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内部讲话称:AI大模型开源意义不大,百度绝不抢开发者饭碗。

AI大模型开源意义不大,百度绝不抢开发者饭碗
但你一定要说话算话哦,可千万别说:“我永远不做手机,谁再敢提做手机就给我走人”,结果5年后自己的手机销量排名第一。如果百度也这么干的话估计AI也没人用了。
李彦宏认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闭源大模型才有有真正的商业模式,能够赚到钱,只有赚到钱才能聚集算力、聚集人才。
他说,闭源在成本上反而是有优势的,只要是同等能力,闭源模型的推理成本一定是更低的,响应速度一定更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动物世界》。
最近,靠着文案诙谐、梗量十足的动物解说视频,“维C动物园”成功加入抖音、B站网友的追更名单。
维C动物园账号1个月涨粉超300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动物世界》
明明是大家熟悉的《蓝色星球》《冰冻星球》等动物纪录片,但“豹炸了”“穴区房”“饭有引力”等词汇却让网友们怀疑起“维C动物园”的精神状态。“维C动物园”的颓废文学到最后甚至带了点哲学意味:
昨天的明天是今天。
三百六十行,行行干破防。
既然正义都能迟到,为什么我上班不能迟到。
在失败这件事上,它一向很成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国产软件“一哥”用友,22年来首次亏损。
近日,用友发布2023年业绩财报,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9亿元盈利,转盈为亏。
用友软件亏损近10亿元,王文京“断臂”求生
这也是用友20多年来首次录得亏损。
这两年用友的利润持续下滑,创始人王文京的个人财富也大幅缩水。据胡润百富榜数据显示,王文京的个人财富从2021年的国内排名63位,个人财富630亿元,大幅缩水到290亿元,个人排名也跌至171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净利润从2019年的11.83亿元,逐渐降低到2020年、2021年、20222年的9.85亿元、7.08亿元和2.19亿元,直至2023年的亏损9.67亿元,用友网络的市值也一路下跌,从2020年最高点的53元每股跌至当下的不到12元每股,蒸发超过3/4。
CNNIC发布了最新中国互联网报告,报告显示:
2018年中国有523万个网站,2023年13月下降到388万个,5年时间网站数量下降30%,但相比于2022年12月,竟然还多了1万个网站。
中国网站数量比2022年多了10000个
我还挺好奇的,这多出的1万个网站是做什么的?是把小程序备案也算上了吗?还是把独立APP备案也算上了?
另外,你别看还有388万个网站,实际上真正的实控人并不多,你就拿卢松松来说吧,我手里头还有各种备案的网站20多个。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做网站的人并不多了。
近日,1688终于带领着大量工厂店,吹响了入淘“号角”。
前期,1688会在淘宝开设三家店铺,分别为严选淘宝店、企业自采天猫店和工业行家选天猫店。后续这些店铺将整合成一个类似天猫超市的频道,并在淘宝推出1688严选贴牌的源头厂货。
1688入淘,抖音、快手、拼多多的“低价”战事升级
淘宝方面表示,对淘宝买家来说,源头货、出厂价、包邮买和免费退将成为消费新常态。首期三家店的商品全部由产业带源头厂商直供,支持 0 元下单、1 件包邮、24小时发货和7天无理由退货,大部分商品都赠送运费险和支持退货免运费。
把源头工厂的批发卷成零售,制造业老板们会感谢1688吗?
1688渴望更多C端消费者,与抖音、快手、拼多多争抢低价消费市场,才是根本。此举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淘天业绩增长,拿回主动权,还要看消费者是否买账。
过去一年,短剧行业经历了狂飙突进、出海掘金、监管收紧,变局仍在进行时。
市场环境在变。短剧成就的一个个“暴富”神话吸引着多方玩家的下场与押注,市场的极速膨胀一方面加剧内容同质化、粗制滥造、抄袭泛滥等现象,另一方面,经历过首波野蛮生长的红利收割后,短剧也迎来监管层面的收束。这意味着,短剧的传播、转化面临着更深层次的考验。
2024新变局:短剧行业营销进入2.0时代
宣发策略在变。历经一年多的行业淘洗,短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宣发层面。DataEye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微短剧投流市场先后走过暴涨、下滑、平稳三个阶段。
自去年11月份监管口径收紧后,上千部违规短剧被下架,短剧大盘出现下滑,直至监管风波消退后,短剧大盘才逐渐趋于稳定。显然,高成本、粗放式的投流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宣发思路亟待调整。
“一个人要是干一行,行一行,那他就行行都行”。
这是流传在网上的一个经典绕口令,放在互联网行业里,字节跳动也许是最接近这句话的公司。
字节跳动12年,张一鸣的「幸福烦恼」
刚开年的时候,就有消息传抖音电商,这位近年来崛起的新晋玩家定下了全年超3万亿元的总成交额目标,虽然该报道中的相关数据随后被抖音方否认,但对于其报道中的另一内容——“抖音电商将开启低价战略”,相关负责人并未辟谣,也留给了外界相当广阔的解读空间。
实际上,作为如今互联网行业的一极,电商只是字节庞大商业版图的其中一隅。当大多数人的目光依然聚焦在抖音之时,字节也善解人意地将旗下几个核心公司的名字和logo从字节跳动改成了抖音,但在抖音之外,它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将触手伸到了互联网行业的各个角落。
前段时间腾讯财报公布,居然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感觉。
先说一下整体财报的亮点:
1. 总营收6090亿人民币,同比+9.82%;
2. 毛利29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77%;
3. 国际准则下,归母净利1152亿,同比-39%,不过这是因为2022年同期有美团额外的1066亿收益造成;
4. 非国际准则下,归母净利1577亿元,同比增长36%;非国际准则下,撇除了一次性以及非现金类项目的影响,以体现核心业务的业绩;
5.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52%,达到2220亿元。
互联网大厂里面,恐怕就腾讯对AI变现最不着急
在低迷了一段时间后,腾讯整体重拾增长,而且在降本增效下,核心业务的利润同比增长为近5年最高,现金流也显示财务状况比较健康。
在业务构成上,以游戏业务为主的增值服务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但腾讯对其的依赖度在降低,从52%降到49%。而网络广告和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则分别同比增长23%和15%,在腾讯整个收入构成中占比在提高。
3月25日,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发布通知终止营业,而就在上个月,另一家位于上海核心商圈的老字号百货商店,第六百货也宣布闭店。
全世界百货商场都不行了,真的是电商的原因吗
尽管有“租约到期”等客观理由,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大部分人的感情却是很久没逛过百货商场了。对于业界而言,百货业的关店潮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2018年1月,北辰在北京的最后一家百货宣布歇业。2023年8月开了三十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彻底退出上海市场。
近几年百货商城的数量正在一二线城市急速减少。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有42家百货门店停止经营,其中有27家是十年以上的老牌百货商场。到了2023年又有21家百货门店停业闭店。另一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全国百货商场相关企业超过15万家,而目前停业注销的相关企业就达到了11万家,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百货相关企业倒闭。
放眼世界,百货行业的衰弱也已经不是个案,2024开年,美国的梅西百货宣布裁员2350人,并关闭5家门店。日本、德国多家有悠久历史的百货商业都在新一年里关门歇业。
越来越多的淘宝服饰网红店铺,开始下注小红书。
注意到这一点时,晓风正在浏览小红书买手直播间中的带货清单,大量她所熟悉的淘宝网红店商品都出现在买手的“小黄车”中,但更令她吃惊的是很多品牌给到的折扣力度,算下来单价要低于其淘宝店,甚至不必凑单和叠加大量优惠券。而点开链接,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来源于品牌旗舰店。
淘宝服饰网红店铺,开始下注小红书
淘宝网红店入驻小红书由来已久,当小红书被外界视作“种草中转站”时,就有一批敏锐的商家抢先开设账号,将小红书作为淘宝之外的另一“上新地”,投放穿搭博主为店铺引流。
去年8月,小红书吹响“买手电商”的号角,加速拥抱商业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身影也出现在平台,并在小红书尝试“转营为销”,或开设店铺、合作买手承接流量,或搭建矩阵,进行店铺自播销售。
刚刚步入起步阶段的小红书电商,未来能撑得起淘宝网红店的“野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