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创业机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对此经历过的人就知道了。
尤其是公司第一个项目失败以后,计划重新转型找新方向的,有时候花上大半年也未必能找到适合的。

从大厂丢弃的产品中,找到创业赚钱的机会
而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厂卷,小厂更卷,所以很多人都会抱怨没机会了。
但我觉得创业机会一直是存在的,今天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大厂去找创业的机会。
找创业机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对此经历过的人就知道了。
尤其是公司第一个项目失败以后,计划重新转型找新方向的,有时候花上大半年也未必能找到适合的。
从大厂丢弃的产品中,找到创业赚钱的机会
而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厂卷,小厂更卷,所以很多人都会抱怨没机会了。
但我觉得创业机会一直是存在的,今天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大厂去找创业的机会。
2024年的618,大促氛围不变,情绪却变了几分。
淘宝天猫率先取消了延用12年的电商“预售”模式,京东、抖音和快手等平台纷纷跟上。去年618,各个平台不约而同用“低价好货”吸引消费者,今年618,简单的“直给”替代了预售,平台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暗示618的套路变少,回归“客户逻辑”,围绕客户的消费体验做功课。
2024年的618促销节,头部主播众生相
除了统一取消预售,各个平台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淘宝网页版升级直播功能,让消费者在网页上就能看直播带货,淘宝直播再次“招新”,港风神颜女星组团开播;曾经在直播电商上“起大早赶晚集”的京东,APP首页多出了一个底部弹框,直指京东直播板块,还挖来周鸿祎直播;在小红书搜索“618”,顶端最先跳出的是“小红书618直播季”……
地域网红频出,带火了城市文旅的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
继带火“成都迪士尼”的诺米之后,近日,山东菏泽直播唱歌的郭有才,迅速成为新晋现象级大网红,在9天内实现超1000万的素人涨粉新纪录。
9天涨粉过1000万的郭有才,带火了城市文旅
在菏泽国花博览园里,一大早郭有才就大喊“欢迎大家远道而来,感谢你们,感谢大家,欢迎你们!”随着他的翻唱爆火,众多粉丝前来菏泽打卡。不少网友感慨“他唱出了生活的无奈感”、“能产生共鸣”。
随着郭有才爆火,菏泽南站成了网红聚集地,让不少人认为这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郭有才还被传出被北大“招生老师”破格录取的假消息。一时间,网上出现很多质疑,让郭有才的直播事业出现了“拦路虎”,而模仿他的人,却再难复制一个“郭有才”。
快手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6%,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00多倍,二者均大幅超过了市场一致预期。与此同时,快手还公布了未来三年回购不超过价值160亿港元的股票的计划——这是目前投资者最期待的现金回报方式,得到了资本市场比较热烈的欢迎。
快手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价值点在哪里
更难能可贵的是,快手的盈利不是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事实上快手的平均DAU还在增长,客户时长同比基本稳定,单客户广告收入则大幅上升。这充分说明了快手应用生态的韧性。
具体到各项主营业务,线上营销(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了27.4%,在今年互联网广告整体盘子基本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了47.6%,主要受到了电商业务的驱动。直播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下滑到了29%;在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看来,这项业务没什么增量了,不太值得研究。
To B市场客户培育的灵魂是什么?是内容,只有内容才能吸引客户。
To B市场客户培育的灵魂是内容
摒弃思维混乱,产出有序内容。
【内容是灵魂】
前段时间梳理了一下内容框架,内容就是客户运营的灵魂。
客户培育经常提到的客户旅程就是在某阶段某时间传送某内容,客户在某阶段接收到了感兴趣了也就激活了,说到底是企业的内容让人想了解。
一家企业想采购一款产品或服务,那可是伤筋动骨的事,过程相当复杂。从明确需求到最终拍板,很多人参与,没个一年半载搞不定。
从这一点上,个人买东西就简单多了。
营销高手都是心理学大师
比如我想买一款手机,即便要1万块,咬咬牙,也是自己能决定的。不需要请示爸妈、七大姑八大姨…唯一要请示的是自己的“钱包”。
都说冲动是魔鬼,你我一时头脑发热买的东西还少吗?
网易和腾讯又双叒叕打起来了,玩家和网友却更兴奋了。
3月中下旬,网易和腾讯之间的两次“抄袭”争端,不仅让外界闻到了头部游戏厂商之间那股浓重的“火药味”,还令“官方‘吵架’—多方下场团建—玩家吃瓜看热闹”这个游戏商战新范式出了圈。区别于以往人们印象中营销逻辑,瞄准社交平台的游戏厂商似乎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码”。
游戏厂商引流营销内卷严重,流量红利在哪
随着行业流量红利的消退,游戏企业争夺客户关注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来越高,转变营销方式在所难免。不管是头部厂商之间不断爆发的冲突,还是各方下场花式“整活”互蹭流量,反映出的都是游戏行业整体对流量的深度焦虑。
怎么才能做好一个数据分析报告?“要深度分析问题原因,不能只统计数字,流于表面!”
每次写原因分析类报告,都有领导这么咆哮道。而听到这个要求,很多新手同学又是眉头一皱眼睛一闭:妈耶,咋整啊。今天我们系统讲解下。
做数据分析需要一个靠谱的归因模型
问题场景:某硬件+服务的大企业,正在推微信服务小程序,目标是降低人工客服工作量。可全力推进一段时间后,人工客服未见减少。客户服务中心(一级部门,很有权势)领导大为不满,要求做数据分析,为啥推广小程序没有减少人工客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