道:客单价不足 2 万,服务周期却长达 6-9 个月,学生需集中食宿、高强度备考,平均一节课收费仅 10-20 元——这就是广东春季高考培训。

从公众号自然流到小红书月成交100万+,他在教培“内卷赛道”做对了什么

公众号自然流到小红书月成交100万+,他在教培“内卷赛道”做对了什么

而在这个“低客单价、高交付成本”的赛道里,@猫猫头 和他的团队用几年时间硬生生做出了千万级营收:从公众号自然流起家,年服务线下学生超 1000 人、线上学生近 1000 人,今年更是在小红书组建 4-5 人团队,月成交 100万+。

作为运营社 2018 年就关注的“老粉”,@猫猫头 不仅对教育行业有深刻洞察,更在流量获取、团队管理上踩过坑、摸过规律。今天,我们就通过他和小贤的对话,聊聊教培细分赛道的生存逻辑、流量破局思路,以及中小团队的运营管理心得。

继续阅读

现在不做小红书,以后就只剩陪跑了

今天想和大家说,下半年打算做小红书的,真得抓紧九月份这个黄金期!

要是错过九月,越临近双十一就越不好做。

现在不做小红书,以后就只剩陪跑了

现在不做小红书,以后就只剩陪跑了

每年大促期间平台流量都在抢,资源明显倾斜给品牌商家,那时候流量低真的太正常了。

对普通人来说,早点动手就是最大的优势。你会发现起号没那么难,发笔记也挺轻松,随便选个品偶尔也能出单。

继续阅读

小红书如何成为文旅生意的新增量

以人为尺,丈量文旅生意的下一站。

在文旅行业加速复苏、消费需求不断迭代的当下,小红书如何精准捕捉用户兴趣、高效链接消费场景,成为每一位从业者的核心课题。

小红书如何成为文旅生意的新增量

小红书如何成为文旅生意的新增量

作为深耕生活与兴趣领域的内容社区,小红书自诞生之初便与文旅紧密相连,从早期的旅行指南分享,到如今汇聚3.5亿月活用户的文旅趋势场,以内容为桥梁,见证并推动着行业变化。

小红书已成为年轻人寻找旅行灵感、规划行程、分享体验的首选平台。海量真实、优质的旅行内容在这里汇聚。小红书通过真实的用户链接,帮助文旅品牌实现从品牌建设到文旅消费的双增长。

继续阅读

用户量不如B站,小红书利润居然是B站的55倍

在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平台版图里,小红书始终是一种“另类存在”。用户量不及快手,月活低于B站,但在盈利能力上,它却实现了惊人反转。

用户量不如B站,小红书利润居然是B站的55倍

用户量不如B站,小红书利润居然是B站的55倍

近日彭博社报道显示,小红书2025年的盈利预期达到了30亿美金。这意味着,它可能在盈利规模上首次超越快手(快手2025H1利润12.42亿美金)。对于一家曾经十年屡次被质疑“用户价值难以兑现”的公司,这是一次彻底的扭转。

同时最新的投资组合文件显示,小红书近期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也达到了310亿美金,相比去年的170亿美金,暴涨近80%,但从股市给予内容平台的定价来看,小红书依然被低估。

继续阅读

在家做小红书,把微信加满7000人,如何做到的

前两天又有学员反映,因小红书导流被处罚限流7天。其实早在六月份就分享过平台严抓导流的新规,果然不久后,就陆续有以前的学员反馈账号问题。

在家做小红书,把微信加满7000人,如何做到的

在家做小红书,把微信加满7000人,如何做到的

账号一旦被系统识别为导流,轻则限流7天,重则禁止评论、甚至一个月无法发布作品。还好,我的主业接单账号至今一切正常。主要是因为去年就关闭了私信功能,彻底切断了直接咨询入口,仅通过在简介中隐晦引导添加微信。

同时,评论也几乎不回复。关闭私信,不回评论,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极大降低了被系统判罚的风险;坏处就是,会错过一大波咨询粉,并且账号评论区缺少互动数据。但这也没有什么好惋惜。

继续阅读

小红书推出本地生活“小红卡”会员业务,首期开放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市

小红书本地生活会员服务“小红卡”正式上线,并在App端“个人主页”面向购卡的会员用户开放平台本地生活入口,与电商入口“市集”并列。

小红书推出本地生活“小红卡”会员业务,首期开放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市

小红书推出本地生活“小红卡”会员业务,首期开放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市

据了解,“小红卡”首期面向上海、杭州和广州三个城市开放。此前,小红书本地生活账号“土拨薯”曾公开“小红卡”业务的招商信息,此次“小红卡”服务正式面向消费者开售。

据了解到,目前“小红卡”服务面向全国消费者开放体验和购买,但仅限在上海、杭州和广州三地使用。

继续阅读

星巴克与小红书「联姻」,做兴趣社区

线上兴趣社区层出不穷,从最早的博客时代,再到垂类兴趣社区如哔哩哔哩、虎扑、豆瓣等兴起,这些社区在各自领域吸引了黏性颇高的用户。但反过来看,一个线下版的兴趣社区又该以何种形态兴起?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 9 月初,星巴克中国与小红书 APP 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启动「兴趣社区空间」独家合作计划,实现星巴克「咖啡馆体验」与小红书「兴趣友好计划」的深度融合。

星巴克与小红书「联姻」,做兴趣社区

星巴克与小红书「联姻」,做兴趣社区

具体来看,星巴克计划在全国筛选 1800 余家门店,升级为宠物、手工、骑行、跑步四大主题「兴趣社区空间」,交由抱有相同兴趣的员工,即星巴克伙伴们来运营。

宠物友好空间:450 多家门店分享免费的爪布奇诺、「无浓缩美式」和休息站,不定期举行宠物派对、生日会、领养日等活动,成为爱宠人士和萌宠们的据点。

继续阅读

为什么你的抖音素材在小红书跑不起来

为什么你的抖音素材在小红书跑不起来?看似都是内容社区,但底层的算法逻辑、用户使用习惯和内容生态有本质区别。

为什么你的抖音素材在小红书跑不起来

为什么你的抖音素材在小红书跑不起来

一、如果是先做抖音,后做小红书

往往都会直接拿抖音素材来小红书直接用,用起来会发现在抖音数据表现很好的素材,在小红书怎么都跑不起来。

都是内容平台?为啥差异就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导致的?我会用三个维度给大家讲清楚。

两个平台看似都是内容社区,但底层的算法逻辑、用户使用习惯和内容生态有本质区别。

继续阅读

12年来首次被单独“约谈”,小红书难以抉择的十字“露”口

2019年5月,刚开始推进商业化不久的小红书,遇到了一个“门槛”。当时,小红书的用户规模刚刚破亿,生态基础的扩大,吸引了不少KOL与MCN机构涌入,伴随着这股热潮,平台的内容生态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走向,比如“烟草门”、比如笔记造假……

12年来首次被单独“约谈”,小红书难以抉择的十字“露”口

12年来首次被单独“约谈”,小红书难以抉择的十字“露”口

对此,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当即立断,平台很快以公开信的形式升级品牌合作人规则,在涉及的1.7万人中,被小红书取消资格的KOL便达到1.2万人。这一事件,也让当时的小红书陷入“清洗KOL”的舆论风波。

然而即便如此,在随后接受《中国企业家》的访问时,瞿芳还是进一步表明立场:“到今天为止,我们97%的内容是由UGC贡献的。”在她看来,“小红书是UGC平台,我们一直在看UGC贡献的占比,这是我们平台的定性,我们非常清楚当KOL也在给我们贡献大量优质内容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自己姓什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