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行业动态

知乎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谢邀,匿了」成为千古绝唱

就在6月底“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核心文章直指知乎的匿名功能。没想到7月初这么快知乎就下线了匿名功能。

昨天,知乎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7 月 14 日将下线“匿名功能”,此后客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客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知乎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谢邀,匿了」成为千古绝唱
知乎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谢邀,匿了」成为千古绝唱

从此「谢邀,匿了」成为千古绝唱。 知乎匿名功能绝对算得上是知乎特色,也是起家的一个功能。

这一功能的下线,有人叫好,也有人惋惜。

叫好的人认为:很多少明星、企业家莫须有的黑料,什么耍大牌,虐待助理,恋情,全都是知乎匿名闹出来了。这下不能了匿名了,就不能乱吹牛逼了。

担忧的人认为:不仅仅是防止装X,大家说话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我在知乎骂人的时候,都是匿名的以后咱都光明正大的。其实匿名回答的某些行业内幕和社会现象等话题还是特别优质的,直接下线太可惜。

还有阴阳怪气的人认为:直接用身份证实名得了,什么时候断网,大本营没了,知乎结束了,下一步就是只能用本人姓名做昵称了。

知乎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谢邀,匿了」成为千古绝唱
知乎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谢邀,匿了」成为千古绝唱

反正自从IP显示功能出来之后知乎上就再也没有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了。

实际上,匿名系统在知乎只是对客户身份进行了隐藏,但知乎后台仍然能够看到是哪个客户发表了什么内容。换句话说,无论是否匿名,知乎后台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信息。因此,知乎社区存在匿名制度被滥用的问题,例如匿名造谣、匿名挑起矛盾以及制造对立。这主要是因为知乎在对这种行为的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类不良内容缺乏及时的响应和采取更多的措施。

美国将限制中国使用亚马逊、微软云服务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计划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这样的规定将要求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云服务提供商,在向中国客户提供先进的AI芯片云计算服务之前,必须先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

美国将限制中国使用亚马逊、微软云服务
美国将限制中国使用亚马逊、微软云服务

这一消息被《华尔街日报》引用并报道。如果这项新规得到采纳,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云服务提供商在向中国客户提供基于先进制程 AI 芯片的云计算服务之前,可能需要事先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

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堵住一个重要的漏洞。割裂将越来越严重!预料未来将从军事科技蔓延到民用领域,此轮供应链和贸易限制没有赢家,东西阵营的鸿沟不断扩大。

亚马逊、微软云的在国内的是市场份额本身就很小。而且,国企事业单位都不让用外资云,有的还要求国资云。所以这两年天翼云、联通云、移动云几乎都是2-3倍的增长。

美国将限制中国使用亚马逊、微软云服务
美国将限制中国使用亚马逊、微软云服务

AWS(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8.6%,微软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企业出海、跨境电商中,AWS(亚马逊)的占据了近八成市场份额。也就是你们做跨境电商站,大部分用的是亚马逊。而阿里云、腾讯云用的少,松松猜一部分原因是跟审查有关。从国内的云服务商来看,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的客户体验做的比较好,但海外云主机的价格较贵。

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可能通过使用云服务绕过现行的出口管制规定,例如使用英伟达的A100芯片。预计美国商务部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公布相关行动。

你觉得这件事利好阿里云和腾讯云吗?

Meta推出推特竞争对手APP:Threads

2023年7月6日,Meta 正式在美国推出独立的社交应用程序Threads,这是一款直接针对推特的应用程序。类似于Twitter,可以发表短消息和图片。和国内的新浪微博一个意思。

Meta推出推特竞争对手APP:Threads
Meta推出推特竞争对手APP:Threads

Threads称作“推特杀手”,果然是全面对标马斯克的 Twitter ,界面看起来和推特几乎一模一样。扎克伯格称 2 小时涌入 200 万客户。

扎克伯格旗下Meta公司当地时间5日推出名为Threads的新社交应用,对其竞争对手马斯克旗下的推特平台构成“迄今为止最大威胁”。“我们开始吧。欢迎来到Threads”,扎克伯格在该新生平台上的第一条帖子中写道。

Meta推出推特竞争对手APP:Threads
Meta推出推特竞争对手APP:Threads

Threads优势在于它可以直接同步Instagram的客户和粉丝,兼备推特发布公共信息的属性,业内技术咖甚至将这款即将问世的APP称作“推特杀手”。据报道,Threads将提供免费服务,对于客户浏览帖子的数量没有限制。

另外友情提示大家,如果直接用ins账户登录threads,所有ins好友都可以搜得到你的账户。就等同于把微博账号告诉你所有微信好友。

百度百科线了一个名为“我的百科”创作者名片

来自新榜的消息:百度百科最近上线了一个名为“我的百科”创作者名片。

以抖音网红广东夫妇为例:只要在百度搜索“广东夫妇”,就能通过黑金底色的专属词条看到所有信息,还能链接到各大内容平台主页。

百度百科线了一个名为“我的百科”创作者名片
百度百科线了一个名为“我的百科”创作者名片

“我的百科”可以清晰的看到该网红的全网粉丝总量、获赞量、还有活跃平台、MCN等信息。

也可以理解为“超级名片”是专门为自媒体、网红打造的“信息聚合页”。这里面收集了大量网红的信息资料。

百度百科线了一个名为“我的百科”创作者名片
百度百科线了一个名为“我的百科”创作者名片

此前百度百科曾尝试过多种商业变现模式,什么TA说、百科有名、百科竞价广告等,但大都不了了之或者效果不好。希望这次百度百科换一种销售模式,不要老用百度竞价那一套模式了。不仅容易代理商伤心,而且好多产品最终没结果。

2023年3月百度百科在移动端上线了“我的百科”服务,是面向个人有较大影响力的合作计划。最开始百度百科邀请过来一些网红头部达人入驻,后面又和MCN机构合作,把旗下的网红都入驻到百科。现在已经逐步开始对普通自媒体人开放了。

不过这个展示服务只出现在百度APP移动端,PC端没有。据百度介绍,通过这种合作,撬动百度移动生态,提供专属搜索权益,为全网优质创作者打造权威、全面的互联网专属名片。

目前百度的“超级名片”计划和以前的百度“品牌专区”“百科有名”模式很类似。都是有专属的品牌页、超大的首屏展示,唯一不同的是,“品牌专区”面向的是企业,而“超级名片”面向的是个人。

但收费的模式应该都差不多,在加上百度百科的权威性,哪些百度的老企业家认可百度的,并转型做短视频的,一定会回来做一个“超级名片”再续前缘。

誉齐电商实名举报快手平台恶意罚款

最近誉齐电商创始人相天齐实名举报快手平台,大意是:

快手平台认为消费者下单不付款,但却罚款的是商家,导致誉齐电商和他朋友的30多家无货源店铺因各种违规被罚款20000元。最核心的是:誉齐电商说他在去了快手总部后,快手连夜修改了规则。

以下为事件详情:

誉齐电商说:我在2023年1月注册了一家快手小店,自己对接供应链并发货。看到效益不错,我又增加了几个店铺,并邀请身边的朋友一起创业。

2023年6月,誉齐电商因违规被罚款20000元,其他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也被罚款。我被罚款三十家店铺,几乎每个违规都会被罚款。

誉齐电商实名举报快手平台恶意罚款
誉齐电商实名举报快手平台恶意罚款

我的朋友也有几十家店铺,每个店铺都被罚款两万元。据了解,只要在快手开店,几乎都会被罚款,团伙作案罚款两万元,无货源违规罚款两万元,只要违规,就会被罚款。

誉齐电商说他联系了官方小二,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要罚款。甚至还去了快手总部。但得到的回复是多个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下单不付款导致的违规。

他对此非常无语,消费者下单不付款与我们商家无关,为什么要罚款我们商家两万元?团伙作案是什么?无货源违规是什么?扰乱信息的行为该如何处罚?

平台规则明确规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第三次罚款两万元。官方并没有按照规则执行,直接罚款,我对规则不认可。

誉齐电商在快手总部反映了这个情况,但官方连夜修改了规则,这已经严重侵犯了我的利益。我实名举报,希望有关部门能调查一下。以上内容句句属实,我愿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天齐说:以上内容句句属实,我愿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让我们无语的是,官方连夜修改了规则,这已经严重侵犯了我们的利益。我们都是创业者,大部分人都是学生或宝妈。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快手,但快手直接把我们的钱全部发走。

他还说:据我们统计,大概有五千家店铺,罚款金额达到一亿,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被罚款了。这不是罚款,这是诈骗!尤其是我们群里还有人说,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创业,结果被罚款了。

我在大学里创业贷款,但快手直接把我的货款吃了,现在我不敢回家。我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帮助我们。谢谢大家!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誉齐电商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金50万,公司除了做各种平台店群(无货源电商)之外,还在做淘宝无货源,并做有社群和培训课程。

这条实名举报的内容有一个核心内容。他说:“我们都是创业者,大部分人都是学生或宝妈。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快手”。也就是说很多宝妈、草根创业者参加誉齐电商的社群与培训,并带领他们一起做类似无货源电商业务。但现在快手把这些人的店铺都罚款了。

如果这件事暴雷了,那么誉齐电商将无法给学员交代,甚至会影响后续业务甚至导致公司倒闭。

如果坐实了快手平台连夜修改规则,那么快手平台的股价估计要跌5%-15%,也许会引起连锁反应。

你觉得这事后续会怎么处理?会不了了之吗?还是内部消化了?

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

学新闻的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理由是炒作失业率、散布证券市场负面消息,发布攻击否定现行政策和制度的内容。

随后他的微博、头条、公众号等等全都被禁言了。你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吗?

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
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

另外还有一个被官媒批评的是张雪峰,说新闻专业没前途。然后搞的身体不适,住院了。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式不太愿意发表评价或提供解读评论,这种态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形势已经变得非常清晰明了。

网络大V通常对主要问题和矛盾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也知道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只是需要时间。然而,当前整体社会普遍存在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的渲染并不会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反,过度悲观的判断和对政策的负面评价可能引起更多社会不满情绪,这很可能是网络大V被禁言的主要原因。

如今,自媒体已经变得相当艰难,因为门槛太低了,谁都能在网上说两句,而且还能赚到钱。但现在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流量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许多人都认为外卖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实际上,自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53岁的周鸿祎考上了清华博士研究生

绝大多数人在功成名就后,想做的事:盖一所希望小学、去学校当老师或者当学生。而周鸿祎选择了去清华读博士。

360的老板周鸿祎,在他53岁的时候考上了清华博士,昨天周鸿祎微博发文表示:“终于考上了,希望360智脑帮助我顺利毕业。”并附上清华录取通知书的照片。

53岁的周鸿祎考上了清华博士研究生
53岁的周鸿祎考上了清华博士研究生

看录取书上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定向就业),不知道带他的博士生导师是谁,功成名就考博士,无欲无求做研究。

哈哈,老周啊,你这非全日制的,毕业了不好找工作啊,真为你担心以后怎么就业。

周鸿祎,应该是比较成功的高材生,目前有硕士学位,1992年大学本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周鸿祎还是妥妥的学霸,因为成绩优异报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199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虽然前段时间的高达90亿元的分手费,一度让周鸿祎十分尴尬,随后三个月,360的股价也缩水三分之五,分手费剩余足60亿。

这次清华读博,虽然已53岁,相信一定会像他说的,在360智脑的帮助下,不仅顺利毕业,而且再创辉煌,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张勇跟过2任首富,如今身价67亿

张勇先后为两个中国首富打工,如今积攒了67亿的身家。这成就足以让他成为福布斯排行榜TOP 100,也几乎是国内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也超过了他在盛大的前同事唐骏,成为国内新一任的“打工皇帝”。

张勇跟过2任首富,如今身价67亿
张勇跟过2任首富,如今身价67亿

张勇的商业嗅觉极其敏锐,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他在普华永道工作过,05年加入了如日中天的盛大游戏任CEO,在那边工作三年后经历了盛大的由盛转衰,跳槽到了方兴未艾的阿里。

在马云的支持下,他成功帮阿里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一路从CFO做到了集团CEO,成了集团最有威望的人。然而时过境迁,用美团CEO王兴的话讲:时代大逻辑变了,逍遥子的千年不变神功(双11)快失效了。

尽管如此,张勇依然是阿里最了不起的大功臣,如果没有他可能阿里今天早就没落了。53岁的他,手持67亿也算光荣退休了!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实名举报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表示知乎上充斥着太多匿名诽谤,恶意挑拨员工群体与企业主群体对立严重破坏国内营商环境。

其原因是,在知乎上有一个文章叫:亿欧网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严重影响了黄渊普的声誉,而且有人通过知乎的匿名功能说黄渊普曾花钱增涨“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并花钱获得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录取。

感觉黄渊普确实别逼急了,多次在个人微信上反馈给周源,但周源不搭理,一气之下也把知乎创始人周源的微信删了。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随后随着事情的发酵,很多媒体都报道了。

先是知乎官方回复:“知乎有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我们反对编造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行为。欢迎客户通过举报途径反馈给我们,平台将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和处理。”比较官方哈!

后面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终于发布朋友圈回应说将对匿名功能进行调整。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通过这件事让我有了3个感悟:

(1)越是公开撕逼的,越会按照流程办事,不可能有内幕。所以知乎官方和CEO周源的回复非常官方。

(2)原来大佬之间也一样,相互不搭理啊,尤其是占据主动地位的、实力大的都不愿意搭理人。

(3)知乎的匿名提问大概率有灰色产业收入,下面我会解释。

而且因为知乎匿名提问和回答这个功能,松松猜测一定有大量的灰色产业。类似于负面删帖。为什么我比较肯定,因为我们的客户也经常咨询我们能不能删知乎的帖子,因为删帖的违法行为,我们都没接。但我才大概率这里面有不少灰色收入。删一条负面信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这删帖根本没啥成本啊。

说实话,有时候很多知乎的提问挺损的,尤其是针对个人方面,有很多恶意提问。造谣、网暴、抬杠、负能量宣泄此起彼伏。匿名机制本身也只是技术的一种,无关好坏、善恶,说到底还是看利用的人和怎么用。理论上,其初衷是让回答者免除后顾之忧,畅所欲言,但实际过程中,被很多人带偏了。

新浪微博“私信留言收费”,私域引流会更难吗

从6月21日起很多新浪微博客户发现:微博用私信要收费了,确切的说是对方没有回关或回复你之前,你只能发送一条消息。开通会员后能发送更多留言。

我们看到这里有微博私信留言的价格表:

新浪微博“私信留言收费”,私域引流会更难吗
新浪微博“私信留言收费”,私域引流会更难吗

连续包月25元,包季度68元。

小编认为:其实限制“私信留言”条数是是各大平台的基本操作,比如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都有类似的操作。不过大都是限制时间、条数等,但都不收费,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而这次新浪微博独具创新的“微信私信留言收费”模式,明码标价,我想一定会给其他互联网大厂灵感。

毕竟,这几年搞私域流量特别火,什么小红书、微博、微博、百家号等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私信加微信在说。

比如话术:您方便电话沟通或者微信沟通吗,留个联系方式,稍后业务经理 对接您。

无一例外,现在大家流行引流到微信进行私域成交。

我猜测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认为:反正大家都私信也不聊正经话题,都引流到微信。与其这样,不如多赚点钱。于是“微博私信收费”就出来了,捆绑VIP会员一起销售。

其实微博私信收费其实我倒不担心,小编担心是很多互联网大厂平台也学习这种收费模式。毕竟企业微信已经开始收费了。到时候如果私信都收费,你们懂得……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AI有多赚钱?你可能无法想象,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6月21日消息,今年以来,伴随着ChatGPT的迅速走红,人工智能(AI)成为了最为火热的话题,而有远见的人,已经拿它去赚钱了,而且是大赚特赚。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彭博富豪排行榜显示,目前除了股神巴菲特和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LVMH)董事长Bernard Arnault之外,前十名超级富翁所属领域均为科技领域,伴随着股市的反弹, 他们的总财富在今年已经增加了4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00亿元)。

其中,四名富豪表现最优,他们分别为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四人个人财富合计增长了约1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0000亿元)。

AI爆火叠加“效率之年”成本削减,扎克伯格掌管的Meta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136%,公司总市值升至7195亿美元,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 这使得扎克伯格财富增加了570亿美元 。

国家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5月1日《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6月19日,市场监督总局要求加强广告监管。

主要针对直播带货广告、弹窗广告、“软文”广告等新型广告形式,加大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其次是组织开展打击神医神药广告铁拳行动。

国家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国家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对于我们互联网创业者最直接的影响大概有:

(1)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发布的软文广告,必须要注明“广告”字眼,否则罚款。

(2)从2023年7月起,微信不再允许公众号私下接投广告,走官方广告平台,当前抽成比例为5%。这意味着以后不能走私单了。

比如最近有几个广告主想投放卢松松公众号广告,我一看内容有点擦边商说不清。我说让他们走官方的互选平台吧,结果他们不愿意,最后广告投放就不了了之。可以遇见的是,广告主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合规的广告内容。

(3)5月12日,首例达人探店不标识广告被罚1万元,这是一家湖北黄石某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达人探店推广短视频,未标识”广告”,被处罚款1万元。

(4)未知,因为你说不清到底哪个地方违规了,一切以举报为准。尤其是职业举报人的举报为准。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现在还没有被爆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行业被监管的越来越多了,也意味着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热门的行业了。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2019年从阿里退休后,马云一直也没闲着,他又干回老本行:当老师了。只是这次他不再是湖畔大学的老师,也不是师范学院的老师。马云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客座教授。

近日有网友爆料:马云亮相日本,在东京大学教书,讲了2小时,超50名同学参加!来自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5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马云在日本东京大学亮相,为一堂长达2小时的讲座,吸引了超过50名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学生参加。东京大学官网显示,马云将担任东京大学东京学院教授,任期将持续到2023年10月31日。他的研究和教学主要围绕教育和企业创新、管理理念以及未来的吸引力等领域展开。

马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表现得和蔼可亲,极富耐心。学生们对他的课程也非常喜欢,几乎每节课都座无虚席,他们会主动站起来向马云提问,而马云也会耐心地一一回答。

实际上,马云在日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前,已经有网友在日本见过他,并透露他现在是东京大学的教授。要知道,东京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享有很高声誉,位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前。

当老师一直是他的梦想,他阿里卸任CEO的时候也说会从事教育工作,并说换个江湖再见。 江湖一直有他的传说,从未被人忘记……

我觉得马云是想在国内教书的,还特地办了个湖畔大学来教书,可惜被取缔了,有人不允许他教书。

当年的诺基亚本可以收购苹果的

诺基亚在2008年的时候,有个员工每周给ceo发一封邮件,提议收购苹果以避免未来在手机市场对公司业务的冲击,话说当时诺基亚功能智能键盘机如日中天,ceo那听得这些,后来不胜其烦在第二年直接把那名员工开了。

当年的诺基亚本可以收购苹果的
当年的诺基亚本可以收购苹果的

可是市场跟诺基亚开了个玩笑,从2010年开始诺基亚手机业务开始走下坡路,苹果一骑绝尘,雄起过程中不断蚕食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直至诺基亚手机业务在elop的领导下走向末路。

生活的奇妙在于他充满未知,未知带来恐惧的同时,不确定性也给了人们希望,总有智者能拨开迷雾,预见未来的精彩。

以史为镜,你觉得眼下的混沌蕴量着什么变革和机会呢。

周鸿祎公布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

周鸿祎公布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
周鸿祎公布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

一张图足以说明千言万语。当松松看到周鸿祎发布的“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的时候,我就明白了。360是要做人工智能的底层应用啊。什么通义千问、文心一言都绕不开“审查”。

从360公布的数据来看,360已经开发出了多级过滤和审核体系,有敏感词词典、敏感词服务、敏感词判断,凡是客户输入的内容都会进行一次“敏感词过滤”的过程。如果涉敏就会中断会话。

最最重要的是:还有定期抽检敏感词,还有人工初审和网监部分的复审。

不过想说的是:互联网发言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美国、英国别听他瞎逼逼,其实一样有审查发言的机制。

这套体系可以说没啥新鲜的,毕竟早在网站时代就是这样操作的,我们这些老站长早都见怪不怪了。只是这次360把这套流程体系应用到了人工智能AI层面,但360面向的又不是普通大众,所以对大家没啥影响。

毕竟360这两年全面转型做政务业务之后,它一直主攻的就是安全领域,做政企业务了。可以说360这两年在普通大众的视野中基本消失了。另外,华为、腾讯、百度、阿里,这些互联网大厂的业务风向也从大众领域转型政企服务了。

你看看现在推出的类ChatGPT服务,几乎都是让企业API的,没个人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