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行业动态

誉齐电商实名举报快手平台恶意罚款

最近誉齐电商创始人相天齐实名举报快手平台,大意是:

快手平台认为消费者下单不付款,但却罚款的是商家,导致誉齐电商和他朋友的30多家无货源店铺因各种违规被罚款20000元。最核心的是:誉齐电商说他在去了快手总部后,快手连夜修改了规则。

以下为事件详情:

誉齐电商说:我在2023年1月注册了一家快手小店,自己对接供应链并发货。看到效益不错,我又增加了几个店铺,并邀请身边的朋友一起创业。

2023年6月,誉齐电商因违规被罚款20000元,其他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也被罚款。我被罚款三十家店铺,几乎每个违规都会被罚款。

誉齐电商实名举报快手平台恶意罚款
誉齐电商实名举报快手平台恶意罚款

我的朋友也有几十家店铺,每个店铺都被罚款两万元。据了解,只要在快手开店,几乎都会被罚款,团伙作案罚款两万元,无货源违规罚款两万元,只要违规,就会被罚款。

誉齐电商说他联系了官方小二,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要罚款。甚至还去了快手总部。但得到的回复是多个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下单不付款导致的违规。

他对此非常无语,消费者下单不付款与我们商家无关,为什么要罚款我们商家两万元?团伙作案是什么?无货源违规是什么?扰乱信息的行为该如何处罚?

平台规则明确规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第三次罚款两万元。官方并没有按照规则执行,直接罚款,我对规则不认可。

誉齐电商在快手总部反映了这个情况,但官方连夜修改了规则,这已经严重侵犯了我的利益。我实名举报,希望有关部门能调查一下。以上内容句句属实,我愿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天齐说:以上内容句句属实,我愿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让我们无语的是,官方连夜修改了规则,这已经严重侵犯了我们的利益。我们都是创业者,大部分人都是学生或宝妈。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快手,但快手直接把我们的钱全部发走。

他还说:据我们统计,大概有五千家店铺,罚款金额达到一亿,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被罚款了。这不是罚款,这是诈骗!尤其是我们群里还有人说,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创业,结果被罚款了。

我在大学里创业贷款,但快手直接把我的货款吃了,现在我不敢回家。我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帮助我们。谢谢大家!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誉齐电商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金50万,公司除了做各种平台店群(无货源电商)之外,还在做淘宝无货源,并做有社群和培训课程。

这条实名举报的内容有一个核心内容。他说:“我们都是创业者,大部分人都是学生或宝妈。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快手”。也就是说很多宝妈、草根创业者参加誉齐电商的社群与培训,并带领他们一起做类似无货源电商业务。但现在快手把这些人的店铺都罚款了。

如果这件事暴雷了,那么誉齐电商将无法给学员交代,甚至会影响后续业务甚至导致公司倒闭。

如果坐实了快手平台连夜修改规则,那么快手平台的股价估计要跌5%-15%,也许会引起连锁反应。

你觉得这事后续会怎么处理?会不了了之吗?还是内部消化了?

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

学新闻的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理由是炒作失业率、散布证券市场负面消息,发布攻击否定现行政策和制度的内容。

随后他的微博、头条、公众号等等全都被禁言了。你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吗?

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
知名财经大V吴晓波被媒体禁言了

另外还有一个被官媒批评的是张雪峰,说新闻专业没前途。然后搞的身体不适,住院了。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式不太愿意发表评价或提供解读评论,这种态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形势已经变得非常清晰明了。

网络大V通常对主要问题和矛盾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也知道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只是需要时间。然而,当前整体社会普遍存在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的渲染并不会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反,过度悲观的判断和对政策的负面评价可能引起更多社会不满情绪,这很可能是网络大V被禁言的主要原因。

如今,自媒体已经变得相当艰难,因为门槛太低了,谁都能在网上说两句,而且还能赚到钱。但现在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流量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许多人都认为外卖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实际上,自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53岁的周鸿祎考上了清华博士研究生

绝大多数人在功成名就后,想做的事:盖一所希望小学、去学校当老师或者当学生。而周鸿祎选择了去清华读博士。

360的老板周鸿祎,在他53岁的时候考上了清华博士,昨天周鸿祎微博发文表示:“终于考上了,希望360智脑帮助我顺利毕业。”并附上清华录取通知书的照片。

53岁的周鸿祎考上了清华博士研究生
53岁的周鸿祎考上了清华博士研究生

看录取书上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定向就业),不知道带他的博士生导师是谁,功成名就考博士,无欲无求做研究。

哈哈,老周啊,你这非全日制的,毕业了不好找工作啊,真为你担心以后怎么就业。

周鸿祎,应该是比较成功的高材生,目前有硕士学位,1992年大学本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周鸿祎还是妥妥的学霸,因为成绩优异报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199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虽然前段时间的高达90亿元的分手费,一度让周鸿祎十分尴尬,随后三个月,360的股价也缩水三分之五,分手费剩余足60亿。

这次清华读博,虽然已53岁,相信一定会像他说的,在360智脑的帮助下,不仅顺利毕业,而且再创辉煌,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张勇跟过2任首富,如今身价67亿

张勇先后为两个中国首富打工,如今积攒了67亿的身家。这成就足以让他成为福布斯排行榜TOP 100,也几乎是国内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也超过了他在盛大的前同事唐骏,成为国内新一任的“打工皇帝”。

张勇跟过2任首富,如今身价67亿
张勇跟过2任首富,如今身价67亿

张勇的商业嗅觉极其敏锐,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他在普华永道工作过,05年加入了如日中天的盛大游戏任CEO,在那边工作三年后经历了盛大的由盛转衰,跳槽到了方兴未艾的阿里。

在马云的支持下,他成功帮阿里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一路从CFO做到了集团CEO,成了集团最有威望的人。然而时过境迁,用美团CEO王兴的话讲:时代大逻辑变了,逍遥子的千年不变神功(双11)快失效了。

尽管如此,张勇依然是阿里最了不起的大功臣,如果没有他可能阿里今天早就没落了。53岁的他,手持67亿也算光荣退休了!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实名举报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表示知乎上充斥着太多匿名诽谤,恶意挑拨员工群体与企业主群体对立严重破坏国内营商环境。

其原因是,在知乎上有一个文章叫:亿欧网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严重影响了黄渊普的声誉,而且有人通过知乎的匿名功能说黄渊普曾花钱增涨“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并花钱获得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录取。

感觉黄渊普确实别逼急了,多次在个人微信上反馈给周源,但周源不搭理,一气之下也把知乎创始人周源的微信删了。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随后随着事情的发酵,很多媒体都报道了。

先是知乎官方回复:“知乎有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我们反对编造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行为。欢迎客户通过举报途径反馈给我们,平台将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和处理。”比较官方哈!

后面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终于发布朋友圈回应说将对匿名功能进行调整。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亿欧网黄渊普实名举报知乎CEO周源

通过这件事让我有了3个感悟:

(1)越是公开撕逼的,越会按照流程办事,不可能有内幕。所以知乎官方和CEO周源的回复非常官方。

(2)原来大佬之间也一样,相互不搭理啊,尤其是占据主动地位的、实力大的都不愿意搭理人。

(3)知乎的匿名提问大概率有灰色产业收入,下面我会解释。

而且因为知乎匿名提问和回答这个功能,松松猜测一定有大量的灰色产业。类似于负面删帖。为什么我比较肯定,因为我们的客户也经常咨询我们能不能删知乎的帖子,因为删帖的违法行为,我们都没接。但我才大概率这里面有不少灰色收入。删一条负面信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这删帖根本没啥成本啊。

说实话,有时候很多知乎的提问挺损的,尤其是针对个人方面,有很多恶意提问。造谣、网暴、抬杠、负能量宣泄此起彼伏。匿名机制本身也只是技术的一种,无关好坏、善恶,说到底还是看利用的人和怎么用。理论上,其初衷是让回答者免除后顾之忧,畅所欲言,但实际过程中,被很多人带偏了。

新浪微博“私信留言收费”,私域引流会更难吗

从6月21日起很多新浪微博客户发现:微博用私信要收费了,确切的说是对方没有回关或回复你之前,你只能发送一条消息。开通会员后能发送更多留言。

我们看到这里有微博私信留言的价格表:

新浪微博“私信留言收费”,私域引流会更难吗
新浪微博“私信留言收费”,私域引流会更难吗

连续包月25元,包季度68元。

小编认为:其实限制“私信留言”条数是是各大平台的基本操作,比如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都有类似的操作。不过大都是限制时间、条数等,但都不收费,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而这次新浪微博独具创新的“微信私信留言收费”模式,明码标价,我想一定会给其他互联网大厂灵感。

毕竟,这几年搞私域流量特别火,什么小红书、微博、微博、百家号等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私信加微信在说。

比如话术:您方便电话沟通或者微信沟通吗,留个联系方式,稍后业务经理 对接您。

无一例外,现在大家流行引流到微信进行私域成交。

我猜测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认为:反正大家都私信也不聊正经话题,都引流到微信。与其这样,不如多赚点钱。于是“微博私信收费”就出来了,捆绑VIP会员一起销售。

其实微博私信收费其实我倒不担心,小编担心是很多互联网大厂平台也学习这种收费模式。毕竟企业微信已经开始收费了。到时候如果私信都收费,你们懂得……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AI有多赚钱?你可能无法想象,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6月21日消息,今年以来,伴随着ChatGPT的迅速走红,人工智能(AI)成为了最为火热的话题,而有远见的人,已经拿它去赚钱了,而且是大赚特赚。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彭博富豪排行榜显示,目前除了股神巴菲特和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LVMH)董事长Bernard Arnault之外,前十名超级富翁所属领域均为科技领域,伴随着股市的反弹, 他们的总财富在今年已经增加了4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00亿元)。

其中,四名富豪表现最优,他们分别为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四人个人财富合计增长了约1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0000亿元)。

AI爆火叠加“效率之年”成本削减,扎克伯格掌管的Meta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136%,公司总市值升至7195亿美元,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 这使得扎克伯格财富增加了570亿美元 。

国家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5月1日《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6月19日,市场监督总局要求加强广告监管。

主要针对直播带货广告、弹窗广告、“软文”广告等新型广告形式,加大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其次是组织开展打击神医神药广告铁拳行动。

国家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国家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对于我们互联网创业者最直接的影响大概有:

(1)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发布的软文广告,必须要注明“广告”字眼,否则罚款。

(2)从2023年7月起,微信不再允许公众号私下接投广告,走官方广告平台,当前抽成比例为5%。这意味着以后不能走私单了。

比如最近有几个广告主想投放卢松松公众号广告,我一看内容有点擦边商说不清。我说让他们走官方的互选平台吧,结果他们不愿意,最后广告投放就不了了之。可以遇见的是,广告主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合规的广告内容。

(3)5月12日,首例达人探店不标识广告被罚1万元,这是一家湖北黄石某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达人探店推广短视频,未标识”广告”,被处罚款1万元。

(4)未知,因为你说不清到底哪个地方违规了,一切以举报为准。尤其是职业举报人的举报为准。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现在还没有被爆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行业被监管的越来越多了,也意味着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热门的行业了。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2019年从阿里退休后,马云一直也没闲着,他又干回老本行:当老师了。只是这次他不再是湖畔大学的老师,也不是师范学院的老师。马云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客座教授。

近日有网友爆料:马云亮相日本,在东京大学教书,讲了2小时,超50名同学参加!来自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5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
马云终于当上了老师了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马云在日本东京大学亮相,为一堂长达2小时的讲座,吸引了超过50名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学生参加。东京大学官网显示,马云将担任东京大学东京学院教授,任期将持续到2023年10月31日。他的研究和教学主要围绕教育和企业创新、管理理念以及未来的吸引力等领域展开。

马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表现得和蔼可亲,极富耐心。学生们对他的课程也非常喜欢,几乎每节课都座无虚席,他们会主动站起来向马云提问,而马云也会耐心地一一回答。

实际上,马云在日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前,已经有网友在日本见过他,并透露他现在是东京大学的教授。要知道,东京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享有很高声誉,位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前。

当老师一直是他的梦想,他阿里卸任CEO的时候也说会从事教育工作,并说换个江湖再见。 江湖一直有他的传说,从未被人忘记……

我觉得马云是想在国内教书的,还特地办了个湖畔大学来教书,可惜被取缔了,有人不允许他教书。

当年的诺基亚本可以收购苹果的

诺基亚在2008年的时候,有个员工每周给ceo发一封邮件,提议收购苹果以避免未来在手机市场对公司业务的冲击,话说当时诺基亚功能智能键盘机如日中天,ceo那听得这些,后来不胜其烦在第二年直接把那名员工开了。

当年的诺基亚本可以收购苹果的
当年的诺基亚本可以收购苹果的

可是市场跟诺基亚开了个玩笑,从2010年开始诺基亚手机业务开始走下坡路,苹果一骑绝尘,雄起过程中不断蚕食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直至诺基亚手机业务在elop的领导下走向末路。

生活的奇妙在于他充满未知,未知带来恐惧的同时,不确定性也给了人们希望,总有智者能拨开迷雾,预见未来的精彩。

以史为镜,你觉得眼下的混沌蕴量着什么变革和机会呢。

周鸿祎公布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

周鸿祎公布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
周鸿祎公布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

一张图足以说明千言万语。当松松看到周鸿祎发布的“360人工智能敏感审核体系”的时候,我就明白了。360是要做人工智能的底层应用啊。什么通义千问、文心一言都绕不开“审查”。

从360公布的数据来看,360已经开发出了多级过滤和审核体系,有敏感词词典、敏感词服务、敏感词判断,凡是客户输入的内容都会进行一次“敏感词过滤”的过程。如果涉敏就会中断会话。

最最重要的是:还有定期抽检敏感词,还有人工初审和网监部分的复审。

不过想说的是:互联网发言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美国、英国别听他瞎逼逼,其实一样有审查发言的机制。

这套体系可以说没啥新鲜的,毕竟早在网站时代就是这样操作的,我们这些老站长早都见怪不怪了。只是这次360把这套流程体系应用到了人工智能AI层面,但360面向的又不是普通大众,所以对大家没啥影响。

毕竟360这两年全面转型做政务业务之后,它一直主攻的就是安全领域,做政企业务了。可以说360这两年在普通大众的视野中基本消失了。另外,华为、腾讯、百度、阿里,这些互联网大厂的业务风向也从大众领域转型政企服务了。

你看看现在推出的类ChatGPT服务,几乎都是让企业API的,没个人啥事了。

小米也太倒霉了,印度没收小米48亿资金

印度赚钱印度就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实在太过分了!最近印度用荒谬的罪名正式没收了之前冻结的小米555.1亿亿卢比(约6.8亿美元)。

印度于前几天已经正式通知小米:他们将没收555.1亿亿卢比的资金。这相当于小米集团去年利润的一半。印度执法机构于6月9日发布文件称,小米涉嫌违反印度的《外汇管理法》,向国外实体非法转移资金,涉案金额高达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1亿元)。

执法机构已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以及花旗等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数据显示,小米集团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了人民币85亿元,这意味着被没收的资金相当于小米去年净利润的57%。

小米也太倒霉了,印度没收小米48亿资金
小米也太倒霉了,印度没收小米48亿资金

据了解,这笔资金中,超过84%是小米向美国芯片巨头高通支付的专利费用。小米印度公司表示,这些费用是合法的商业行为,用于授权使用高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小米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赚的钱被没收。雷军真心诚意地想在印度投资,但印度似乎就是个外资黑洞,无论哪个国家都被坑,而且印度还理直气壮。印度市场的真实情况已经被揭露,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市场。

而且印度态度坚决,这事已经几个月了,他们还是一点儿不退让。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自然吸引了本土手机品牌,比如荣耀手机,缺席了一年多之后,又计划在7月份重返印度市场。对于realme印度负责人来说,这是个机会。

印度市场能够大幅增加手机出货量,消化库存。如果不被恶意罚款,也能够带来利润。小米这次的资金被没收,相当于几年的努力白费了。这样的商业环境谁还敢投资?以后还会有哪家公司愿意去呢?

OpenAI限制香港用户访问

2月份OpenAI限制了中国客户的注册使用。4个月之后,OpenAI又限制香港客户的使用。同时限制香港客户的还有Google。

目前,OpenAI已经限制了中国大陆、香港、朝鲜、叙利亚和伊朗的访问,前段时间还大批量封了很多亚洲的帐号。我了个擦,这限制的范围有点意思。这是怕我们把AI搞成白菜价吗?

令人遗憾的是:OpenAI和Google并没有说明限制的原因。我问了一下ChatGPT,它说他不知道:

OpenAI限制香港客户访问
OpenAI限制香港客户访问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但有业内人士说:聊天机器人提供的部分内容违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法,这些公司可能面临风险。Google、OpenAI 和微软限制香港客户使用其服务的原因不予置评,但表示正努力未来在新的地方推出其服务。

香港政府一位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尊重一些公司推出产品的策略,并指出香港市民及企业可通过 VPN 等渠道使用这些聊天机器人。

另外弱弱的问一下:啥叫VPN?这不是不被允许的吗?

百度新闻源调整:自媒体权重降低

根据黑猫发稿的消息,自6月1日起,百度新闻源取消了大部分自媒体新闻源的收录,包括搜狐自媒体、企鹅号、网易号,甚至百度自己的百家号也受到了影响。

虽然百度新闻源取消了许多自媒体平台的收录和权重,但官方媒体的排名却得到了提升。现在,我们在搜索新闻源一栏中可以看到,在资讯栏目中,大量的内容都来自官媒和大型网站。像澎湃新闻、ZAKER这样的官方媒体号才能保留收录。

百度新闻源调整:自媒体权重降低
百度新闻源调整:自媒体权重降低

目前的情况表明,由于ChatGPT等只能AI写作的广泛使用,许多自媒体账号大规模生成文章,严重影响了新闻源的质量。

其次,许多自媒体从业者为了获取流量和吸引眼球,纷纷编造虚假信息。前段时间就有个人利用ChatGPT编写了一条虚假的热门新闻,发布到百家号上,甚至上了新闻头条,受到了松松网页的报道。尽管这种做法提高了百家号的知名度,但官方并不希望以这种方式获得关注。

2017年,为了提升百家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百度取消了熊掌号,同时将百家号列入了百度新闻源的行列。一时间,许多从事软文推广的人开始重点推广百家号的发稿。它吸引了大量关注。同时,平台也推出了百家号的新闻源专题活动,并整理了所有进入新闻源的百家号文章。

然而,百度现在可能意识到这种做法会导致百度新闻源失去客观性和权威性。因此,百度取消了许多自媒体账号的新闻源。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抖音达人探店未标识”广告”,被处罚款1万元

做商业活动(包含软文)一定更要加“广告”二字,广告里面一定不能有“最”类的极限词。大家一定要记住了!

这不6月5日,湖北黄石某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达人探店推广短视频,未标识”广告”,被处罚款1万元。这是首例达人探店不标识”广告”行为被罚。

抖音达人探店未标识"广告”,被处罚款1万元
抖音达人探店未标识”广告”,被处罚款1万元

原因是:这家公司是抖音广告代理商,寻找达人为商家拍摄相关探店视频,在达人帐号里放购物链接后发布。当这条视频并没有标识为“广告”,因此被罚款1万元。

这件事是5月12日罚款的,6月5日才在市监局官网公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去》是5月1日正式实施的。也就是说规定刚实施的第12天,就被罚款了,不用想,大概率是被同行举报了!可能很多不知道,有些人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他叫职业举报人。

看来,以后不管是探店还是种草,付费推广可能就得标识为“广告”,只要是付费的种草内容,而不管你有没有购物链接,这个对目前的种草内容营销是个很大的打击。

苹果公司前段时间就被北京市场监督局罚款了20万,属于顶格罚款了,因为它的广告内容里有8核中央处理器、干活够爽快,用电省得狠。”“M1芯片拥有我们迄今打造的最快的中央处理器。”等极限词内容。

因为苹果公司根本无法证明,他是“最快的处理器”,所以罚款20万。当年松松的网站也因为有“最字”也被罚款了。当时市监局要求我提供证明,咱根本提交不了证明啊。包括咱们后面接的公众号广告,也是如此。现在在公众号上发广告也必须加【广告】二字了,不然也要罚款。

以后整个互联网行业包括餐饮,所有人做短视频和直播都会越来越专业了,一般只要踩过几次坑之后,大家就能潜意识的规避这些风险了。而且还都是靠自己学习的,靠别人给你代运营基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