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小红书变成了淘宝,你会在上面购物吗?
据36氪报道,“小红书电商买手运营业务已与商家运营业务合并,组成电商运营部,成为电商二级部门。”业内人士分析,“小红书从注重买手直播到宣传买手直播,再到店铺直播协同发展,为的是实现“人”、“货”统一。”

小红书在店播上能找到“变现”答案吗
据观察,现在小红书首页推荐页加重了“直播开店”内容推流,其中直播栏目中,已显示的四条内容就有两条为“裸辞在家开薯店”“新手如何起号”的内容;此外一些直播的店家,还打着“交个朋友”“让利小红薯姐妹”的宣传语。
增量越来越珍贵的当下,“高频刚需”的本地生活被更多互联网公司视为必争之地,哪怕这是个壁垒颇高的生意。
过去两年间,本地生活领域一直聚焦于美团与抖音之间的攻守局势,其间,也有一些新势力的进取姿态引人注意。快手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在今年初曾有表示,快手将在 2024 年推出十亿级平台补贴和千亿流量,以打造服务零售线上消费的新风口和新增量。

美团本地生活回归稳态,重拾“节奏感”
但这种剑拔弩张的竞争叙事持续约两年后,并未发展出戏剧性的高潮或反转。《晚点 LatePost》报道,2024 年一季度抖音生活服务(主要由到店餐饮、到店综合与酒旅业务构成)核销前销售额超 1000 亿元,美团到店业务过去两个季度的销售额均稳定在 2000 亿元左右。半年来,双方的市场份额并未发生大变化。
一向被视为擂主和防守方的美团,也正在跳脱这种固有的叙事框架。
6 月 6 日美团公布的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季度营收达 733 亿元,同比增长 25%;在进行过组织架构调整后,核心本地商业部分的营收 546 亿元,同比大增 27%。
上半年,如果说TikTok在北美的禁令和官司牵动了一众互联网冲浪客户,那么在巨浪之下, 一场围绕着跨境电商模式的变革也在剧烈。
2023年8月,速卖通在行业率先推出半托管并进行试运行。到2024年1月,经过4个月的试运行,速卖通正式全面上线半托管服务。

跨境电商驶向深海:增长是唯一的目标
今年3月,TEMU同样在美国站上线了半托管。随后在5月初,Shein也正式上线了半托管模式。
这种转变来的太快,以至于让许多商家都没反应过来。
仅仅去年,全托管还是出海最耀眼的仔。TEMU靠着全托管的模式一路狂飙,2023年完成了约180亿美元的GMV,作为对比,TikTok Shop去年的GMV是200亿美元。
为什么在小红书中如果想让品牌被客户记住就需要抢占客户的心智?本篇文章将通过3个方面来进行讲解,同时这篇文章也推荐给想在小红书做品牌推广的企业或个体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怎么在小红书上精细化人群运营,达到拉新目的
品牌如果想要被客户记住,就必须抢占客户的心智占据品类前位。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实现品牌的流量获客、内容背书、形象打造。接下来,我们会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让品牌如何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被客户看见并记住!
用“神仙打架,好剧不断”,来形容2024年第二季度的长视频平台,或许再合适不过了。
本以为《庆余年2》已经足够火爆,而暑期档“剧王”收官,“剧后”接档:优酷于6月2上映的《墨雨云间》开播即爆,成为全网2024年开播当日数据最亮眼的剧集,首日灯塔正片播放量超过《庆余年2》首日,登上Top1。

《墨雨云间》暑期档爆出圈,长视频未来怎么样
往前看,5月6日和7日,精短剧《新生》和《我的阿勒泰》分别在优酷和爱奇艺播放,两部风格迥异的精短剧,因为出色的内容共同霸榜了5月上旬榜单。仅5月14日当天,《新生》实时有效播放量就突破千万,三次冲上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豆瓣实时热门书影音Top1。
不少观众沉迷于阿勒泰草原磅礴的诗意,也为费可被束缚的坎坷命运牵动。随后《庆余年2》接档,《新生》这才在云合舆情热度榜、霸屏榜(有效播放、市占率)上才退居第二。
3月底,创维成为又一个入驻拼多多的国货老品牌,两个月后即将迎来在平台的首次618大促,这让运营团队的“备战”时间略显仓促。
大促开始后,创维尝试把重心放在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上,没想到,彩电销量在一周内增长了两倍以上,一款43英寸的旗舰电视更是占据拼多多平板电视好评榜的榜首。

新店2个月卖出上亿元,细分赛道迎来大爆发
对创维运营团队来说,这无疑是个莫大的惊喜,“本来以为要错过今年拼多多的618大促了”。
创维并非孤例,很多品牌在入驻平台之初都是通过百亿补贴、秒杀频道打开了局面,随着合作深入,尝试并验证了更多元的产品、运营和营销策略。
大促期间,蒙牛、玛氏箭牌、Unny Club通过KOL种草等方式早早地为拼多多官旗引流,习酒、罗技、可啦啦、佛山照明则针对拼多多的客户属性,提前开发了专供平台的产品,纷纷在9亿客户中开拓更多的潜在市场。
如你所见,现在不管是做抖音还是公众号,做起来越来越难了,打开率、分享、点赞、完播率都在下滑。其实都不用看大数据如何,就身边的这帮人,头部、腰部、底部号都有,都反应数据在下滑。
所以,就有人说别做公众号了,那已经是过去式的东西,快死掉了。抖音也不要做了,流量红利已经过去。
这话听着耳熟,微博有人这么说,小红书有人这么说,现在的抖音也有人这么说,还有人说企业要停更双微一抖。
好吧,从新媒体诞生之日起,基本这些人每年都会说这样的话。我看也有很多人开始唱衰抖音了,挺没意思。
仁者见仁吧,这话题讨论起来没劲,也没什么意义。如果你还在做自媒体,或者在企业做新媒体,那我宁愿给你11个新媒体运营的建议,这个更实在。