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怎么才能涨粉丝?这里给大家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公众号粉丝增涨的过程,经过一个月,公众号粉丝量达到500位,愿成为彼此的风景。

公众号粉丝量达到500位,愿成为彼此的风景
01
在2025年初的时候,我这个小号的粉丝量已然达到了500位,可当时,因账号的定位一直不太明确,这个赛道写几天,那个赛道写几天。每次写起内容来都特别费劲,感觉很难做出成绩。
后来更因生活里各种杂七杂八的琐事,搞得我实在是分身乏术,这个小号就直接断更了。一断更,粉丝量就像坐滑梯似的,一天天的变少了。
做公众号这两年,从专做流量主变现到开工作室,再到今年加个人IP和流量主两条腿走,踩过的坑能装一箩筐,尤其这两个坑,我用一堆号试错才摸清,新手避开了,让你前期起号能少走3个月弯路。

新手做公众号,避开这2个“废号坑”,起号效率直接翻3倍
第一个坑:平台助推券,千万别碰!
刚做号时,后台弹“免费500曝光”的券,我以为是福利,直接用了。结果曝光没涨多少,2个小号后续发文章连基础流量池都进不去,直接废了。
后来才知道,助推券会让文章进人工审核,新手大多用AI辅助写,内容同质化高,很容易被标“非原创优质内容”,后续再想拉流量就难了。
历经5个多月的内测与筹备后,小红书终于在9月1日全面开放娱乐直播公会入驻。

小红书娱播能跑起来吗
小红书早在今年4月,小红书就已低调启动相关的人才招募和内测邀请,首期限额50家公会,在行业内引发高度关注。作为一个以“种草”社区崛起的内容平台,小红书此番大举进军娱乐直播,被不少公会视为不可多得的新机遇。尤其网传最高81%的分成比例,更让许多机构跃跃欲试。
然而一片看好声中,亦有冷静的观望者。小红书真的准备好了吗?在激烈竞争的娱乐直播赛道,它靠什么脱颖而出?
9月11日,一纸来自网信办的公告将小红书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公告措辞严厉,直指小红书平台“热搜榜单频繁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破坏网络生态”。

小红书被查:以“种草”闻名的社交巨头,被点名“破坏网络生态”
截图自微博热搜不少人听闻此消息时大感意外:小红书不是一直以分享美妆、旅游、美食见长的“生活种草”社区吗?怎么突然成了被点名整治的“网络公害”?事实上,这场监管风暴背后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一方面,小红书估值飙升、IPO预期强烈,在商业化道路上高歌猛进;另一方面,社区生态和用户信任却在流量裹挟下岌岌可危。
当曾经的“种草圣地”被官方定性为“破坏网络生态”,这家成长十年的内容社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大考。
这一个多月来,我完全做到了日更,后面流量不太好,我就更了俩篇。结果来看,量变也能够稳住质量。

坚持微信公众号日更一个月,涨粉999+,有什么技巧
所以,让收益在这一个月中,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日更的好处,能够使账号保持一个不错的活跃度,用户粉丝的不断互动,又能够带动账号整体的良好性循环。
因此,一个多月以来,日更,在池,还在池,仍然在池。每日早上的安全感是有的,是睁开眼稳定的收益所带来的,甚至偶尔还会有惊喜。
今天小红书教务号差不多9张,扣除投流五六十,能有8张的样子。
不算其他店铺,只单看这个店,对于很多做副业的同学来说,应该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祛魅小红书虚拟电商:只要坚持,就能拿到好结果
其实我这几天开始也投入更多时间在虚拟资料项目,毕竟一天三四个小时能有一两千,很是滋润了。
为什么我开始重视这个项目了?
除了利润还行之外,最主要的是,操作过程中发现,基本不用什么客服介入,发货更是全自动发。
写了两个多月公众号和小红书了,感觉两边氛围差距真的很大。公众号应该是老平台的关系,用户心智明显更成熟,除了提升颜值审美,对内核修炼、赚钱、学习这些本质话题更关注。

小红书的群体到底是哪些人
而小红书的主力人群大多数是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小姑娘,更关注变漂亮提升气质,还特别喜欢技巧,想要一些捷径,快速变美,获取资源,改变人生。
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只想着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随手记录一下生活,也或许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也或者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技能和问题思考能力,不让脑子生锈。

公众号增粉神技:每天100+新粉丝
写着写着,发现作品有人看,有人点赞,有人留言。每一次互动都像一颗颗小石子敲击着你散漫的内心。慢慢的滋生出了欲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关注到。
早上看到微信公众号里昨天流量主收益是33.92元,就像中了百万大奖一样。感谢岁月的馈赠,总有不时而至的惊喜。

公众号什么样的文章容易受到平台的推荐
昨天26507的阅读量主要来自于前几天的一篇文章,《400块一件买来没穿的衣服与1200一双买来穿了八年的鞋子,你选哪一个呢?》。这篇文章是当时的一点真实感受,没有任何逢迎流量的意思。大约很多人有过网购买来的商品与看到的相去甚远的体验,甚至是假冒伪劣,有些能退回有些无法退回。
小红书悄悄成为了校招的新主场了吗?在当下的校招环境中,大部分的中大型企业依赖传统渠道(例如招聘网站、校园宣讲会等)进行宣传,但这些传统渠道往往受限(例如宣讲会需在特定时间、地点参加),如同散落在信息海洋中的孤岛,难以高效地连接和覆盖新一代求职者。

小红书悄悄成为了校招的新主场了吗
在此背景下,小红书作为一个新兴社区平台介入到校招流程中,为校招生创造了更全面、更优质的信息获取渠道。9月1日,小红书携手百余家知名企业共同官宣启动「2026校招季·校招看见行动」。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品牌联合曝光,而是旨在深度破解校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将优质资源汇聚于平台,携手企业为校招生提供更具实效的求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